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杨 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人民政协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政协是一个政治协商与参政议政的公共平台,政协委员既是基层政治生活的活动者,也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者。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政协委员要积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在履职过程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能合格履职、体现时代担当,增强政协工作实效。
一、不做“损言者”,要当政治“明白人”
纵观政协委员产生过程,政协委员是从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中经过严格的提名推荐、协商程序产生的,委员身份象征着较高的政治荣誉。广大政协委员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要倍加珍惜政治荣誉,做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这近70年的持续探索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之路。作为政协委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好参谋、好帮手。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集体学习培训等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国全省以及铜仁市两会精神等,全面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想、不良风气作斗争。要认真做好下情反映和政策宣传,既要及时有效地向上传递百姓呼声,又要准确无误地向下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既要完整地反映本界别本行业群体的正当诉求,又要系统地落实好党委政府的规则要求,切实帮助党和政府不断完善工作。要超越个人、行业的局限,超越本界别“私利”,关注整体意义上的国计民生问题、关注影响全市经济社会的全局性问题,为社会公权发言,真正提升其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不做“失语者”,要当群众“代言人”
回望过去,人民政协半个多世纪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协助政府推动各项社会改革,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人民政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广大政协委员要时刻谨记自身的职责使命,不要有参加民主协商会就是情况通报会,召开协商会就是个别意见征求会,协商会结束就是协商结束等片面的思想认识,从而甘当民主协商的失语者、旁观者,没有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协商氛围。要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商量、三个凝聚”的殷殷嘱托,围绕大局谋参政,聚焦热点献良策,做一个“会协商、善议政”的政协委员。要在把准国家重大主题层面上发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这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聚焦点、着力点。要将建言献策的重点聚焦在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上来,及时关注社会热点,直面问题难点,服务发展重点,围绕省市中心工作,把人民群众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参政议政课题,提出真知灼见,并通过议政渠道反映给党委政府,促进党委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政协组织有着广泛的代表性,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有着独特的专业优势和界别优势,在调研过程中更能充分地了解吸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想法和建议。要积极承担提出建议、发表主张、表达述求的重大责任,立足职能,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找准重点、难点、痛点,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积极为民代务实之言,为民建有效之言。
政协不是权力机关,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发挥作用。作用发挥好不好,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这就对广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着力培养全局思维能力,注重站在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使建言献策更有针对性。要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把调研作为建言履职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深入调研分析,强化调查跟踪,做到言之有理有据,使建言献策更具实效性。
三、不做“放任者”,要当民主监督员
民主监督是政协的基本职能,更是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价值体现,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而是一种以体现中国政治民主和协商合作精神的政治性监督。广大政协委员要切实增强民主监督意识,充分认识民主监督重要性,借助政协平台,当好民主监督员。
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开展监督不是靠强制约束力,而是靠政治影响力。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平等协商、增进团结等原则,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创新发展,积极助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社会民生福祉改善。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涉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共十九大指出,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这是中共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对政协民主监督的关注,特别明确了民主监督的重要对象和主要任务。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政协委员要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必须聚焦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着力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要有会议监督和视察监督,主要体现政治协商寓于民主监督和基层协商民主寓于民主监督。作为政协委员,要积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等各种活动,依据政协章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存在的困难、短板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着力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协商式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四、不做“隐形人”,要当群众“服务员”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从铜仁市政协委员参与脱贫攻坚来看,2000多名政协委员响应党委政府号召,深入推进“百千万行动”和“三抓三包三联”活动,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联线贫困村,联系贫困户,联动为贫困村贫困户办实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政协委员是各阶层、各行业、各领域的精英人士和优秀代表,齐心协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最近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全市2019年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农村产业革命夏秋决战现场观摩总结会精神,都是聚焦到按时脱贫攻坚这个主题。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把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履职尽责、担当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主动作为,在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征程中,发出政协声音,展现政协智慧,作出政协贡献。要做好宣传员,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及惠民政策,协助村支两委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民族团结等工作,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思想共识。要做知心人,深入基层一线访民情、知民意,面对面交谈、面对面倾听,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采取提案、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等形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有价值之言,献可行性之策。要充分利用界别作用和职业特长、岗位特点,在各自工作岗位,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政协委员中的农技专家、教授等人才要聚焦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入贫困村指导选择产业,积极为农业企业产品销售、品牌创建等工作提供帮助,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经济界的政协委员要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要利用开办企业资源条件,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就业培训等方式,帮助解决贫困群众找不到事干等问题。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利用开办民办学校或在教育系统工作,通过发挥行业优势资源,或者直接捐资助学等形式,帮助贫困群众子女解决上学难问题。医卫界的政协委员,要发挥政协渠道畅通优势,利用在医院工作,从事医疗工作资源,通过上门诊疗或者帮助联系就医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