苟坝的红色记忆
□钟金万
播州区苟坝村距枫香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地势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条形,且北高南低。北面为高山横岭,是灌木林或草坡,其中石牛山1493米,马鬃岭1425米;南面为丘陵坝子,是耕作地带或用材林区;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90亩;辖18个村民组,人口5146人。
乌江水系的主要河流白腊河,发源于苟坝村四合组马鬃岭山麓。它北南纵贯全村,经花茂、土坝至茅栗溪,经白腊坎,注入乌江。因白腊河发源于这里,人们把苟坝称“水源坝”。据记载:在清代中叶,苟姓人拥有这里的大部分土地,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为“苟坝”。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老城召开“遵义会议”,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常委,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常委再进行分工,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且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人。19日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城,向川南挺进,准备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创立新的根据地。
中央红军前进到土城、赤水地域,遇到川军5个旅又1个团前堵后追,于是放弃从土城至赤水河段西渡赤水到川南北渡长江的计划。红军从土城、猿猴(今赤水元厚)河段西渡赤水进入川南后,发现川军已在长江南岸布置了重兵阻截红军北渡长江,于是向云南扎西(今威信)移动。2月5日至10日,中共中央在扎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东渡(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建立云贵川根据地。25日,红三军团第十三团在桐梓红花园遭到黔军第六团阻截,于是打响了后来称之为“遵义战役”的第一枪。遵义战役,红军重创了国民党中央军和黔军两个师又五个团,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3月初,中共中央决定乘胜消灭驻扎在仁怀坛厂的中央军周浑元纵队三个师,为建立云贵川根据地奠定基础。3月4日,党中央任命朱德为中革军委前敌司令部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也叫前敌总指挥),聚歼周浑元纵队。5日晨,朱德、毛泽东率领红一、三军团西移鸭溪、枫香等地。6日晨,红一、三军团推进至长干山(今仁怀长岗)、白腊坎以西地域,准备突歼周浑元纵队。由于周浑元纵队死守坛厂,拒不出来交战,红军没有实现前敌司令部在鸭溪下达的作战任务。
这时,中央领导和红军指战员都迫切希望打大仗,打大胜仗,为建立云贵川根据地奠定良好的基础。10日1时,在平家寨活动的红一军团团长林彪、政治委员聂荣臻向前敌司令部发来“万急电报”,建议攻打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司令员朱德表示赞成,毛泽东却坚决反对。根据猴场会议的决定,放弃进攻仁怀坛厂改为进攻打鼓新场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必须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决定。10日上午9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苟坝新房子举行,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除了毛泽东坚决反对,其他20多人都表示赞成。尽管毛泽东再三阐述自己的理由,还是没有说服众人。会议开到晚上9点,仍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前敌总指挥毛泽东顿时火了,说:“你们要我当前敌总指挥,又不听我的,这个前敌总指挥我不干了!”说罢离开会场。接着,主持会议的张闻天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形成决议:一、接受林彪、聂荣臻电报建议进攻打鼓新场;二、由周恩来起草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11日上午发到各军团;三、撤销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
毛泽东回到自己的住处,反复研究敌我态势,认为进攻打鼓新场会有灭顶之灾。于是,他独自提着马灯,沿着崎岖的小道去长五间找周恩来。毛泽东希望周恩来晚一点下达作战命令,再想一想,观察观察敌情,才确定是否进攻打鼓新场。恰在这时,他们收到两封电报,都说敌人正在向打鼓新场增兵,若攻打,将会腹背受敌。这时,他们一起到红军总司令朱德的住处,说明毛泽东的意见和两封电报的内容。朱德听了之后,立即赞成停止进攻打鼓新场。
11日上午,张闻天继续在新房子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一起说服了与会同志,并形成决定:一、取消进攻打鼓新场计划;二、恢复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会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沿着白腊河发源地小溪边的古盐道散步,他们一边讨论红军的去向问题,一边讨论红军的指挥问题。毛泽东说:“在紧迫的军事问题上,动辄就要那么多人开会,进行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迟早会出问题的。过去博古和李德不从实际出发搞瞎指挥,把中央红军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二,遵义会议取消‘三人团’是正确的,但‘三人团’这种组织形式很好,既能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又比较容易统一意见。”周恩来也认为“三人团”这种组织形式指挥红军很好,就立即将毛泽东的意见转达给党的负责人张闻天,张闻天完全赞成毛泽东的意见。
12日上午,张闻天在新房子再次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又称“新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同意。会后,新三人团立即制定了中央红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在川南或遵义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迅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选择一个合适的区域建立新的根据地。13日,红十三团、红十团佯攻泮水、岩孔(属今金沙县)王家烈黔军,将驻仁怀坛厂的周浑元纵队吸引出来歼灭。红十三团、红十团打下泮水攻占岩孔时,周浑元纵队以为红军要进攻打鼓新场,于是全军出动向打鼓新场开进,行至三元洞(今仁怀三元),发现红军主力没有去打鼓新场,又连夜退回鲁班场(今仁怀鲁班)修筑工事,企图以堡垒战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方式,等待国民党大军集结后一齐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至鸭溪地区。
这时,中央红军在新三人团的指挥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时而声东击西,时而指南向北,打得敌人晕头转向。16日,红军在茅台附近三渡赤水进入川南。3月21日至22日,红军又由二郎滩、太平渡等地四渡赤水,回师遵义。接着又迅速南渡乌江,绕过贵阳,乘虚进入云南,巧渡金沙江,将国民党40万大军全部甩在了金沙江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