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579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7-05

58同城房产战略再“加火”,他说要跟全行业“做朋友”

姚劲波“感谢对手”

□李艳艳

  “开放平台的格局很清晰。”一年过去,房地产中介开放平台的竞争格局如何?面对问题,58集团CEO姚劲波的语气稍显意外。

  他微微一笑,随即补充道:“现在只有我们一家,也就是58同城、安居客在做,其它都是封闭平台。”言外之意,姚劲波不认可老对手——贝壳找房平台的“开放性”。

  “贝壳本质上还是链家的资源和平台。虽然表面上开放,但开放的前提是,你(要)翻成别的牌子。比如在合作规则上,(贝壳)对使用58同城、安居客就有限制。所以,是它在封闭、我们在开放。”在58地产峰会上,姚劲波如是总结。

  时隔一年,他又在北京攒了一个局。与上次充满火药味的“誓师大会”不同,今年峰会至少在主会场上,学究气氛浓了很多;尽管在接受采访时,姚劲波仍露出了他的锋芒。

  过去一年,随着链家系重要资源相继加载到贝壳,这个中介平台的“庞然大物”快速扩张,试图重新定义行业规则。与此相似,58也不断加码房产领域。双方因业务趋同,关系一度恶化,平台之战一触即发。

  贝壳来势汹汹,58不会坐以待毙。究竟何种程度、规则的开放才算真正开放?在平台快速发展背后,会否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隐忧?面对疑问,姚劲波再度给出回应:“我们定义自己是做真正开放的平台,因为我们跟所有经纪公司、经纪人都能合作,而不是一定要求你用我的平台和系统,按我的规则分佣。”

  意外的是,他还首度直面对手:“不可否认,贝壳带来了一些新思想、新做法,我们也在快速追赶、补齐过去的短板,比如在管理系统、能力赋能方面。所以,我们特别感谢对手存在。坦率地讲,就是因为有它存在,今天的58、安居客相比前两年跑得更快了。”

  对发展步伐过快的隐忧,姚劲波表现乐观:“有优势的地方放大、有短板的地方补齐。最近大家会感受到,这些年不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恰恰是过去没有洗的泥,因为我们跑得快了,洗得也快了。”

  耐人寻味的是,前贝壳研究院院长杨现领也现身峰会现场,以业内学者身份上台背书。据安居客COO叶兵透露,此前他曾赴杭州专程拜会杨现领。台下众人五味杂陈,杨则开篇直言“不知何处是故乡”。他于今年3月离职贝壳,目前仅任贝壳研究院名誉顾问。

焦虑中变革

  巧房科技CEO陈志雄参加了58地产峰会。在他看来,规则不是某一家定的、应为各方共识而成。

  “经纪行业合作建立在标准统一、数据统一且有一定规则公信力的基建平台上,合作效率、生产资料供给效率才能最大化。”叶兵说,只有具备公信力的服务平台、公共化的基础设施,才能包容区域规则、商家服务的差异化,实现对这些经纪公司的连接。

  今年初,58同城、安居客上线了“N+全开放服务平台”(下称“N+”),不足5个月系统已升级到2.0版。“N+”致力于成为整个房产经纪行业的公共基建平台,推动全行业房源等数据标准化、统一化,作为基础设施实现与企业、政府、经纪人之间连接与协作。

  截至目前,58同城、安居客已累计服务全国9万家开发企业、10万余家经纪公司、20万名置业顾问、130万名经纪人。“N+”全开放服务平台,即是面向如此庞大服务对象的公共基建平台。

  与58“N+”系统及功能相对应的,是贝壳找房的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经纪合作网络。在贝壳话语体系中,ACN合作网络的本质是通过SaaS技术手段打破行业内部信息孤岛,让房源、客户与经纪人实现无缝“交流”。

  “说实话,是贝壳要封闭。”峰会结束后,姚劲波称“不是我们不向他们开放,而是他自己要封闭。如果他选择跟我们合作,我都开放。因为我们的逻辑就是,越多人使用的平台效率越高”。

  但显然,有些人并不认可58派系的逻辑。

  “今天,大家都拿这些词去界定你是谁,因为大家不知道你是谁。为什么用类比呢?因为我也不希望好好聊你是谁,所以我只能用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事,把你往里面套一下。”针对姚劲波类比贝壳、58是iOS与Android的说法,贝壳找房CEO彭永东表示。

  “不光是58,还有其他人,我敢确定他们并未真正了解什么叫ACN,ACN的核心本质是什么、整体逻辑是什么、底层东西是什么。”彭永东说,“所有规则的底层都是价值观,所有规则的进化都是因为在(从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规则本身也像生物体一样不断进化。”

  面对58、中介等方面对贝壳“开放与封闭”的质疑,彭永东回应称:“每个人的价值都不一样,就看你的价值点立足于哪里。如果立足点是所谓的开放、封闭,当然不能界定行业本质。”在他看来,所有规则的核心均应指向未来变化。“是不是消费者体验越来越好、产业效益越来越高,就这两件事。”

“秀肌肉”

  与去年“誓师大会”类似,今年58地产峰会仍有结盟行动存在。

  现场,58同城联席总裁、安居客CEO庄建东,同策集团董事长孙益功及世联行董事兼总经理朱敏上台,宣布58同城分别与同策、世联行启动跨平台合作。其中,58同城与同策的合作意在新房交易;58同城与世联行的合作目的,则是探索商办资产服务新模式。

