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针线绣出农家美百姓富的生动画卷
——记黔东南自治州政协委员蒋秀菊
□黔东南州政协办
她是一位端庄娴淑、清丽秀雅的苗家妇女,也是一位敢闯敢拼、执着顽强的奇女子。她以赤子的情怀,努力传承和发展刺绣民族工艺产业,深入贫困村寨发放绣品和收购绣品,带动上千名农村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帮助村民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她致富不忘乡亲,常年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热心帮助贫困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她带领乡亲姐妹用手中的针和线,绣出了一幅幅农家美、百姓富的生动画卷。她就是政协黔东南州第十二届委员、政协第九届施秉县委员、贵州榜香郁苗绣服饰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蒋秀菊。
蒋秀菊从小生活在一个汉族聚居的村庄里,是一个被汉化了的苗家女。2002年,她嫁到了施秉县马号镇最边远的有着300多户苗族人的村寨。这里边远贫穷,很多老人都不会讲汉话,有的老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村子,走出过大山。为了与村里的人们交流,她开始学习苗语,学习苗歌苗舞,学习苗族刺绣……
2007年,蒋秀菊怀揣着用刺绣改变家乡贫穷的梦想,和亲人共同创办了榜香郁苗绣公司,带着家乡100多个姐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创业之路。由于务实肯干,诚信经营,很快就在本地和周边县打开了销路,赚到了她人生创业中的第一桶金。
经过蒋秀菊的艰辛打拼和精心经营,目前,榜香郁苗绣公司员工已达300多人,产值超过千万元。公司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她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份社会责任,没有忘记还处在贫困生活中的家乡父老。做好帮扶和公益成了她始终不遗余力的事业。2011年以来,她用自己的力量,积极推动苗族刺绣的传承和发展,带动了施秉及周边县一千多名少数民族贫困妇女创业就业,让她们从发展刺绣产业中增加收入,还给受灾群众、贫困职工、孤寡老人和孤儿带去温暖,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团结安定尽心出力。
2014年1月25日晚上,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镇远县报京侗族大寨化为灰尽,200多栋房屋也在这场大火中化为乌有,还有三四天就是春节了,灾民们却还蜗居在废墟中的简易帐篷里生活,蒋秀菊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帮助灾民们渡过难关并重建家园,她号召公司全体员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伸出援手,给她们送去了价值近3万元的生活物资,也送去了榜香郁苗绣公司全体员工浓浓的情意。施秉县马号镇黄古村张东英、张贵美两姐妹自幼失去双亲,家庭十分贫困,蒋秀菊为了能让她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于2009年春节把俩姐妹接到公司,负责她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令蒋秀菊欣慰的是,8年过去了,现在这两姐妹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双双考上艺校即将毕业,走上新的人生道路。到贫困村寨发放原料和收购绣品时,看到一些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孤儿和留守儿童,蒋秀菊也总是想方设法,给他们送去一些生活物资,让他们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
在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征程上,蒋秀菊以苗族妇女特有的眼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到脱贫攻坚的热潮中。她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积极参与“千企帮千村”活动,在贫困乡镇贫困村寨创建刺绣产业基地,以“公司+基地+贫困妇女”的生产模式,累计培训绣娘2000人次,带动和引领上千名苗侗贫困妇女创业就业,用她们的勤劳和智慧,生产出惊艳世界的产品,创造了指掌间的辉煌,改变了家乡贫穷的面貌。2011年,蒋秀菊经营的公司先后获得了“榜香郁”省著名商标,42个刺绣产品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建立的“榜香郁”刺绣管理体系获得了“ISO9001:2008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成为“十二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贵州省知识产权培育企业、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示范基地、贵州省妇女创意设计示范基地、贵州省巾帼示范基地、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三个一工程”特色产品、贵州省民营企业特色品牌产品、贵州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黔东南州刺绣基地、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百万青年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和“诚信企业”、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妇女之家”称号等。她本人也先后荣获贵州省“最美创新青年”、贵州省十大“最美青年”、“最美贵州人”、贵州省“甲秀文化人才”、“贵州省高级工艺师”、“中国优秀青年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贵州省第四届道德模范”、“贵州省十佳工匠”、贵州省“优秀春晖使者”、“贵州好青年”、“贵州五四青年奖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蒋秀菊的执着、勤奋,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也坚定了她永远跟党走的信心。2016年10月,蒋秀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同一年,她还被推选为政协第九届施秉县委员、政协黔东南州第十二届委员,在前进的道路上绽放精彩人生。
创业,是人生的一种探索和追求,有成功、有失败,它充满艰辛和泪水,更有奋斗后的喜悦。对于今后的目标,蒋秀菊说,她将以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政协委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团结广大农村妇女,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为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大美黔东南增色添彩,让美丽的青春在全州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发展中绽放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