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陈国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申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重申了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鲜明态度,归结起来就是“两个毫不动摇”,这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吃下“定心丸”。
当前,一方面是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另一方面是近来关于民营企业的地位、前景等出现了一些“杂音”,制造了市场恐慌情绪,扰乱了民营企业家对中国经济和自身发展的信心。所以,重申和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要联系各族各界,要承担起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凝聚人心和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贯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的历程,经历了较长的历史阶段。建国初期,我们党在全国范围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当时保持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后来我们学习苏联模式,推行“一大二公”,搞了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当时是想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公有制加计划经济。不经过实践,就不能认识到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就不能认识到单纯的公有制会限制发展活力,所以我们走了弯路。所以,邓小平同志在后来讲,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清楚,对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手段认识不足。在改革开放后,我们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党的领导优势、制度自我完善的优势、制度高效运行的优势。纵观这个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科学合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也有实践逻辑。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写入《宪法》,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是错误的。
二、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家发改委统计的数字看,2017年,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解决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2017年,全国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226个。
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我国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2017年全社会投资中的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已经占到60%以上。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实现消费繁荣的重要原因,2016年,民营企业大约生产和销售了全国80%以上的日用消费品和60%以上的中高档消费品。 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17年,出口总额当中,国企才占10%,外资占43.2%,民营企业占46.6%。进口总额当中,国企占23.8%,外资占46.8%,民营企业占29.4%。新增就业当中,私营企业增加就业由1978年的千分之二提高到2017年的85%。这些数字让我们直观感受到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副其实。
黔西南州的情况也是如此,尽管黔西南州的民营经济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民营经济在黔西南州经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民营经济增加值587.14亿元,占GDP比重55.0%。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81.4亿元,同比增长22.7%;民间投资238.9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4.35%。税收收入141.05亿元,同比增长4.8%。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827人,同比增长1.7%。
三、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内在要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从制度来看,我们国家的经济制度可分为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三种。现代经济理论告诉我们,所有制结构不仅决定于生产力结构,还决定于社会需求结构。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排他性和营利性来划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非公有制经济更适合生产和供给具有竞争性、排他性和营利性的私人产品,尤其是丰富多彩的精细化、便利性的居民消费产品。资本都是逐利的,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实现了利益。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更适合供给公共产品、从事公益事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需求。这是因为公共产品或公益事业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营利性,只能依靠国有企业来投入和供给。介于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则更适宜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合资、合作企业来供给。可见,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四、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好,政策支持比较到位,民营企业活力就强,国民经济发展就比较好。黔西南经济同东中部地区相比欠发达,更多体现在民营经济上,黔西南经济要发展,也更多的要依靠民营经济。作为政协组织,我们要做好凝聚人心和共识,汇聚智慧和力量的工作。
一是要宣传政策、释疑解惑。我们政协人、政协委员要勇于担当,做好宣传鼓劲、释疑解惑的工作,当好政策的学习者和宣传员,正确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心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家增强信心,树立长远发展的信心。
二是要研究问题,建言献策。黔西南州民营经济同沿海地区相比相对滞后,但是在黔西南州经济比重中也占到了一半。黔西南州去年固定资产比上年还增长27%,民间投资占了三分之一。虽然黔西南州的民营企业偏少,但是也占了三分之一。客观来讲,黔西南州民营企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作为政协来说,要研究问题,建言献策。比如说由于有的部门和地方对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一些偏差。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学习和研究,努力为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三是排忧解难,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转型升级难、企业制度不健全、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需要我们政协人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去帮助、支持、引导。
(作者系黔西南州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