  58同城还与碧桂园、世茂、金茂、上海城投、新城、朗诗、恒泰、三盛等企业签署了“58爱房&品牌房企新房营销战略合作”协议。58爱房供应链金融已与国内数十家知名金融机构展开深度业务合作。前不久,58同城、安居客还与诸葛找房、我爱我家、中原、房多多、房信网等多家房地产中介服务平台联合推出数据标准。

  和去年一样,姚劲波重申了自己在地产行业的立场。“58绝不自营,不会亲自去卖房子,跟经纪公司产生竞争。我们最擅长的板块就是科技、平台,所有经纪人希望58做的事情,我们才会去做。”他说,“我们坚持开放平台、数据和系统,这些都是行业必需的基础服务。”

  “整个行业还是希望(系统升级)更快一点。”叶兵表示,“N+”生态与业内其它以强管控、强关联、强交易为特点的合作方式不同,58同城、安居客要向整个房产经纪行业铺设、提供公共的“基础设施”。“未来的‘N+’平台,一定是房源最大化的供给平台。”

  所谓房源,当然不止二手房,还包括新房。在58的最新战略中,有一个关键动作——一二手联动。该公司于今年推出新房交易服务平台“58爱房”,目前已形成一二手联动服务业务全国化布局,一方面与大型新房代理机构合作整合开发企业盘源,另一方面更开放地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垫佣等供应链金融业务。

  据庄建东透露,平台还要给新房业务“加一把火”。“一二手联动在集团内部变成了房产部分的最高战略。新房联卖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建立在这样一个平台信任的基础上,(再谈)是不是可以在二手房持续推进。”他说,“所谓赋能一定不是说我只为大中介服务,我们希望这个行业既有狮子老虎、也有小白兔。”

  58同城副总裁赵彤阳认为,58新房业务希望达到的生态图景是:进入58新房后,楼盘中会出现不同角色,帮用户筛选更合适的服务。如现在的滴滴平台,不只有以前的滴滴快车,还有礼橙、专车、出租车。

  一二手联动,并非58突然迸出的思路。“我们一开始就希望做一二手联动,只是要分步骤实现。”赵彤阳说,“现在58同城新房频道量级已经十分庞大,流量、连接量目前在市场上仅次于安居客。而且,现在新房和二手房的交叉用户比例大约是40%,58同城积累了很好的经纪公司与客户基础。”

  “58同城、安居客第三方经纪人规模领先同行10倍以上,我们希望能够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真正成为房产行业的好朋友。”姚劲波在演讲中称。他的演讲主题,即为“做房产行业的真朋友”——房地产企业、经纪公司、代理商、金融机构,姚劲波的“朋友圈”贯穿产业上下游。

剑拔弩张

  房产业务是58的重要营收来源。过去一年,贝壳找房带来的刺激在58内部持续发酵。去年12月,58宣布已从信息平台向服务平台升级。具体到房产行业服务层面,58也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创新合作形式。

  如在培训方面,较之贝壳花桥学院等经纪人或店东培训机制,58的做法是让吴晓波频道企业大学联手58房产经纪人大学,打造90天房地产经纪门店运营训练营。再如,双方均极为重视VR看房业务,VR看房被贝壳找房标榜为“核心竞争力”;而58同城、安居客临感VR看房将于今年进行硬件、功能全面升级,还将推出“一键智能装修”服务。

  就最新开辟的58新房频道业务、加强一二手联动而言,“如果58同城、安居客能拿到开发企业的房源,相信对整个渠道乃至二手经纪公司的号召力都会非常大,尤其是较高的佣金率及优惠的代理条件。”中原集团COO李文杰说。

  “与垂直网站不同,我们天然关注的是流量和效果,而不是资本和短期收益。”在一年前的“誓师大会”上,姚劲波曾如此表述。不过,流量生意天然带有弱点,比如变现方式单一、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难以保证等——这不是58一家的问题,而是信息分发企业集体面临的转型之痛。

  流量并非所有中介机构的首选武器。21世纪不动产CEO卢航在今年4月接受采访时说,流量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房源层面的业务合作。今年3月,腾讯为贝壳提供九宫格位置,称予以流量支持。在彭永东看来,“要关心每个流量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虽已坐居分类信息服务行业的“龙头”位置,但58焦虑情绪不减:一家成立14年的老牌互联网公司,遇到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裂变出的对手在细分行业相继站稳脚跟,58的破局动作显得后知后觉;房产领域也因贝壳找房的出现,透露出不可知的未来。

  对手之间的竞争态势已然剑拔弩张。据58披露,截至6月中旬,“N+全开放服务平台”已有3万多个品质门店、30万名优秀经纪人接入;另据贝壳透露,截至6月20日,贝壳已连接门店2.23万个、经纪人23.13万名。

  如何规范市场?外部监管也在发挥作用。6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互联网发布本市住房租赁信息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打破了租赁中介的主流“潜规则”,提出同一房源不得由同一家机构重复发布、房源上网超30日需下架等规定。业内人士称,该举措对消灭平台、尤其是58的虚假房源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