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力量 助推脱贫攻坚
——水城县政协2018年工作综述
□水城县政协办
水城县政协秉承到位不越位、切实不表面的性质定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是站着看,而是带着干。面对脱贫攻坚这场谁也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智力密集”和“桥梁纽带”优势,团结带领政协各参加单位、全体政协人全身心投入到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把“中国凉都·生态水城”打造成百姓富生态美的金山银山诠释了政协的新风采、展现了政协的新作为。
聚焦脱贫攻坚,着力履行“三大职能”
——精心筹划有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聚焦脱贫攻坚这个中心。一是围绕中心工作进行重点协商。一年来,县政协对茶叶产业发展、农村饮水安全等7个课题开展了集中调研;对“组组通”公路建设情况、以人畜饮水和易扶搬迁为重点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视察。二是盯住各个领域做好建言献策。专委会对应所联系的部门、班子成员对应所联系的常委、常委对应所联系的委员,主动对接部门所涉及的工作、引导常委和委员立足自己所在的界别及领域,就脱贫攻坚战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查找症结、寻求办法,尤其将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难点热点作为协商重点,形成社情民意或提案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三是着力跟踪协商成果转化。对政协常委、委员的提案和社情民意按程序报县委、转县政府及“两院”,为县委及“一府两院”的决策提供参考;对常委会、主席会议形成的重大协商成果报县委、送县委常委、转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涉及部门,并主动跟踪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阅批、交办落实情况,大部分意见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得以采纳。如县政协八届十一次常委会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和刺梨产业发展情况的协商意见建议得到了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赵庆强和县委分管领导的阅批,被列为专项工作推动落实。
——围绕中心着力民主监督。民主监督聚焦脱贫攻坚这个主题。一是聚焦脱贫攻坚确定民主监督重点。2018年的监督重点围绕脱贫攻坚战役中关键领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茶叶产业发展、农村饮水安全、贫搬迁户就业、医疗精准扶贫十条、易地扶教育精准扶贫六条和组组通公路建设等工作进行专题视察调研,形成视察调研报告10篇,提出意见建议75条报县委转县政府决策参考。二是切实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围绕脱贫攻坚这个重点,指导各专委会组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常委会严格审议调研、视察报告,对县委、县政府一直想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对群众响应意愿和行政层面决策推动不对等、不同步的情况客观看待、理性分析,精心梳理意见建议,提出了直面问题的解决措施。
——综合施策着力参政议政。参政议政聚焦脱贫攻坚这个重点。一是上搭天线下接地气畅通联络机制。全面落实班子成员分别联系37名常委、37名常委分别联系181名委员的内部联系机制,明确每一名委员至少联系本行业或本行政区域内10名以上群众,构建言路畅通的联络机制,做到层层沟通联系直达最基层,确保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通过政协渠道有序有效达至党委政府决策平台以供参考。二是事前沟通形成广泛共识。围绕县委、县政府聚焦生态水城、聚力脱贫攻坚这个中心,政协提前介入拿出可行建议主动向县委汇报、与县政府协商,决策前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将政协的建议转化为决策层的意志,合力共推生态水城建设。三是抓实提案“提”“办”突出议政效果。在提案的提和办方面,坚持“抓源头提升‘提’的质量,按程序规范‘办’的形式,重实效注重‘办’的结果”的原则,着力在“办”的结果上下功夫。
聚焦脱贫攻坚,切实扛起使命担当
——点面结合督查督导。县政协主席参与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全面督查,牵头对产业实施、“两错一漏”、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全方位督查督导,督查中直指问题,督促整改,督促决战工作团、专班抓落实;其他主席会议成员在挂帮联系的乡镇参与决战的同时,就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报县委、转县政府供决策参考。
——围绕中心担当作为。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到三大攻坚战的工作中,四名副主席牵头主抓“1+12”文件系列产业中的马铃薯、刺梨、茶叶、食用菌四大产业,千方百计抓协调、抓统筹,所负责的工作得到有序推进,以实际行动践行政协在监督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
——真帮实扶率先垂范。主席会议组成人员分别担任挂帮联系乡镇的决战工作团团长、副团长,工作重心下沉到乡镇,与乡镇共进退,切实担负脱贫攻坚重任;政协机关安排2个驻村轮战队到龙场乡龙场村和发堤村,由乡村统筹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选派1名科级后备干部到玉舍镇甘塘村任第一支书,助力该村,实现脱贫出列;组织3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龙场乡龙场村、发堤村107户贫困户,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在龙场乡帮扶的单位筹集“春风行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启动资金40万元,并协调县茶叶公司借款100万元给龙场乡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政协机关积极争取省市政协支持,为挂帮点解决脱贫攻坚资金21.7万元。
聚焦脱贫攻坚,着力推进“百千万行动”
2018年7月3日全省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推进大会召开,向全省政协系统发出了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县政协第一时间把会议精神在7月6日县委常委会上传达学习,并在县政协八届十次常委会上作专题学习,按照常态推进主席、副主席帮扶贫困乡镇工作,委员企业帮扶贫困村,政协委员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要求,全面开展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
第一,全体委员响应号召参与进来。226名县政协委员中,158名委员结对帮扶619户贫困户,政协委员结对帮扶贫困户比例为69.3%。结对帮扶贫困户的政协委员深入帮扶对象家中和田间地头,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共同商量脱贫办法、落实兑现帮扶政策,和贫困户一起千方百计在脱贫奔小康上助力、发力。
第二,政协机关主动作为带起头来。县政协主席和6名副主席按照“百千万行动”要求全部挂帮乡镇,工作重心下沉到乡镇,与乡镇共进退,切实担负脱贫攻坚重任。县政协办公室主动牵头带领五家单位到龙场乡的驻村轮战,并先后安排了10机关名同志驻村轮战,派出1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玉舍镇甘塘村任第一支书,组织3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龙场乡龙场村、发堤村107户贫困户。
第三,委员企业示范引领行动起来。在水城县的25名省、市、县企业家政协委员,本着就近就地帮扶的原则,通过联合帮扶、单独帮扶等方式,采取产业引领带动、吸纳劳动力务工就业、捐赠资金助学助困、医疗扶贫济困等措施,助推885户贫困户脱贫。
一年来,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协调216.6万元、委员企业投入资金5665.95万元、政协委员协调资金53.09万元用于帮扶村的产业发展和改善基础设施。同时,县政协还联合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发动非政协委员的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动中来,全县共有141家民营企业对24个乡(镇、街道)133个村20658人开展了精准扶贫行动,实施帮扶项目342个,投入产业、就业、公益、技能等帮扶资金共计40286万元,同比增长43.09%。其中产业帮扶投入资金27816万元,同比增长53.44%;就业帮扶投入资金9979万元,同比增长24.70%;公益帮扶投入资金2347元,同比增长23.87%;技能帮扶投入资金142万元同比增长12.01%。在全国第五个扶贫日民营企业捐款总计477万元,60个民营企业签订了结对帮扶贫困村协议。
通过政协委员和各委员企业以及众多非公企业的真帮实扶,受帮扶的贫困村变化巨大,不但贫困户有了增收路径,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基础也得到夯实,形成强大脱贫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