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712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17

多“力”聚指成拳

 

贵州按下企业复工复产“快进键”

 

□本报记者 田锦凡 李 丽

 

  2月8日,贵州发文要求各地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同日,省工信厅针对工业企业抗疫复产面临的困难出台了10条政策措施。

  仅用20多天,全省应复工复产的411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便于2月底全面复工复产;同时新开工重大项目371个,占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数的85.9%。

  复工复产冲锋号令发出以来,贵州为企业复产既定“时间表”、又画“施工图”,多部门出台利好政策、实行“一企一策”,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问题,推动形成了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生产经营奋起直追的良好态势。

 

降本增效给力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纾困减负,贵州省发改委近期发出多份通知,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用气价格,切实减轻企业用能负担。

  在降低用电成本方面:2月1日至6月30日,电网企业对除高耗能行业用户外执行工商业及其它电价类别的电力用户(含已参与市场交易用户)电费,按原到户电价水平的95%结算。该政策可惠及全省除高耗能行业外的1.2万户大工业企业、113万户一般工商业企业(不含转供电终端用户),减少企业2-6月电费支出8亿元以上。减免电费全部由电网企业承担,不向发电企业等上游企业传导,不向代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分摊。

  同时,明确对疫情期间实行的“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延长执行至6月30日,所有转供电主体同步将阶段性降电价政策红利全部传导至转供电终端用户,不得截留。发改、供电部门将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督促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写字楼等转供电主体将降电价的政策红利及时足额地传导至终端用户,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在降低用气成本方面:2月22日至6月30日,对全省天然气非居民用户实行阶段性降低气价政策,涉及配气环节的降价措施追溯至1月1日。气源、配气环节叠加形成的降价空间全额用于降低终端销售价格,不得截留。其中,属省级定价的贵阳市城区及与其共用同一配气管网区域的非居民用气价格,由3.07元/立方米下调为2.74元/立方米、降幅达10.7%;市、县定价区域的降价措施,由各地根据统一计算方法经测算后组织实施。

  据悉,此次阶段性降价可减少非居民用户用气成本约1亿元。这是2019年9月1日以来,贵州非居民用气价格第三次集中降价,企业用气价格达历史新低。同时,鼓励天然气生产经营、城镇燃气企业对受疫情影响大的化肥等涉农生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行业给予更大价格优惠。

  此外,供电部门还对中小企业疫情期间的用电用气实行“欠费不停供”,疫情结束后2个月内补缴缓缴的各项费用免收滞纳金。

 

银税互动用力

  “受疫情影响,我们的流动资金很紧张,通过‘贵州税务信用云’申请到了200万元贷款。‘银税互动’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带来巨大实惠,我们这一关算是挺过去了。”金沙县金通建材有限公司法人贺啟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金通建材是一家专营水泥建材的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大量运营资金被所购置的水泥积压;加之下游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工延期,更是加剧了这一困难。此时,税务部门联系建设银行推出的银税互动产品“云税贷”,向其发放2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无疑成了一场“及时雨”。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要求,贵州省税务局推出20条涉及税费减免、简化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社保缴费应急保障4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为纳税人解忧。同时,收集整理近期出台的减税降费、稳岗就业、金融服务等各方面支持企业抗疫情、保发展的政策,印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汇编》等“支持复工复产大礼包”,制作“惠税宝直播间”系列185项非接触清单操作视频,以“在线政策解读+微信宣讲音视频+常见问答列表+印制小册子”方式主动为小微企业服务;主动加强与域内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联系,持续加码“银税互动”合作机制,并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摸排企业复工复产状况,了解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情况,提高纳税信用管理质量及水平,充分发挥纳税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复工复产“输血”。

  “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拓展信用共享便利融资服务,支持银行金融业机构把涉税信用贷款拓展到除D级以外信用的纳税人,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贵州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李金锋介绍说,该局积极引导银行金融业通过“贵州税务信用云”,创新线上金融产品,简化办理手续、贷款中间环节,提高银税互动放贷的成功率,确保3分钟内资金到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扩大生产。

  疫情期间,该局与省内多家银行合作的“银税互动”系列产品,已为288户纳税人发放无抵押、无担保贷款1.5亿元,并确保信息推送、申请受理不中断,努力实现银税互动贷款网上“一站式”办理,用减税红利撬动融资便利,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知识产权助力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复工复产十条》《省市场监管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若干措施》政策落地落实,省知识产权局充分利用各项便利化措施,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服务能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畅通知识产权质权登记办理通道,大力推行“网上办、寄递办、预约办”等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核准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专用标志核准”网上申报、核准工作模式,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促进便民利企。

  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疫情期间,大力倡导非接触式申请受理,企业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电子受理平台申请地标产品。

  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结合实际,推动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奖项评定、贯标引导、优势示范企业及专利导航等各类项目,促进疫情防控相关知识产权转化。

  加强专利商标受理窗口业务管理。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知识产权审查便利化政策,进一步做好专利商标业务网上办理服务、指导工作,根据各地分区分级防控的新形势,及时调整窗口服务措施。

  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监管。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按疫情防控要求有序复工复产,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代理行为,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要求各地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主动作为,大力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支持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