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华人第一职业经理人”的他,开始了一段类似创业的奇妙旅途
告别百度的陆奇
□李碧雯
今年5月中旬,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功能厅,700多人的会场有些嘈杂,他们大多是创业者或互联网从业者。一个穿着T恤、牛仔裤,体型精瘦的人出现在舞台上,并将手中拎着的深色外套、黑色背包扔在一旁。
这是一个很程序员的出场方式,嘈杂的会场顿时安静。
如此井然有序与舞台中间那个人——陆奇有关,他被视为“互联网圈大神”,曾是微软、雅虎执行副总裁,也是至今在美国科技公司做到最高职位的华人。
此时,陆奇从百度集团总裁兼COO出走正好一年。失去他一年后的百度,仍在努力转型,除了高管震荡不止,业绩表现也面临较大压力。今年一季度,百度亏损3.27亿元。
离开百度后,陆奇加入美国创业孵化器YC,成为它在中国的001号员工。这是陆奇去年8月宣布加入YC后首次如此大规模的会议。据称,报名参会人数超过1000人,最后因受场地限制,只能将300多人拒之门外。
陆奇在台上讲了一个半小时,参会者也认真听了90分钟。这看上去更像是一场互联网圈的“朝圣”。
接近陆奇的人评价他是“为这个时代而生的人”。陆奇生于60年代,正好经历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期。如今,AI技术变革正当其时,产生的机会将远大于移动互联网。
YC不想错过陆奇,陆奇不想错过下一个新时代——人工智能时代。YC或许是他参与这个时代大潮的新尝试。
58岁的陆奇,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做职业经理人,如今却要开始一段类似创业的奇妙旅途。
AI信仰
三顾茅庐,用在YC邀请陆奇的曲折经历中再恰当不过。
1998年,YC创始人Paul Graham因创建公司Viaweb被雅虎收购而加入雅虎,陆奇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加入。2005年,Paul从雅虎出来后想创建一个孵化器,力邀陆奇加入但遭婉拒,不过他在其中帮了不少忙。Paul任YCCEO9年,从没放弃邀请陆奇加入、担任YC技术合伙人。2014年,Sam Altman接替Paul任YCCEO后,也多次力邀,包括陆奇从微软离职、加入百度之前,这种说服一直未停止。
但对陆奇来说,他心底仍对AI梦念念不忘。
据称,在复旦大学毕业纪念册的临别赠言中,计算机专业出身的陆奇没留下感人肺腑的话,而是写了一个奇怪公式HI=>CHB,并附言:“人类终将使电脑智能化且使其远胜于人脑。主公不妨一效景润,或许,这颗电脑科学皇冠上的明珠非君莫属。”
截至今年3月,人工智能领域已有32家“独角兽”公司,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已应用在工业、商业领域。但在1987年的中国,很少有人听过“人工智能”这个词;而在美国,人工智能也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但那时陆奇或许就隐约感到,AI将彻底改变人类生活。这个信念也一直贯穿于他的职业生涯,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之后职业生涯的每个关键节点。
据微软前高管介绍,当时陆奇负责的搜索业务很早就应用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搜索。微软小冰是微软旗下更为人所知的人工智能应用,通过它实现了人机语音交互,即通常意义的聊天机器人。
陆奇从微软离职后,收到许多互联网公司的橄榄枝,包括百度、YC。2016年的百度,因医疗广告等舆论危机处于水深火热中,急需战略转型,AI被视为未来方向。一直关注AI领域的陆奇,对参与百度AI战略转型更感兴趣。
接受李彦宏邀请不久,陆奇就与其共同提出“All in AI”战略。他延续在微软的“对话即平台”理念,进一步认识到未来AI领域的入口是对话,智能终端则是承载对话的入口。
很快,陆奇组建智能驾驶事业群、智能生活事业群、AI技术平台系。不过16个月后,他离开了百度。正当外界猜测陆奇会去哪家互联网巨头公司时,传来了他加入YC、任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的消息。
陆奇将这次选择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通过YC平台参与技术驱动创新浪潮,又参与中国成为创新大国的过程,此为天时;可兼顾家庭,来回于中美之间,此为地利;与YC两位创始人之间的友情及过去在美国科技圈积累的人脉,此为人和。
自我要求
较之2013年就设立大中华区的美国创业加速器500 Startups,YC在中国建立事业部的时间更晚。
作为一家服务型公司,YC对合伙人的要求很高。同时,YC成立与技术浪潮兴起也有密切联系。它最初在美国成立,正是“软件吞噬世界”的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之时,14年来已孵化超过1900家公司,诞生了Dropbox、Airbnb等公司。
陆奇对投资这件事并不生疏。在微软任执行副总裁时,他每月至少有两个周末需专程从微软总部所在地雷德蒙德市飞到硅谷,去见不同创业团队并与他们沟通;除了对微软可能战略投资的项目进行考察,陆奇也希望借此保持自己对市场新兴事物的洞察力。这是他对自己的一个要求,习惯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陆奇与吕骋的相识过程与之类似。rctstudio联合创始人马欣洁(曾与吕骋共事)回忆称,那时吕骋在硅谷创业、做下一代操作系统,经朋友推荐给陆奇发了一封邮件,意在介绍项目并寻求意见。陆奇看到后很兴奋,直接约吕骋周末见面。
