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6期 本期2740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5-08

战“疫”斗“贫” 贵山贵水书声朗朗

 

□刘流

 

  当肆虐的病毒给大半个世界按下暂停键,“4·22世界地球日”“4·23世界读书日”这两个紧紧相邻的节日对在战“疫”斗“贫”中奔跑前行的贵州,更具特殊深意。

 

使命必达书入人心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世界原本的样子和人们向往的生活,其实在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文学作品《诗经》里就有了动人表述。这是2000多年前的地球,没有变异病毒,没有工业污水,连语言都是干净的。

  这么明朗的诗句里传递出的信息,正是现在我们贵州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爱护地球环境,追求幸福生活。

  4月23日,贵州省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发布了战“疫”斗“贫”全民阅读倡议书,并同时向大众推荐了综合类、脱贫攻坚类和公众文明素养类三个领域的30本好书。

  此举在战“疫”斗“贫”这个特殊而伟大历史节点,意义深远,良苦用心不言而明。

  读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必修课,贯注到我们的生命记忆中。古老的墨汁,在幽长时光隧道里发酵,然后变成血液,供给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强国逻辑:走向强国之路》《这里是中国》《博物馆之美》《地道风物·贵州》《贫穷的本质》《农村电商运营实战》《物种起源》《生命是什么》……

  贵州省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向大众推荐书单公布的同时,一场上万人参与的“全民阅读马拉松快闪赛”也拉开序幕。

  一位资深贵州“书虫”在“快闪赛”问答环节中的感言,应该代表了贵州在“世界读书日”开展这一系列活动的价值:不同性格、不同专业的作者在时间深处获得了种种智慧,与融入这些智慧的书籍相比,任何价值连城的珍宝,都仅是外在的。这些无形的智慧,以文字为载体抵达我们的内心,使我们面对人生的潮起潮落,面对艰难险阻时,变得无比强大。

 

出版业破局“纸文明”延续

  在我们的文明中,文化的地位至高无上。

  近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先后印发《关于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经营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新华书店网络发行能力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对新华书店网络发行能力建设做出安排部署。

  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第一时间做出响应与调度,省新华书店全面入驻各县级融媒体中心,网上新华书店集中入驻知名电商外卖平台,两项工作,如火如荼,同时启动。

  中国文化最早的文字是“重”的,附着在巨大的青铜器上,纸张的发明,让文字摆脱了束缚,不再带有刀凿斧刻的硬度,而是与水相结合,与每一个普通的生命相融。

  然而,在滚滚时代车轮中,科技的力量又再次颠覆传统。延续数百上千年的出版业遭遇巨大冲击,人们不知不觉中开始进入“快阅读”时代,那些厚重、深邃的书籍越来越少被年轻人触及。

  繁华短促,真理永存。

  纸张可以腐烂、焚毁,可以被新的载体所替代。但纸张上那些承载智慧、文明与真理的文字,却应该有水滴石穿般的力量,获得真正意义的传承和永恒。

  文字在虚拟网络化的过程中,或许会越变越“轻”,但只要它存在,就胜过所有浮躁而不可一世的“重”。

  新华书店入驻已有上千万粉丝的贵州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实体书店入驻知名电商外卖平台,这两项举措是对“纸文明”的尊重与致敬,对我们厚重文化的传承延续意义重大。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绝不是在“世界读书日”才摆出的应景姿态。在经济增速屡攀高峰的同时,贵州必须打造精神上的文化高地。

  “多彩贵州书香高原”的阅读品牌打造,正成为贵州人自觉参与的全民活动。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贵州从省级层面到各县市,从党委政府到社会大众,围绕“浸润书香同步小康”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为战“疫”斗“贫”凝心聚力。

  数以万计的农家书屋、数字书屋在贵州各地建立起来;自动借书机、流动图书角、24小时书店出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民间图书馆、阅读推广公益机构亦随之快速成长。

  4月印发的《“多彩贵州书香高原”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为贵州全民阅读的发展描绘了蓝图,绘就了地图。

  读书,正在成为更多贵州人超越吃喝拉撒之上的精神索求,成为内心中真正重要的美酒饭食。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