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为民办实事
——黔东南州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曾淑玲驻村工作纪实
□张永泽
“曾书记,我们舍不得你走啊!”“曾书记,你一定要记得回来看我们哟……”2018年5月25日,黎平县孟彦镇芒岭村干部群众依依不舍地送别黔东南州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驻村第一书记曾淑玲,并向她献上“驻村帮扶尽职守,业绩长惠芒岭村”锦旗,以表达心意。
2016年10月,时年53岁的曾淑玲受组织派遣,到偏远的芒岭和八柳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此后,她团结带领村组干和群众抓基础建设、发展致富产业,大力整治环境卫生,使昔日贫穷落后的芒岭村、八柳村在脱贫攻坚中旧貌换新颜,走向了建设美丽家园的康庄大道。
建强组织发挥堡垒作用
芒岭和八柳原是一个大村,2016年11月村级换届时分为两个村。当时,八柳村是被黎平县限时整改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如何将后进变先进,从贫困走向小康,曾淑玲苦苦地思索着。
曾淑玲明白,要破解芒岭和八柳发展的难题,首先要建强村党支部,让党支部成为村民发展的主心骨。她借助2016年11月参与镇党委对村两委领导班子考核和村级换届机会,在芒岭、八柳选出了一批懂政策、善经营、敢担当、能干事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领导班子的工作气象为之一新。
“我们村党支部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多亏了曾书记的指导和付出。”芒岭村党支部书记石廷雷告诉笔者,以前在党建这一块,由于大家文化低,农活多,党员“三会一课”不正常,曾淑玲驻村后,积极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带领大家结合实际学党章、学十九大精神,使大家明白做什么、怎么做。
现在的芒岭、八柳,村民们对村党支部充满信心,他们从村党支部关心村民、勇于干事创业的行动中看到了希望……
真心真情打造美丽家园
位于孟彦镇西北部的芒岭和八柳是黎平县最偏僻的村寨之一,虽然有通乡公路穿过,但由于地处峡谷地带,两边山高坡大林密,部分村民居住在山坡上,行路难、饮水难、生产难,发展更难。曾淑玲驻村,深深感受到村民生活的艰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柳村没有文化广场,曾淑玲跑州直有关部门协调,目前该村投资8万元的340平方米文化广场工程已完成征地,预计8月动工。八柳300余亩坝子田灌溉困难,她与村支书刘定朝一起到州水务局请求支持,投资10万元修建了7600米渠道。她争取州环保局等有关部门支持近百万元为八柳村建设垃圾焚烧炉、消防池,添置垃圾运输车,布设排污管道,完成1.14公里通组公路和9700米产业水泥路面硬化、42米长产业桥建设,在河边建成了宽26米高1.5米拦河坝。
“曾书记帮我们修田埂、桥及围栏,我们感谢她。”芒岭村主任石本昌对曾淑玲做的实事如数家珍。他说,有一次走访贫困户,看到芒岭通往八柳小学的塘坊桥没有护栏,小学生过桥读书不安全,他就提议请曾淑岭找有关单位帮助修护栏,此后不到一个月,县交通局就派人修建了塘坊桥围栏,现在学生过桥很安全。他还说,住在山上的7、8、9三个组有81户300多人,没有公路、自来水,村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曾淑玲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多次找县交通、水务部门领导协调,现三个组共9.6公里的通组公路项目于2017年9月进场施工,公路竣工后,人饮工程也即将实施。
“曾书记做的实事,我们都记在心里。”芒岭村妇女主任石汉琼说,芒岭河对岸有200余亩稻田和2500亩山林,由于没有桥,村民们往返劳动都要涉水过河,十分不便,曾淑玲驻村后,协调资金11万元,于2018年3月修建了长50米、宽3.2米的产业桥,使130余户村民涉水过河劳动成为历史。
“建设美丽家园,干部带头很重要。”石本昌特别提到,在2017年农村“清洁风暴”行动中,曾淑玲亲自拟定整治方案,与村民们一起拣垃圾,强力整治街道路口、沿河两岸、房前屋后脏乱现象整治,使两村村容村貌极大改善。如今走近芒岭和八柳,道路宽敞整洁,户户干净清爽,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对出,风景如画。
亲力亲为助推产业发展
曾淑玲知道,芒岭和八柳山多田少,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发展产业十分艰难,但她坚信,产业是靠人干出来的。她结合上级要求和村里实际,依托市场,突出特色,拟定村级发展规划,推动芒岭、八柳大力发展铜禾优质米种植和绿壳蛋鸡养殖,发展“订单农业”。
铜禾稻在芒岭村种植有近三百年历史,香味浓郁,口感软和,富含硒、锌、铁、钙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市场上一斤10元,最高价达28元。为推广这个品种,曾淑玲争取州政协领导支持,从工作经费中挤出27万元购买铜禾种子260斤、仔鸭1400只、鱼苗2万尾发放给村民,实施“稻-鱼-鸭”工程。2017年,芒岭村发展的300亩“铜禾+田鱼+鸭子”获得丰收,村民们在农历6月19日这一天,举办“烧鱼节”庆祝。
“在发展产业上,曾书记操了不少心。”石廷雷说,曾淑玲为增加村民收入,争取州政协补水泥、沙子、村民投工投劳的方式,硬化了河边200余亩田埂,引进8个标准化大棚种植西红柿、西瓜,动员村民种植中药材、茶叶。现在,芒岭村的蔬菜种植达到290亩、钩藤340亩、茶叶600亩、油茶100亩,产业发展日趋向好。
发展绿壳蛋鸡产业是曾淑玲着力推动的工作。2017年1月,曾淑玲获悉省政协计划在黎平、榕江两县发展绿壳蛋鸡产业,决定抓住机会。她与支书刘定朝等村领导边踩点选址、边向镇党委政府和州政协领导汇报。州政协主席文松波十分重视,多次前往指导,并安排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加上财政“一事一议”资金、扶贫资金、特惠贷资金共计140万元,成立了黎平县牧柳农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创建了占地420亩的绿壳蛋鸡养殖基地,覆盖贫困户51户171人。
在公司的发展上,曾淑玲和刘定朝开动脑筋,创新“三变”模式,按照“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联接贫困户,采取贫困户以土地和扶贫资金入股形式进驻基地,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入股变“股金”,贫困村民打工挣“薪金”,让贫困户走上“三金”道路,受到村民欢迎。
现在,芒岭和八柳两个村通过发展产业收入明显增加。据孟彦镇政府统计,芒岭村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99元,比2016年的7312元增加787元;八柳村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16元,比2016年的7426元增收790元。
“驻村干部的责任担当,就是真情为民,扑下身子办实事。”尽管曾淑玲患有“扁平苔藓”的口腔疾病,多处溃口脓肿出血,吃东西困难。但她驻村一年半中,竭尽所能为村民办好事实事,带领大家兴产业闯新路促发展,受到了芒岭和八柳村民们的爱戴,她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名政协人为民尽责的情怀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