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逾3000自然村寨受惠于乡村旅游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每到炎夏,成千上万的重庆等都市人群如同“候鸟”一般飞到桐梓县娄山关村,带热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吃饭、住宿一体化服务,外带藤编、豆腐干等特色产品,使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来自贵州省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的数据显示,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已突破3000个,覆盖贫困人口107万人。
有统计表明,贵州旅游资源60%以上分布在相对贫困的乡村。近年来,贵州把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为重要契机,深入实施旅游扶贫九项工程、“百区千村万户”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乡村旅游取得迅猛发展,实现了“井喷式”增长。
201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贵州省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明确要求确保在“十三五”期间,通过旅游发展助推全省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按此统一部署,贵州把山地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渠道,走出了一条以优质旅游、高效旅游、绿色旅游、满意旅游、智慧旅游为支撑的山地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
据介绍,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已突破3000个,有2422个贫困村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2万户、贫困人口107万人。去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亿人次,实现总收入1500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4.25%,旅游发展带动了29.9万贫困人口受益脱贫。
股份合作、务工就业、生产旅游商品等模式,有效拓宽贵州贫困地区农户的收入渠道,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促进贫困地区农村文明风尚培育,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贵州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旅游扶贫,正以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贵州脱贫的生力军。今年,全省旅游扶贫的目标是确保带动28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