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采访关定允之前,记者心里有几个想不到:一是半路出家,却建成贵州最大的钢瓶检验站;二是没有任何职称,竟将技术难度极高的钢瓶检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三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不仅编写完成《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贵州省地方标准,还牵头制订出《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钢瓶检验行业此项标准的国内空白。
“第一人”关定允
□本报记者 蒋兴华
一
金秋九月,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平常的月份;对关定允而言,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由他费尽心血执笔撰写的国家标准——GB/T34531-2017《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自5月1日在全国正式实施后反响极好。
而去年的这个时候,关定允还在一边编写GB/T34531-2017《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一边筹备在麻江县投资的综合钢瓶检验站宣告成立。当时,作为全省规模最大、也是首家综合钢瓶检验机构——贵州省锦秀综合钢瓶检验站在麻江挂牌成立,省、州、县有关部门及贵州广东商会相关负责人、众多人士到场祝贺。
所有致贺者一致认为,历经数年的呕心沥血,关定允不仅成功了,还成了贵州乃至全国钢瓶检验行业最值得历史记载的出类拔萃者。
也许,对于GB/T34531-2017《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在全国正式实施,不熟悉钢瓶检验的人会不以为然。然而,对从事这个行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监督者来说,无疑是真正的“福音”。因为,国内钢瓶检验行业终于有“法”可依了。
据了解,尽管关定允在液化气瓶检测方面已成国家级专家,但他并不是科班出身。1961年出生的关定允是广东阳江人,先是在阳江县供销社上班,因不愿碌碌无为地端一辈子“铁饭碗”,便靠仅有的950元独自外出承揽325国道10KM修建所需石场;之后,又承包了当时阳江县山圹乡的10万亩松林采松脂。由于勤奋,“下海”不到10个月的关定允,便从一名穷小子变成拥有6个工地的老板。
随着声名鹊起,关定允的承揽业务很快增多。在继续承包有关工程的同时,他又承包当时在本地谁见谁怕的荒山造林,而且所种植的幼林生长旺盛,遂被阳江市政府授予“植树造林先进个人”“振兴漠阳江经济突击手”等称号。
1990年,关定允投资办起饮料厂。由于用人及监督不力等原因,在办饮料厂的两年间,他非但没能赚到钱,还把原来所挣的钱赔了进去。
干事业,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关定允进行一番反思后,开始总结经验与教训。他意识到,光凭一股不怕苦和累的闯劲、热情是不行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需学习、再学习。
二
不怕苦和累,只要有拼搏机会就决不放弃,是关定允的真实写照。
为了再次证明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1993年,关定允来到贵阳经营服装。一进入贵州,他就认定自己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彼时的贵州,作为全国经济基础较为落后的省份,各方面正处于发展阶段;而劲吹的西部大开发之风,使贵州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短短几年,关定允的服装连锁店就发展到了20余家。
“要干就干出个样子,否则就别干。”这句话成为关定允毅然投资运作液化气钢瓶检验站的初衷。
他是那种认准的事就要干出点名堂不可的人。因此,让贵州的更多地方拥有安全的液化气瓶,成为关定允的最大心愿。凭着敏锐眼光及胆识,他开始接触钢瓶检验。1997年,他到惠水县筹建惠水南方液化气供应站;取得效益两年后的1999年,又在长顺县建成液化气供应站。因经营得当,这两家企业均获利不小。
但在经营液化气过程中,关定允发现气瓶的安检问题普遍存在不到位现象。2000年底,他先后向黔南州、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筹建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站的申请。鉴于其在惠水、长顺的两个液化气加油站运行不错,申请很快获得批复。经过选址、设备安装、调试、质保体系完善、专家评审等,关定允的黔南州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站正式诞生。
凭着感觉,他认为在贵州投资液化气钢瓶检验事业前景远大,并坚信在该领域的开发“一定会出名堂”。
带着这种信念,关定允开始广泛地做市场调查、多方论证。在进一步了解贵州液化气钢瓶检验市场的实际状况后,便开始有步骤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对于关定允的选择,亲戚朋友都不太理解,认为他“犯糊涂了”。因为那时,在贵阳做服装生意正值大赚特赚。可关定允不这么看,他之所以选择在贵州投资开发液化气钢瓶检验站,原因只有两个:一是贵州的液化气钢瓶检验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是最大的商机;二是他自从来到贵州以后,越来越喜欢上这片土地,贵州人的纯朴、厚道完全吸引了他。
“作为一名外地人,我有责任为贵州做点什么。而投资开发液化气钢瓶检验事业,就是我尽一份职责、保一方平安的最好体现。”关定允说。
三
