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委员”的履职担当
——记印江县政协委员黄继生
□本报通讯员 李 玥
黄继生,印江县政协委员、县委党校副校长、县政协文史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黄继生历任第六、七、八届县政协委员,他十几年如一日,深入群众中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忠诚履行委员职责,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展现了一名政协委员的风采。
永葆激情 参政议政崭然出彩
2006年,黄继生被推荐为县政协委员。他知道自己能被群众推荐并经组织考察而成为政协委员,是群众的信任和党组织的厚爱。他更深深的意识到政协委员不仅仅是荣誉,而是代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当好一名政协委员,政协委员如何履职?黄继生刚担任政协委员时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2007年年初的一天,他在下乡途中结识了一位企业下岗职工,聊天中得知企业下岗职工的医疗保险政策在本县还未落实,他在深入了解情况之后,抱着试试的想法向县政协提交了《关于建立下岗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的提案。原本他以为这只是完成了一个撰写提案的任务而已,未曾想到县政协提案委审查后立案,县委、县政府召开提案交办会安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这个提案很重视,4月份把黄继生请到局里一起研究提案办理思路,7月份召开专题会向其通报办理情况。这件事让他找到了当政协委员的感觉,原来政协委员不仅可以通过提案来为群众办实事,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思考转化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9年年初,他提出《关于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不仅列为县政协主席当年领衔督办的提案,有关建议很快得到落实,而且第一次被评为优秀提案。这件提案给了黄继生很大的启发,他领悟到参政议政必须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的大局,选择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特点的课题,才能为党委、政府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黄继生的眼中,政协委员就是党委政府与百姓间的一条纽带。他说:“委员履行职责的最好方式就是提案,我们只有把提案做得很实在,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落实起来才会有的放矢,才能够实实在在解决百姓的困难。”2015年提出《关于推进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建议》,县政协常委会研究立案后,县人社局、县卫计局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并轨的方案。2017年提出了《关于打造印江“书法之城”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议》,提出的关于抓好书法硬件建设问题,被县政府采纳,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局、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县文联规划建设书法文化产业园,争取实现书法古籍收集、文房四宝体验、书法作品研究、蔡伦古法造纸、制墨古坊等产业集聚发展。
勇于担当 调研资政促发展
作为一名“老委员”,十几年来,黄继生每年都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形成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部分调研成果在县委、县政府决策过程中得到运用和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发挥咨政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13年,黄继生深入机关和村镇调研,撰写了《印江构建部委机关与基层理论联学联学机制的探索》的调研报告,得到县委领导的认可。按照县委领导的要求,以调研报告为基础黄继生代县委初拟了《印江自治县关于开展“部委和基层理论联学”活动的方案》,在全县选择105个县直单位与17个乡镇党委、105个村建立结对联学机制,开展“部委和基层理论联学”活动。通过一年的实践,这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2月7日得到时任中共铜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婕的高度肯定,在《印江自治县关于开展“部委和基层理论联学”活动的方案》上批示“印江县的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有特色、有亮点,值得肯定,请办公室与印江县委宣传部联系,将其理论学习‘联学’机制上报简报,以市委宣传部名义转发至各区、县供借鉴”。2014年4月28日,铜仁市委宣传部以铜宣通(2014)32号文件《中共铜仁市委宣传部关于印江县创新建立部委和基层理论联学机制的通报》印发到10个区、县,要求学习借鉴。
针对印江县当前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018年年初,黄继生深入园区企业调研,撰写了《关于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推进特色工业提质增效的调研报告》,提出了推进印江县特色工业提质增效的一些建议,被列为2018年重点提案,得到县长张浩然批示,并督促县工业和商务局落实办理。
乐于奉献 忠于党的理论宣讲事业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近普通百姓、更加深入人心?如何在宣讲形式上更贴近群众的口味与需求?在多年的宣讲实践中,黄继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党的理论融进百姓的生活,说“大众话”,讲“家常话”,老百姓才能听得懂、学得进、记得牢,理论传播才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站在三尺讲台前,面对几十甚至几百名听众,黄继生说他给党员干部讲党的创新理论,给社区居民讲“和谐”,给返乡群众讲创业,给农民群众讲“三农”政策……只要干部群众想听,他就愿意讲,愿意在三尺讲台上发挥他的力量。20多年来,他先后深入到全县机关、街道、乡镇、社区、学校和军营,做了800多场宣讲。
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宣讲工作者,黄继生说他始终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放在首位,在宣讲实践中,力求看问题用“百姓视角”,讲道理用“百姓语言”,举例子用 “百姓故事”,始终把党的理论和政策向人民群众讲透彻、说明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向党的组织讲清楚,将理论宣讲打造成干部与群众心与心的交流平台,架构起密切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实现党的理论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场场深入浅出的生动报告,一次次面对面的坦诚交流,他把党的理论化为春风拂过干部群众的心头,成为了群众心中“百姓理论家”。
恪尽职守 显一身职业修养
干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去干好每一件事。采访中,黄继生跟我们提的最多的三个词是“学习、敬业、担当”,用他的话说“生活中要做一个学习的人,岗位上要做一个敬业的人,担当政协委员要做个有担当的人”“人的一生,虽然大多是在平庸和平凡中走过,但是要摆脱平庸,升华平凡,就得勤奋工作,在平凡中实现自我价值。”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多年来,他的勤奋得到各级组织的肯定,其表彰荣誉称号和获奖达53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工作者、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工作者,2014年被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聘任为全市德师,2015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首批县管专家,2次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
“自己担任县政协委员十多年的历程虽然平平淡淡,但回顾起来,踏上政协这个舞台,是党和人民给予的一份荣誉,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无论在何时何地、何景何情,皆不敢忘了政协委员这份荣耀,不敢忘了担当责任,履行职责。” 黄继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