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833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10-24

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剂良方

 

□本报记者 刘启靖

 

  提案标题: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提 案 者:九三学社省委

  主办单位:省农业农村厅

  会办单位: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九三学社省委提出《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的提案,建议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经营主体培育;强化政策激励,落实和抓好产销对接;进一步谋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切实强化和规范土地流转;努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等方面着手,切实解决我省500亩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该提案被确定为时任副省长吴强领衔督办的重点提案。提案主办单位为省农业农村厅,会办单位为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

  九三学社省委在调研中发现,我省500亩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坝区基础设施薄弱和不完善,普遍存在结构不优、不配套等问题,造成坝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冷库与冷链车总量不足,布局不平衡;经营主体引领作用不强、产销体系不完善、产业选择不精准、规模“散、小、弱”、土地流转率及水平较低等。

  据了解,在多次与提案方沟通、协商并召开专题会议深度交流后,主办单位与会办单位对提案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一一作出了答复,并陆续开展了相关工作:

  关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问题,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关于下达2020年省级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奖补资金的通知》,按照未实施每亩补助不超过3000元、提升改造的平均每亩补助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审批坝区基础设施建设奖补项目171个,申请财政资金3.77亿元,已预拨资金50%、共计1.88亿元。

  关于“强化经营主体培育”这一方面,根据2019年出台的《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重点围绕产值奖补、基础设施建设奖补、政策性保险支持等方面对坝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印发了《关于开展农银企产业共同体创新试点的工作》,建立市场化程度高、各方深度参与的经营机制,构建坝区产业发展共同体,实现坝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经营主体用活用好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壮大坝区龙头企业,引导本地国有农投公司参与坝区建设和产业发展。

  有关“强化政策激励落实和抓好产销对接”这一问题,省农业农村厅专门出台了《贵州省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支持“9+3”贫困县区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扩大坝区农业保险覆盖面。印发《省农业农村厅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加强农产品有效生产供给保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高采后处理和加工水平、加快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对于“进一步谋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切实强化和规范土地流转”“努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主办单位与会办单位一方面在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坚持质量优先、效益至上,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优主导产业和发展模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坝区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革命宣传推广,加强经营主体规范化管理,帮助群众算好收入账,通过流转、入股、返租倒包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另一方面围绕坝区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组织专家组和选派技术团队深入坝区一线,以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做示范,推广蔬菜周年化生产、绿色防控、避雨栽培、农艺农机融合等适用技术。

  九三学社省委相关领导表示,提案办理单位对提案办理工作认真负责、答复仔细详实,对提案办理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