其实,陆奇在雅虎时就参与了很多投融资项目,在微软时每年也会进行投资收购,微软风投就是他当时发起成立的。
“中国技术创新的机会马上就到了。”与YC中国COO栾运明见面时,陆奇兴奋地说。他邀请栾加入,一起为中国的创业生态贡献价值。“我们做一些讨论后,马上就义无反顾了,觉得这就是未来的方向,必须得抓住这个机会。”栾运明说,最终打动他的是陆奇的vision、人格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陆奇离开微软时,同事们都穿上印有“我们曾与陆奇共事过,你呢”标语的T恤,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在YC中国团队搭建上,陆奇亲力亲为。目前,YC中国负责运营的董科含是他从上千封邮件中筛选出来的。董是一名“90后”,有2次创业经历。这符合陆奇最初的设想,YC中国团队年龄层需覆盖60后、70后、80后、90后。
与陆奇共过事的人称,他会回复收到的每一封邮件,不管自己是否认识发邮件方——这是他一贯的工作习惯。在最近一次YC创业营聚餐上,YC一位合伙人调侃说,他的邮件是一天一看,陆奇则是每分钟都要看。
从空降兵到创业者
离开百度后,陆奇仍住在之前住的一处酒店公寓里,保持着每天4点起床跑步5公里的习惯,忙碌得仿佛一切都没变。但某种程度上,他的职业角色变了。
除了最早在雅虎工作的经历,陆奇在微软、百度扮演更多的是空降兵角色。空降兵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打破僵局、树立威信,获得员工信任。
陆奇当时是微软少见的空降高管。上述微软前高管回忆称,有段时间微软搜索广告产品做得不好,而谷歌已占75%以上市场份额,在陆奇负责搜索广告业务之前,比尔·盖茨曾派他的一个助手来管理该部门。当时,搜索与广告业务部门被一些中庸、销售背景的人控制,那名助理2年下来未获员工信服,更多时候传达的信息被过滤掉,改革措施并未得到有效执行,搜索广告业务无太大起色。
陆奇接管后,开始潜移默化地推进改革。首先,他梳理流程、改善产品,通过与雅虎达成协议等方式,5年时间将搜索业务在美国市场的市场份额从不足7%提高到18.6%。待搜索、广告业务有了起色,自己在团队内部树起威信之后,他再将认为较精干的人分派到下面各个部门去管理,逐步改变了过去的情况。
空降兵陆奇的加入,也为百度带来了改变。“陆奇给一线员工的感觉是,他和我们站在一起。”一位百度员工说。到百度后,他首先重新划分组织架构,并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改变百度过去的工程师文化,变成以用户为核心的文化。
“简单搜索”就是陆奇的一次口碑实验。简单搜索是一个搜索应用,与百度搜索的区别在于无任何广告搜索,也不负担盈利要求。上述百度员工称,陆奇希望百度能有一款技术与服务都很好、完全从用户角度考虑的产品,帮助百度将口碑拉回来。
此外,陆奇在百度内部推行新风会,每月一次直面员工问题。“哪怕问题再尖锐,他都会正面地回答。”此举也帮助员工鼓足了干劲。
在一次沟通会上,有员工提出公司配备的128G电脑硬盘对程序员来说已不够用,现在普遍都是256G了。陆奇爽快答应解决,很快员工用的电脑统一换成了256G硬盘。“他的想法很简单直接,确实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气。”上述百度员工说。
但要推动百度转型,这些显然还不够。对在国内工作仅2年的陆奇来说,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接地气。而离开百度,意味着陆奇的空降兵身份结束;在YC中国,他更像一名创业者。
YC中国脱胎于YC,具有外资企业文化,是陆奇过去熟悉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他拥有更多自主权,且YC中国是YC首个海外业务拓展团队,并无可参考范本,本土化是他及团队要面对的问题。
陆奇在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本土化的一些措施。YC原以15万美元换取创业公司7%的股份;在YC中国,这一额度变成投资20万美元换取5%的股份,创业者可选择美元或人民币。在申请渠道上,YC中国也上线了本地化的平台、招募渠道。
今年初,作为YC中国首批过渡期的孵化项目,rct studio、句子互动(原桔子互动)、萌动等6家公司幸运获得来自中国导师的见面机会。陆奇邀请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拼多多创始人黄铮、Petuum创始人邢波,作为YC中国首批兼职合伙人、导师。其中,前两者都有丰富的本土市场作战经验,为YC中国增加了本土化视野。
一般,YC美国会将创业者与导师的Office hour(面谈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让句子互动创始人李佳芮记忆深刻的是,国内创业团队与中国导师的Office hour时间更长,自己曾跟王怀南、黄铮聊了整个下午。李佳芮对王怀南提到的企业文化、招聘来的人会影响之后招聘来的人等观点感触颇深。
Paul写过很多关于创业的建议,其中一条是要求创业者不使用共享办公空间,必须有自己的办公空间。有意思的是,刚成立的YC中国办公地点就选在北京上地数字传媒大厦的WeWork内,这或许是YC中国本土化的一小步。但对陆奇及YC中国来说,本土化考验才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