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贵州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
贷款余额增速全国第六西部第一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过去一年,贵州金融业呈现出“增速稳定、服务增强、风险可控”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金融贡献力度、金融扶贫扶小扶弱能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金融风险防控能力4个方面持续增强。这是日前召开的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发布的消息。
金融贡献力度持续增强。2019年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当年累计新增5366.6亿元,同比多增167.2亿元,扭转了2018年增量下降的趋势。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3470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位居全国第6、西部第1;金融业增加值达1060亿元,同比增长6.5%,占GDP的比重为6.3%。金融业税收完成238亿元、同比增长22.7%,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7%升至9.6%,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
金融扶贫扶小扶弱能力持续增强。去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84.6亿元、同比增长16.3%。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通过审批508.4亿元,同比增长184%。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全覆盖。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持续增强。去年末,全省银行业资产规模、负债规模双双突破3万亿元。浙商银行贵阳分行开张营业,广发银行贵阳分行、国任财险获批筹建,新批复开业3家农商行。全省累计直接融资达1154.08亿元,同比增长91.72%,创历史新高。新增A股、港股、伦交所、“新三板”上市挂牌企业6家,贵州茅台总市值达1.45万亿元,排名A股市场第3。
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全省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高风险金融机构“摘帽”7家。各类交易场所、网络借贷机构清理整顿稳步推进,地方金融组织提质增效步伐加快。成功组建首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推动水矿集团、开磷集团实施“债转股”。千方百计守住不发生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违约风险底线,成为全国未发生债券违约的7个省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