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528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4-04

全面提升政协专委会党建工作质量浅谈

□张天星

  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决策机构,同党委、人大、政府相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协商是手段,凝聚共识、凝聚力量是目的。开展工作主要靠政协的党组织、委员中的党员发挥作用,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带动广大委员来实现党的意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把党的组织延伸到人民政协专委会,形成既符合政协优势特点又能有效覆盖的组织体系,从组织架构上打通党建与履职融合“梗阻”,对于保证专委会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关于人民政协的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遵循这一重要思想,全国政协和地方各级政协党组织积极探索政协系统党建工作路径,强长项、补短板,完善党的组织设置,明确各类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厘清各自职责定位,形成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各尽其责、无缝对接的组织网络。

  首先,履行职能的基础性决定专委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新修订的《政协章程》用“五个是”概括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同时明确指出“专门委员会在工作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也把优化政协专委会设置纳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决定了在政协系统尤其要加强党的建设。专委会是在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的工作机构,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从具体实践来看,政协的协商活动主要依靠专委会来进行,专委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政协整体工作部署,通过联系界别委员组织开展各种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以及会议协商和调研视察等活动。对此,全国政协于2015年修订了《专门委员会通则》,就加强专委会组织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专委会党组织作用,推动专委会工作更加活跃、有序、深入地开展做出了制度性安排。

  其次,联系各界的广泛性决定专委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从本质上说,专委会工作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性质和特点。专委会联系面广,既与本界别的委员联系密切,又与对口的党政部门联系经常化、制度化,渠道畅通。可谓横向覆盖各行各业,纵向通达社会各界,与各族各界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专委会联系委员服务委员,就要经常了解委员的思想动态,与委员心心相印、与委员同甘共苦、与委员团结奋斗。只有把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的问题同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增强我们固守政治底线的定力和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能力。正如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所述的,要“使政协成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力量,成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要环节,成为反映各界意见、呼声的重要机构,成为帮助和监督党委、政府改进工作的重要力量,真正起到‘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第三,人才智力的密集性决定专委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专委会是政协委员开展经常性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汇集了一大批学科性强,专业水平高,在本领域有突出建树的高层次人才。有的政协组织专门成立了政协智库,有的专委会还把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联系起来,形成了具有自身履职特色的“特聘委员”网络。在知识化、数字化时代,知识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源泉,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面临改革举措落实、产业转型突破、环境污染治理等诸多难题,无一不需要人才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教导我们说,“领导干部要善于同知识分子打交道,做知识分子的挚友、诤友。”正所谓“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专委会的重要原则。党和国家事业越是向前推进,越需要凝聚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

  第四,工作领域的专业性决定专委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汪洋主席在2018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专委会主任会议暨学习研讨班上指出:“政协各专委会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专委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专委会工作水平。”并提出了要加强学习培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等具体要求,为做好专委会工作指明了方向。专委会作为政协组织按专门领域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是党的“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与履职实践不是“两张皮”,党建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到党员影响带动能力提升上,体现到党支部攻坚克难作用发挥上,体现到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巩固上,体现到民主协商和谐氛围营造上,体现到专委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唯有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才能推进专委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提升服务界别委员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位置超脱的客观性决定专委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专委会具有“旁观者清”的位置超脱特点,可以摆脱地区的局限,超越部门的利益,跳出行业的框框,以客观公正的眼光分析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这种“位置超脱”是特色也是优势,但它并不代表政协委员具有特殊的“护身符”。我们提倡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但决不允许在大是大非面前遮遮掩掩、语焉不详,甚至在党的面前装“两面人”、耍两面派。政协组织中的党员委员,不仅是政协委员,更是中共党员;不仅要履行委员职责,更要履行党员第一职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是党员,就要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把党的组织延伸到专委会,就是要让党员委员强化党的意识,强化为党做好政协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要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规范履职实践,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团结凝聚、影响带动各族各界人士,为实现党的大政方针共同奋斗。

  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抓专委会党的建设,就抓住了政协工作的“牛鼻子”,抓到了政协党建工作的关键处。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扛起党建主责、抓好党建主业、当好党建主角。从组织、队伍、活动、制度和保障入手,加强专委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压紧压实党建任务落实的具体责任,推进专委会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以冲锋姿态和实干精神为党的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