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526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9-03-29

石校瑜:全身心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写省政协委员石校瑜的故事,起于另一位委员的推荐,他向记者介绍说,石校瑜为人低调,但做的事很多,值得宣传。于是,记者拨通了石校瑜的电话。

  石校瑜虽然是中鼎资信评级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小微商会会长,但为助推我省脱贫攻坚工作,近年来,他从忙碌的业务中脱身出来,实实在在抓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

  为什么要这样做?

  石效瑜说,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无疑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抓脱贫攻坚工作,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00多万人,真是减贫、脱贫成效显著,创造了脱贫攻坚的“贵州经验”。

  石校瑜告诉记者,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脱贫攻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是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更是当下各级各类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具体行动。在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贵州省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凝聚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之际,他负责的中鼎资信评级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当然要积极响应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深入到脱贫攻坚第一线,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石校瑜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记者了解到,石校瑜的帮扶行迹起于2016年8月的一个夏天。那天,他带领公司的10余人,专程到织金县化起镇罗家寨村进行精准扶贫调研,并在现场为当地贫困户捐款捐物数万元。

  那次织金县化起镇罗家寨村的扶贫调研之行,使得石校瑜思考了许多问题:贫困地区的贫困,自然有自身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有没有一些共性呢?

  回到贵阳后,他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和公司自身的优势,开始有意识与有关部门联系,密切关注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

  2017年3月,受民盟省委委托,他完成贵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以及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该调研报告被中共贵州省委评选为优秀调研报告。

  2017年6月,受汇川区委托,开展汇川区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帮助汇川区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摘帽”做好准备。

  2017年8月,受丹寨县委托,开展丹寨县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开展脱贫攻坚改革试点工作调研,系统总结财政改革经验。

  2017年8月,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梦想,石校瑜对贵州省经济学校的贫困学生进行了捐助,并鼓励他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希望他们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人生梦想。

  2017年11月,石校瑜率队赴镇远县、台江县、凯里市开展进一步推进全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提质增效活动,加强对地方工商联和民营企业紧密联系,强化服务保障,宣传先进、促进非公有制人士的健康成长,凝聚正能量。

  2017年12月,受新蒲新区党委委托,开展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

  2018年,是我省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实质性的一年。

  石校瑜意识到,帮扶,不仅在物资方面,更要体现在智力上,即从“输血”到“造血”。

  记者采访得知,在过去的一年里,石校瑜做了大量的帮扶工作。进入2019年前,为进一步将脱贫攻坚工作引入纵深,石校瑜放下公司手中工作,再次深入丹寨县了解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与当地政府及其扶贫办、农业局的负责人座谈,共同研讨交流脱贫攻坚举措。在恒道丹林蓝莓种植基地考察时,当得知该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石校瑜认为,此种方式很好,值得推广。在丹寨县杨武镇红星村,当了解到该村及其蓝莓产业合作社模式已经“开花结果”后,石校瑜当即表示,将结合丹寨县实际情况,发挥自身公司专业机构的特点,提供产业扶贫规划研究、为扶贫项目提供评估服务、为贫困地区引资引智等方式,为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