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51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1-15

东西部扶贫协作让雷山夏秋茶不愁销路——

 

“鸡肋”变身“香饽饽”

 

□李 凯

 

  过去,雷山出产的夏秋茶一直是当地茶农手中的“鸡肋”。“前几年自己也贩卖采摘加工的夏茶,遗憾的是连跑几家茶商都无人收购。”该县望丰乡茶农白俊文回忆说。

  据其介绍,雷山夏秋茶产量较大,茶农自家种的茶放着不采可惜了,但采摘加工后如果卖不出去,一亩茶园就要亏1000元。白俊文面临的难题,也是望丰所有茶农遭遇的问题。

  据初步统计,该乡现有茶园面积3.98万亩,今年可采夏秋茶50吨。那么,当地夏秋茶为何没生产?撂荒严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全乡现有茶园面积3.98万亩,春茶采摘结束后,大面积的茶园就要进行管护。夏秋茶品质不高、卖不起价,以前我们最多时也只生产几吨。”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沈运谦说。

  “夏秋茶采摘时间短、效益低,而且不易于保存,这是我们考虑最多的。”望丰村老村主任、茶叶企业负责人吴江说。

  针对茶企的顾虑,该乡党委决定提高茶叶质量、提升茶园效益,突破性发展夏秋茶。乡党委领导走访雷山云尖茶叶有限公司,大力宣传、鼓励企业开展夏秋茶生产,指导他们延长产业链;同时,借助国家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良机,将茶叶市场向江浙、沿海一带延伸,为企业销售解决后顾之忧;此外,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种茶群众大力采摘夏秋茶。

  雷山云尖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浩说,过去看着满山的茶园都无人采摘、老死在枝头,他也感到很可惜,“如果能把夏秋茶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茶企、茶农的收益都会增加不少”。

  于是,该公司与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引入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的绿茶、红茶加工技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得益于此,今年望丰第一次实现夏秋茶生产、销售。过去,当地夏秋茶基本被放弃,茶叶利用率过低,资源浪费过大;而此举延长茶叶采摘期,有效增加了农户收入。

  今年初,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捐赠2000万元新建全自动化茶叶加工厂,并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浙江先进茶叶生产技术,依托集团上下游供应链平台、资源进行品牌宣传推广及茶叶销售,助力雷山茶产业发展。

  原本最令人纠结的雷山夏秋茶,如今在当地茶农眼中变得越来越“可爱”。让夏秋茶与春茶一样成为“香饽饽”,不再是一个梦。

  走进雷山云尖茶叶的加工车间,青绿的秋茶正散发着水分,这个长达10个多小时的过程,不仅能“赶走”茶叶本身的青草气,还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清香迎面扑来。摊晾、杀青、回潮、揉捻、烘干……一系列全自动制茶工序井然有序。

  目前,雷山全县夏茶采摘应采尽采达175吨以上,雷山云尖茶叶已收购95吨。按此发展,当地秋茶市场会更好,将有效增强茶企发展信心、增加茶农经济收入。

  “我今年基本上每天都在茶园务工,平时主要是除草、施肥,这段时间采摘夏秋茶、包装,一天净收入有一百元左右,工作轻松、能照顾家,一个月3000元到手没问题。”望丰乡三角田村精准贫困户王朝秀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