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43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1-01

术业有专攻,“80后”的他就干了电视这一件事

 

创维少帅王志国

 

□李 洁

 

  与大部分传统企业崛起的路子无异,创维也借力大时代的东风。上个世纪90年代,在混沌初开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电子行业迅猛发展,依托供应链资源、人口红利,创维赚了第一桶金。

  不过,从一家深圳小企业蜕变成如今的彩电巨头,创维亦经历了重重危机。在整个彩电行业陷入低潮之时,2018年7月,“80后”少帅王志国成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6年前,王志国带着团队开发出创维首套电视系统,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因“挺”他及其系统,不惜毁约阿里放弃阿里OS。几年来,王志国带领创维旗下互联网子品牌酷开,成长为中国彩电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并获得百度、腾讯、爱奇艺三大互联网公司超15亿元融资。

  但彩电行业向来利润微薄,加之彩电需求量逐年递减,一部分扛不住的彩电企业选择撤退,还有一部分在寻求转型。带领创维电视在泥淖里行走,守住传统企业线下的城池,王志国能否棋高一着?

 

内忧外患

  2009年,王志国结束几年的德国求学、工作,回国加入创维担任软件所所长。从自己花3个月时间写出酷酷聊天电视软件,到培养所内首批大学生队伍,再到开发社交电视,他一路走来的最大感受是,新团队建立及成长艰难。

  一开始,团队开发的软件一直众口难调。在一次公司内部新技术展示会上,王志国向大家展示了社交电视,亦即后来被包装为“云电视”的技术,令所有人甚是惊讶。

  王志国却陷入痛苦之中:当时,创维软件所只负责软件一部分功能,还需到产品所去集成打包才可升级,造成团队人员甚至不知道电视前端的硬软件匹配存在哪些问题。“我的软件在上面只是一些代码,并非完全由我掌控一整套程序,这是最大的障碍。”王志国回忆说,他历经数日钻研后,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天赐系统”。

  不过,那时行业对彩电的技术趋势存有分歧,“天赐系统”推广并不顺利。直到海信发布“VIDAA系统”后,前者的命运才出现转机。正在南京出差的黄宏生很快飞回深圳,紧急召开一次所有高管参与的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对比“VIDAA系统”、“天赐系统”孰优孰劣。

  “一轮比下来,‘天赐系统’胜出,当天老板(黄宏生)就决定创维彩电全部立即上‘天赐系统’。”王志国说。发布会连珠炮似的宣传、终端卖场里的吆喝,“天赐”很快成为创维的香饽饽。

  解决了“内忧”,“外患”又悄然降临。2014年,阿里找到创维,称若将创维彩电里的“天赐系统”换成阿里OS系统,每台电视可补贴100元。“一台100块,很诱人。”王志国感叹道,倘若按当时创维年均卖300万台计算,净利润便是3个亿,还不包括其它红利,如电商支持等。

  在各种利好条件“诱惑”下,创维决定与阿里签约。参加完签约大会,王志国的心里别扭了一天:“创维没有自己的系统,就相当于失去灵魂。”当晚,他向创维研发总经理阐明这一想法,后者又转述给了黄宏生。

  黄宏生随后给王志国打电话,抛出了3个问题:你如何保证创维软件所的45个人能PK阿里400多人的团队?你如何保证其他友商不用阿里OS系统?阿里5年能给创维带来15个亿的净利润,你能否?

  王志国心里明白,这是十分现实的问题,但仍倔强地说出了自己的回答:倘若阿里OS系统做得优秀,国内许多中小彩电企业会接受该系统,因它们没自己研发系统的能力,且还能获得补贴;但也意味着这些中小彩电企业做出来的产品,与创维产品在用户体验上无差异化,创维拿什么竞争?任何一个有灵魂的企业,都不会用别人的系统——系统是灵魂,彩电只是外貌。重要的是,他向黄许诺:“天赐系统”未来价值一定超过15个亿。

  令王志国惊讶的是,听完自己的回答,黄宏生思忖一番,最终毁约阿里,选择创维彩电继续全部使用“天赐系统”,给了他莫大的鼓励及动力。

 

15亿元承诺

  2014年,“天赐系统”全新升级更名为“酷开系统”,王志国正式接管“酷开”,意味着他需将系统变现的时刻到了。

  当年,“酷开”仅营收200万元。趟一年水后,王志国发现必须引导用户购买。2015年,他成立用户运营部,决心经营用户付费,是年酷开系统营收1300万元、利润1000万元。

  之后,“酷开”营收增长一路节节攀升:2016年1.63亿元、2017年2.88亿元、2018年6.8亿元。在“酷开”高歌猛进之时,有一个使命王志国始终没忘记,即怎样赚到承诺的15个亿。为此,“酷开”经历了3轮融资发展。

  王志国先找到爱奇艺,后者为“酷开”注资1.5亿元。“当时我对爱奇艺说,未来手机终端一定PK很激烈,电视终端将是一个新出口。”不过,“酷开”这轮融资结束后,创维的股价却跌了,大家认为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公司联姻只有被奴役的份,企业发展将失去独立性。

  随后,王志国又拉来腾讯入股。宣布腾讯投资“酷开”3.5亿元那天,创维数码盘中涨幅近20%,并连续涨停3天。“让两家竞争公司同时入股同一家企业,投资者确实很认可。”王志国说,拉来腾讯投资并非易事,尤其是与爱奇艺合作后,腾讯一度把创维当“敌人”看。

