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714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6-30

一片丹心暖民心

 

——记七星关区政协驻发启村第一书记吴建平

 

□本报记者 李 丽

 

  盛夏,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发启村绿意葱茏,通村、通组水泥路在两侧的绿荫中向寨院延伸开去,一栋栋小洋楼高低错落,楼房、绿荫中不时传来村民们的说笑声,显得热闹而祥和。

  “这家五口人已经脱贫,户主就近打工,他爱人在村委会帮忙做些后勤工作,每个月也有近2000元的固定收入。”七星关区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发启村第一书记吴建平对每家每户情况都如数家珍。走在村里,迎面路过的村民热情的跟他招呼,驻村工作两年多来,吴建平深感得到村民的支持与认可是最让他感动的。

  每次去85岁高龄的康才刚家里送棉被、送粮油、送关爱,老人家总会竖起大拇指感叹:“共产党好!政府好!” 让吴建平感动的是,老人家心里还装着别人,他总是说:“你们对我太好了,已经给我太多东西了,我不需要了,给更需要的人吧。” 临走时老人都会拉着吴建平的手不放,总往他口袋里塞大把核桃花生,像对待家人一般。

  2018年驻村以来,吴建平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摸底调研,分析问题,理清脱贫发展思路,因户因人施策。对康才刚这样不宜劳作的老人,征求意见后,安排补助扶贫资金5000元给老人买了头肉牛。如今,在老人的照料下,牛儿茁壮成长,如同村里的土地一样,承载、孕育着新希望。

  “我们这个村子相对比较偏远,发展基础也不是特别有优势。这两年经过大家共同不懈努力,一个崭新乡村总算初露峥嵘。”2018年,干部驻村的指令一下,吴建平是区政协第一个申请驻村工作的,他说那不是冲动,而是一名中共党员发自内心的民生情怀与价值追求。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泥土路,乱扔在路边、寨院的垃圾,村民们投来的陌生、冷漠目光。刚来村子时,这些情况,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感责任重大,他厚厚的几大本驻村民情日记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们的情况,每一页、每个字都是洒在村子里的汗水与心血。

  发启村属朱昌镇一类贫困村,辖12个村民组983户45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5户1145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吴建平刚到村,就与村支“两委”交换意见,着手走访调研,分析研判问题,理清工作思路,确保精准施策;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养老保险金、参合金收缴、各项扶贫项目安排和扶贫措施落实等工作。之前,该村以玉米种植为主,种有少量辣椒、土豆、烤烟。吴建平因地制宜,带领村民们调整产业结构,2019年,发展种植烤烟200余亩,西瓜120亩;2020年,发启村以村社一体合作社为主,辐射带动全村贫困群,以中央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入股分红的方式,流转土地连片种植辣椒500亩、西瓜180亩。同时发展“跑山鸡”养殖5000只、种植草莓50余亩、流转土地50余亩引进企业建生猪养殖场。截至目前,产业发展解决群众就业113人,其中贫困户35人。

  在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中,吴建平带头示范,带动村支“两委”同志、村护洁员对村办公场所、通村通组路沿线及贫困户室内外的卫生环境进行整治,评选表彰文明户,通过整治,如今的发启村旧貌换新颜。

  做群众思想工作是吴建平的强项。52岁的贫困户王孝米,过去一直是个“刺儿头”,对村干部哪都看不顺眼,人也比较懒惰,卫生习惯相当不好。了解到情况后,吴建平只要有空就去他家坐坐,聊天谈心、宣传党的政策,王孝米铁石般的心渐渐被暖化了。有次去他家赠送慰问物资时,看到卫生情况仍未改善,吴建平就说:“明天我带村干部来帮你家打扫卫生,但希望你在家。”第二天上午去他家,想不到的是王孝米自己早已将屋里屋外打扫得整洁干净。

  今年,中央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到位,村里安排补助给王孝米5000元购买了3头生猪进行养殖,王孝米主动给吴建平发微信:“谢谢你们不厌其烦的做我的思想工作,我真的被你们感动了,我才明白,现在国家政策这样好,啥也别说了,我一定好好干、好好发展!”

  无独有偶。王永清等十多户群众家到村里的道路坑洼大,走起来很费力,尤其在雨天更是泥泞难行,连摩托车都无法正常通行。

  如何帮助他们打通最后一公里通组路?做通村民工作,让出土地修路是关键。

  2018年底,吴建平和同事一起,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时间就到村子里和群众谈心、做思想工作。在吴建平和村支“两委”的再三劝说下,村民们终于愿意让出土地修路。2019年3月,王永清期盼已久的通组路终于通向了他家。

  “为了这条路,我出钱、出地、出力都没能完成。多亏了老吴,这条路才修通。”为了感谢吴建平帮助修路的恩情,王永清提笔在自家门上写下一副对联,如今对联虽残缺不全,但上联:“扶贫路致富路百姓安居臻盛世”几个字仍清晰可见。

  两年多来,吴建平共协调争取资金24余万元,助力村子各项建设。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为群众美好生活而奋斗是使命所在。他眼中的发启村即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4158-2-1.jpg

  吴建平(右)入户走访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