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大约100克的白糖包子,一杯混合了牛奶和芝麻糊的混合饮料,一颗鸡蛋,一个梨子或苹果。这是我2020年3月6日以前的早餐食谱,这个食谱至少已经延续整整5年。
网上淘“食”记
□游宇明
2011年患高血压之前,我家早餐一般是吃面条。那时父母在农村,每年都要拿来大量的豆豉、腊肉、榨菜之类的美食,以之配面条,实在是好吃极了。万一干菜接不上,我们就弄些新鲜猪肉、鸡蛋、囟牛肉、青菜、花生米等等,有荦有素,也是一种风味。后来查出了高血压,油盐不能多吃了,早餐只好改吃包子、馒头。好在我是有单位的人,单位又很大,将近两万人,食堂除了春节休息那么十来天,整年都开着,想去买点面食,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我年前其实是买了二十来天的面点的,放在冰箱里,准备食堂放假时再吃,当时是想,过完年,正月初五六,食堂就会上班,绝对可以接上。没想到后来出了疫情,食堂没有上班,我在家里天天消耗存货,那点面食自然不够吃。幸亏我年前还去了一趟嘉兴,要不,2月初就没有早餐储备了。
想吃包子,最好的方法是去网上购买。
小区有家店,平时卖蔬菜、水果、百货,最近做起了社区电商。我问老板:“你那里网购面点方便吗?”老板说:方便呀,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可到店里来拿,顾客不用出快递费,商品价格比实体店优惠,不满意,当即可以退货,接着他在微信里发了个网址给我,让我回家试试。
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网址,下了三份食品,一份牛奶白面馒头,1000元,10.8元;一份豆沙包,360克,5.99元;一份芝麻糖包,500克,8.8元。便宜得惊人。
第二天11点,手机就响起了,是店家的通知:面点已到货,请各位客户前来领取。我中午本来是吃杂粮饭的,那天临时改吃面食,觉得口味很好。白面细腻滑溜,很筋道,豆沙甜度适中,味道纯正,芝麻香味可人,口舌生津。掰了一小块给妻子,妻子也说非常好吃。中午吃了不过瘾,晚上又补吃了一顿面食。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次特殊的“断供”,我真不会网购面点。第一是担心质量不过硬。就隔着那么一根网线,你不认识我,我不熟悉你,一个人下单,另一个人将商品寄来,食品霉变了、过期了,怎么办?就算对方同意退,我得联系快递点,会凭空多出许多事。其二是顾虑价格过高。面食这东西必须放在冰箱里才能保鲜,这就决定了我们每个单不可能下得太多。二三十块钱的东西人家得给你邮过来,这快递费少说也得十元、八元的,而卖家总得赚钱,最后这邮费一定会落到买家身上。没想到由于有了社区电商的支撑,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
从此,我的早餐全部用上了网购食品,花色品种也变得特别丰富:有时是核桃包、奶黄包、荞麦馒头,有时是香芋地瓜丸、豆沙包、玉米馒头,有时是紫薯包、粉丝包、奶油白面馒头,三天之内绝不重样。
许多时候,我们体会到的幸福与快乐,不过是时代派发给我们的众多常被人忽视的细微变化,社区电商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