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省乡镇卫生院建设
□高中毅
我省乡镇卫生院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
乡镇卫生院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大量医疗卫生服务、防疫、妇保等工作,在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我省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却不尽人意,乡镇卫生院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的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与困难。如医务人员积极性降低、业务量下滑、病人流失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基本药物目录无法满足乡镇卫生院就诊患者的需求
一是目前886种基本药物目录中,一些专科药物品种少。就连老百姓常用的清凉油、风油精都没有,一些特殊的药品更是没有,如精神麻醉药品等。一个“胆结石”或“肾结石”绞痛,乡镇卫生院对止痛治疗根本无法解决,需要转诊到县一级医院才能解决,这样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病人就医成本。此外,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利润空间小,造成了配送单位不愿意配送,甚至于无法配送,也就造成了乡镇卫生院用药连基本药物目录中药物品种都配不齐,也就因为药品的局限性导致乡镇卫生院相关业务难以开展,使患者被迫转诊上级医院就医,从制度上迫使老百姓小病大治,无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看病远的问题,也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二是基本药物采购过程中,采购平台设置不合理。目前政策允许与1-3家药品配送企业签订采购合同,但在具体采购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采购某一个药物时,在平台上点击一配送企业时,当时有该药品可供货,在第二次点击采购时候企业无此药品,但因药品采购相关规定,又不能在另外两家企业点击采购,在制度上形成垄断机制导致配送企业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差,导致该药品就此无法采购。
(二)医疗技术人才缺乏
一是乡镇卫生院人才数不足,人员编制严重不够。现阶段卫生院工作重、任务多,现有的在编医务人员工作根本安排不过来,必须要聘请编外人员工作,目前乡镇卫生院中临时聘请的医务人员占到在编人员的50%以上,所发生的聘请人员费用,全由卫生院自行承担,费用支出较大,严重制约了卫生院的生存和发展。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加大,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乡(镇)卫生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量不断增加,但在2009年以后一直未增编,乡镇卫生院人员没有相应增加,增编后所招人员都是一些年轻,低学历人员,学校才毕业又要考医师执业执照,很多人都难以通过,且大专毕业要先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后才能报考执业医师考试,这样周期就较长。有很多乡镇卫生院连执业医师都是靠以前评定的,这些人员学历低,基础不扎实,没有什么创新技术,难以适应当今医疗需求。
二是由于乡镇卫生院所处地理环境多数生活条件差,加上收入低和家庭方面的原因,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愿意在城市工作或待业,加上城市民营医院也多需要大量人才,有的就边打工边考试,在乡镇的都不安心工作,一旦有更好的机会就会选择调离,乡镇医疗人才难以留住,人才引进受到限制。
(三)医疗风险大、配套不合理
一是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增加,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有限,很多医生怕做、不敢多做,这样就得不到技术锻炼,技术也难以提高,有机会的也就选择调到上级医院工作,这样就能够学到更多知识,也可以提高待遇、照顾家庭。
二是虽然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现在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如很多医院配备了DR机、全自动深化分析仪、彩色B超等设备,但难以招聘到这一类似的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有人会操作这些检查设备,检查结果出来后也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能够处理。
三是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不足,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基本上是2008年左右建的,有的地方面积最小的乡镇卫生院建筑面积只有502m2,2014年底卫计整合了,但计生站房和卫生院用房距离较远,人员虽整合了,业务用房整合不了,导致卫生院的功能布局,业务用房达不到标准要求,根本不能满足卫生院的发展需求。
四是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现在很多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工资由国家财政全额负担,有的人就抱着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的态度,加上医疗风险大,稍有复杂疾病的病人就转上一级医院,绩效工资基本大锅饭,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改进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度要定期调整,适当增补药物品种,减少乡镇卫生院用药的不方便,切实尽量满足广大群众用药。要本着当地用药习惯,群众需要和特点,满足群众需求的原则(比如乡镇卫生院的降压药就严重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对一些常用药、廉价药,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尊重群众意愿和基层医务人员用药习惯,尽可能纳入目录。在采购基本药物平台进行药物采购时,所有药品都能在所签订采购合同的配送企业采购,即某一企业平台上采购不到的药物,可在另外两家采购。
(二)强化乡镇卫生院力量,增强其整体运营能力,推动其健康发展。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主导力量,而医疗技术管理水平和整体运营能力比较薄弱。为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落实国家医改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出台相应政策,推进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机制,鼓励优秀医疗专业人才到基层服务。比如,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以乡镇补贴形式,按职称、学历高低进行差额补贴,调出乡镇医院则取消补贴,鼓励其扎根乡镇卫生院服务。适当增加基层卫生院人员编制,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创造良好条件。聘请上级医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轮流坐诊指导,选派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培养人才。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在职人员管理业务水平。
二是加大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投入,使业务用房、功能布局合理。一般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要达到3000m2以上,中心卫生院面积要达到5000m2以上,才能满足发展需要和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岑巩县中意医院名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