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34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4-16

黔东南农信“五当”扛起地方经济发展大旗

  黔东南农信作为州内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支农支小力度最强、网点覆盖最广、金融服务面最广、从业人员最多、对地方财力贡献最大的金融机构,多年来主动作为,坚持“五当”,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截至2019年3月31日,黔东南农信各项存款余额617.1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67.34亿元。

  当好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面向社区、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扶贫攻坚战略,积极组织资金,倾斜信贷资源,优化信贷流程,简化信贷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千方百计满足“三农”信贷合理需求。2019年1至3月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30.64亿元。

  当好老百姓金融知识的“充电器”。为普及金融知识,加快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农信社以“金融夜校”和“农村金融致富学校”为抓手,召开“院坝会”“田间会”“风雨桥会”等,不断普及金融知识,传递党的好声音、好政策,当好老百姓金融知识的“充电器”。截至3月31日,共开展“农村金融致富学校”376期,培训学员32558人次;开办“金融夜校”74211场,参训人员达到152.71万人次。

  当好山区群众金融服务的“活窗口”。为让山区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农信社在坚持“机构网点覆盖城乡,金融服务通达村寨”的原则,在全辖山区布放了2625台“信合村村通”,做好金融服务的“活窗口”。截至3月31日,“信合村村通”交易笔数达687.5万笔,交易金额达13.75亿元,为全州群众节约金融服务成本1031余万元。开展“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20438次,办理业务49.4万笔,为农户节约金融成本1293.25万元。

  当好脱贫攻坚的“助攻手”。一是帮扶贫困户家庭,圆学子“上学梦”。开展“1+1”爱心育才工程,帮助贫困学子圆梦学业,活动开展以来,共帮扶1651名贫困户子女,帮扶金额总计192.6万元。二是积极开展扶贫捐赠。近年来,黔东南农信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近年来累计捐赠了1.2亿元用于扶贫事业。三是加大“特惠贷”的投放力度。截至3月末,累计向14.8万户贫困户发放“特惠贷”87.8亿元。四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缴纳各项税款,近年来,共缴纳各项税款21.64亿元,成为州内的纳税大户。五是成立结对帮扶贫困户队伍。在选派20名驻村干部、14名扶贫干部的同时,16家行社均成立了结对帮扶贫困户干部队伍,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六是积极向省联社争取到3374万元信合公益基金支持凯里、雷山、镇远、丹寨、施秉等县(市)公益事业项目。

  当好普惠金融的“先锋队”。群策群力,树立典型,打造一支普惠金融的农信社“先锋队”。一是组建“普惠金融·先锋队”。为不断拓宽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2018年在黄平、凯里两家行社开展两期“普惠金融·先锋队”活动,累计走访单位职工、个体工商户2.5万人次,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并评级授信1.5万户,创建信用单位20个,办理信合卡2000张,办理手机银行2000户,压降不良贷款710笔,金额1.2亿元。二是组建“百日攻坚·先锋队”。为深化改革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先后举办八期“百日攻坚·先锋队”培训班,共压降不良贷款1.5万笔,金额10.2亿元。

(李 健 吴兴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