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639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10-25

红衣主教背后的灰色身影

 

——让·莱昂·杰罗姆 《穿灰衣的枢机主教》

 

□本报记者 万里燕

 

  1642年12月2日,法国巴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拖着病体来到巴黎市中心的一座府邸,床上躺着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向国王一一嘱托军国大事。这位老人就是法国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政治家,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枢机红衣主教——黎塞留。

  这位17世纪初法国的实际掌权者,虽然在首相其位不过18年,但其留下的政治遗产仍然令法国称雄欧陆两百年。彼得大帝说:“我宁愿舍弃我的一半国土,只求让他(黎塞留)教我如何统治剩下的一半。”基辛格评价道:“黎塞留是第一位意识到国家利益要高于政治理想的现代政治家。”法国最大吨位战舰——黎塞留战列舰,就是以这位传奇政治家的名字命名。黎塞留对法国的强大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成就一直会被法国历史所铭记。

  在黎塞留执政期间,平定了国内的内患,同时大力发展军事,积极谋求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1637年法国向西班牙展开了全面反攻,在黎塞留的统筹之下15万法军投身战场,波旁与哈布斯堡两大家族同时在德意志、尼德兰、比利牛斯、意大利开战。这次战斗历时7个月,当法国获胜的捷报传来时,这位位居首功的红衣主教却悲伤无比,因为他最忠实的副官与智囊,最虔诚的助手与支柱“灰衣主教”约瑟夫神父撒手人寰了。据说黎塞留曾希望以胜利的喜讯唤起奇迹。红衣主教俯身来到床前,约瑟夫神父,约瑟夫神父!布里萨赫现在是我们的了!这位没有官阶却在法国呼风唤雨的“灰衣主教”双眼闪过了最后的一道光芒,随即便永远的合上了。

  多年后,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里,著名法国画家让·莱昂·杰罗姆的名画《着灰衣的枢机主教》挂在这里,讲述着这位曾隐没于最有权力的红衣主教身后的灰色身影的故事。

  画面中,一座宫殿大厅的台阶之上,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对一个灰袍僧侣毕恭毕敬,脱帽弯腰,注目行礼,而这个神秘的灰衣人却旁若无人,手捧圣经,诵读而行。他就是权倾朝野的法国宰相、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心腹顾问,整个法国谈之色变的一个神秘人物,约瑟夫神父。

  1789年7月14日清晨,愤怒的巴黎市民,成千上万地向巴士底狱奔去。他们有的拿着火枪,有的握着长矛,有的手举斧头,人们呐喊着,像大海的怒涛一样涌向巴士底监狱。巴士底狱,这座始建于十四世纪的巴黎军事城堡,到了十七世纪上叶的路易十三时代,被担任首相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正式改为国家监狱。它像一头巨大的野兽,绷着那张阴沉坚硬的石头脸,一动不动的俯瞰着整个巴黎。一旦被关进巴士底狱,你就变成了一名只有编号的无名囚犯,在不见阳光的地牢里,终年与老鼠和癞蛤蟆为伴,死后会被用化名埋葬掉,从人间无痕消失。这座监狱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法国人民心中最浓重的阴影,而让·莱昂·杰罗姆画中的那个灰色身影,在当时的法国人眼中,就是通向巴士底狱死牢的一扇门,一扇随时会向你扑来、将你吞噬的地狱之门。

  约瑟夫神父在法国历史上是个极神秘的幕后人物。他与黎塞留同为法国天主教会中人,很早就相识,黎塞留走上政途,还是从约瑟夫神父将他引荐给法国王太后美第奇开始的,两人是终生的政治挚友加知己。如果说黎塞留是国王的首相,那么约瑟夫神父就是首相黎塞留的首相,事实上,路易十三的法国所拥有的,是两个黎塞留。红衣主教黎塞留这位法兰西千古一相,因为给法国两百年欧陆霸主地位奠下了基石,已被后世法国人封神,而约瑟夫神父,却是神背后隐藏的那一尊神。人们称呼这位没有正式官职,也没有爵位品阶,在法国却只手遮天的教士为“灰衣主教”,把他与红衣主教黎塞留并视为法国最有权势的顶级人物。

  从杰罗姆的这幅历史画面中,回望近古法兰西,虽然画面中只有约瑟夫神父,但人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背后那一段黎塞留权势滔天的历史。这位红衣主教,最著名的法国宰相黎塞留,生前他没有得到法国民众的认可,死后几百年法国民众终于重新认识到这位政治家对法国的贡献,正是由于他的存在,德国的统一晚了几百年,因为德国在二战以前一直法国在欧洲大陆上唯一的强敌。在黎塞留弥留之际,神父问他,“要不要宽恕你的敌人?”这位一生因严于执法、加强王权而树敌甚多的政治家却坦然地回答道:“除了公敌之外,我没有敌人。”

  历史的长河滔滔向前,多少名姓大浪淘沙。身在庐山中的人们无法看见未来,只能在其位谋其政,功过留待后人来评说。一幅画虽然画不尽一段历史,但此刻,站在画布面前的你、我、他,都将由这幅画带着,重新见证那段法兰西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