多年来,关定允在建设液化气钢瓶检验站时,为从安全、环保及提高检验质量、工作效率的角度出发,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增加、改造设备。目前,他自行研制的环保、检验设备在整个检验流程中占据着主流地位。因其自行研制的设备可实现安全、节能、环保及提高工作效率等,省内外同行甚至权威机构代表多次到他经营的检验站参观、学习。
关定允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用燃气在广大城乡日渐普及,家用燃气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家用燃气主要使用的是液化石油气瓶。液化气瓶俗称“煤气罐”,它的充装、储存、使用、检验等均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而液化气瓶送到用户家里,需经储备供气站—零售点—用户,在整个运送链条中,每一步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建设液化气钢瓶检验站必须从严要求、高标准,设备要便于操作且精良,检测人员要严格执行标准检验,检验过程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疑点。
“每个液化气钢瓶都可能是一个‘定时炸弹’。检验是否达到标准,事关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来不得半点虚的,一定要落实在实处。否则,你就别干这项工作。”关定允说。
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关定允认为,液化石油气瓶是城市居民每个家庭常用的压力容器,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违规充装、不适当存放、使用操作错误,尤其是气瓶不按期检验,都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严重威胁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严格做的。
多年来,关定允液化气钢瓶检验站的全体员工以不懈努力开拓进取,以可靠的质量、完善的服务“护航”全省数十个县(市)的液化气瓶检验,使之在贵州瓶检市场的占有率居于主导地位,为全省液化气钢瓶安全事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不仅如此,为了安全、为了质量,关定允还刻苦钻研,改进了一些检测设备和技术。经实践证明,他设计、技改的液化气钢瓶检测设备和技术颇受同行欢迎。贵州劳安液化气钢瓶检验有限公司是全省最高权威钢瓶检验单位,技术人才、专家比比皆是。该公司在认真考察关定允的液化气检验站后,认为他精心设计、加工、安装的“一条龙”设备确实不错,遂邀请他设计、加工、安装所需增加的设备,并签订了合同书。
四
任何行业健康发展,都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液化二甲醚钢瓶检验更是不能例外。
鉴于关定允在钢瓶检验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他撰写了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838-2013《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并从2013年9月15日起在全省实施。随后,关定允撰写的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122-2016《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从2017年1月9日起也在全省实施。
什么是二甲醚钢瓶检验标准?
近年来,虽然盛装新能源气瓶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及民用全领域,但新能源气瓶检验国家标准制订速度未能及时跟上,导致新能源气瓶安全检验无从开展。由此,关定允编写的《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焊接绝热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贵州省地方标准,可以说填补了国内空白。
关定允在钢瓶检验行业的名声越来越大,不仅在贵州省内,就连北京、上海等地也知其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多方考察后,授权关定允带领他的团队,联合贵州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贵州省标准化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等单位编写二甲醚钢瓶的国家标准。
牵头编制国标这事非同小可。刚开始,关定允显得非常犹豫,认为自己无论学历还是资历,都难以担此大任。但后来,在有关领导“你虽然不是专家却胜过专家”的鼓励下,他接下了这项工作。
“世上本没有路,走过去就有了。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关定允说。
在北京、省里有关领导的鼓励下,得益于众多同行支持,关定允怀着坚定必胜的信念,一头扎进数据收集、梳理、事例研究、分析等工作中。在此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干,在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其亲自执笔撰写、大家共同讨论的国家标准——GB/T34531-2017《液化二甲醚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经国家权威部门审核后,成为国内首个二甲醚钢瓶检验国家标准.
近年来,关定允还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鉴于在脱贫攻坚方面的突出贡献,他当选为凯里市政协委员。
尽一份职责、保一方平安、做一份贡献——来到贵州20多年后,关定允在为贵州人民安全使用液化气钢瓶的平凡征程中,实现了当初的不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