  最后的投资伙伴,王志国相中了百度。“前两轮融资想要内容,第三轮融资则是我们很早就知道智能语音是一个重大方向。”王志国解释说,语音本质上是搜索能力,如何理解用户语义并搜索至关重要;百度最大的价值是它有搜索引擎,知道最近用户搜的最热门是什么,因此具有更强的匹配能力。

  其实,百度早就向“酷开”伸出橄榄枝,但王志国深知互联网巨头向来强势,百度一定会在用户入口上争夺主动权。对“酷开”而言,未来语音是主要交互方式,倘若将语音入口“拱手相让”,可能失去一项重要的商业模式。因此,他选择了拒绝,并接连拒绝5次。

  直到某天,现任百度副总裁景琨通过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段有桥找到他。也许是连续拒绝激起百度兴趣,景琨竟然全盘接收了王志国开出的条件。不过,随后谈判的具体细节、条款仍难以达成共识。

  与百度董事长助理马东敏首次会面时,王志国直言:百度没出口,搜索引擎业务大幅度下降,智能化有两个出口,一是智能驾驶、二是智能语音,后者必须占领客厅。“我愿意跟百度合作,前提条件只有一个,让‘z酷开’保持独立发展的权利”。

  2018年元旦早上7点,王志国接到马东敏从美国打来的电话:“我放弃我的那些要求,只希望合作能谈成。”此次融资,百度为“酷开”注入10.5亿元,“酷开”则为百度带来800万免费用户。

  3轮融资下来,王志国顺利兑现15亿元承诺。同时,他未将“酷开”运营权旁落互联网公司,“术业有专攻,我就干电视这一件事。互联网公司干那么多事,总想把很多事情的想法辐射到电视上来,怎么可能?”

  较之互联网公司,王志国坦言更欣赏传统企业家,认为他们才是社会真正的奠基者。从2009年加入创维至今,从管理十几人到如今的2万人,黄宏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在创维十年,他遇到困难时难免有惰性,总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了,给自己的压力不够大,“心里想着未来会做得更好,只需要时间,可是老板从来不会给你时间”。

  王志国慢慢有了“死磕精神”。酷开系统刚推出时主打“快”理念,如何将安卓系统启动所需的40秒降至12秒是关键,一般需6个月才能完成的新品研发,他只给了团队3个月时间。

  还有一次测试新品电视,一款遥控器有卡顿感。王志国对下属说:电视卖这么贵,遥控器体验不好就会将所有优点埋没。员工称,芯片企业提供的红外发射只能30毫秒一次,但他仍要求必须控制在15毫秒以内,若完不成就离开公司。结果仅用两天,团队便完成了技术攻克。

 

转型与升级

  王志国认为,他上任后创维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产品力有了大幅度提升。过去一段时间,营销为导向更多是一种短期策略;如今正在布局的以产品为导向,则是长期策略。“企业不管怎么变,有好产品就一定能生存下来,卖不好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王志国还部署了海外供应链体系。与代工厂不同的是,创维在海外部署的7个工厂,定位为做中高端具有溢价能力的代工厂,拥有1000余人的研发团队。

  “最近我们接了好多大订单,跟早期布局的工厂策略有关系,在工程上我绝对会大力投入。”王志国透露,创维未来将重点深耕东南亚、欧洲、非洲,不仅是彩电销售,还会在海外复制“酷开系统”,提供技术平台由当地人运营,提升创维的内容生态及价值。

  在他看来,中国家电市场今天之所以困难,源于增量空间变小,而目前唯一还能撬动的市场是存量升级市场。但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拿什么升级?

  早期,传统企业生产模式为分销制,通过庞大的网络营销队伍,将具有前沿性的产品带到不同区域。因那些地方相对闭塞、信息不发达,产品生产商就有了定价权;如今互联网成熟后,信息不对等模式已不复存在。但互联网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之前那种快速利用低成本、信息透明扩张的方式也遇到了瓶颈。这时,人们开始拼命寻找新流量,即到线下去。如今,互联网线下交战正酣:京东帮、村淘、零售云……大家纷纷入场争夺下沉市场的流量入口。

  现阶段的竞争日益胶着,使本已是夕阳产业的彩电行业问题尤为凸显。传统企业经销商面临危机,互联网下行后与经销商的能力趋于同质化,导致后者既无推高卖新能力,还陷入低价的竞争漩涡。

  “你们真以为线下高端产品卖不出去?根本不是。有很多人愿意买好的产品,只是销售员自己没有信心推销高价产品。”王志国坚信,彩电的出路一定是高端差异化,他也正带领创维在线下主攻中高端产品。

  王志国称,创维在此关键时期需转型的,是如何将一个大的营销体系包袱变为核心资源及竞争力。之前,公司是领导站在金字塔顶、一线销售人员在塔底;现在把金字塔倒过来,让一线员工在顶部,面对市场变化时自主决策、实现自我创富,继而反哺壮大公司价值。

  身为OLED大屏倡导者,王志国认为高端电视产品占领用户的心智还差一点火候,未来家电需在家庭场景上为用户赋能,电视作为弱交互设备已不再性感,想俘获更多年轻人的心,还需新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