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365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6-01

贵州力促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去年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元

  本报讯(记者 田锦凡)日前,贵州在2018数博会·大数据融合实体经济企业招商对接洽谈会上发布100个大数据相关业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规模达1688.66亿元。活动现场签署了19个总规模84亿元的投资合同。

  据了解,此次面向全球发布的100个项目是贵州今年第三批招商推介重点项目,主要聚焦大数据融合实体经济各个领域,包括大数据核心业态项目5个、大数据融合大健康产业项目8个、大数据融合工业项目26个、大数据融合农业项目3个、大数据融合现代服务业项目40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8个。

  近年来,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大数据企业从2013年的不足1000家增至2017年的8900余家,全年营收增速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1100亿元。2016年,贵州成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会贵阳获评全国“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引发全球大数据投资者纷纷关注。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去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分别为37.2%、23.5%,均居全国前茅。

  从大数据规划设计到产品应用,贵州着力营造先行先试、鼓励创新的发展氛围。两年前,李为冲辞去国际知名企业首席技术官职务,到贵阳创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很快就开发出自主可控的数据库,但新产品应用一度进展缓慢。贵阳带头“吃螃蟹”,在8家市属单位试用易鲸捷数据库。目前,易鲸捷已拿下多家世界知名企业订单,为国产数据库赢得了高端市场。

  推动深度融合,培育大数据产业体系是基础。近年来,苹果、高通、华为、腾讯及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等知名企业、重要数据资源项目先后落户贵州,满帮、白山云等一批本土标杆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如今,贵州已初步形成包括数据存储、清洗加工、数据安全等核心业态,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关联业态,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电商、大数据金融等衍生业态的大数据全产业链条。

  推动深度融合,拓展大数据应用空间是关键。贵州以大数据为牵引,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涌现,催生云链服务、智慧旅游、共享经济等新业态。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研发云分发、云存储、云聚合等“云链”系列产品,为客户定制高效的数据内容应用、交换服务,云分发关键技术可使页面刷新速度提高400倍。目前,该公司已拥有微软、小米、美团等300余家海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用户。

  推动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重点。贵州持续实施“千企改造”“万企融合”行动,助推一批传统企业加快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迄今,全省已有1600多户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完成技改投资逾1000亿元。去年,贵州邀请西门子、阿里巴巴、华为等全球111家大数据企业组成“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队”,为实体经济量身定制318个解决方案,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贵州航天电器公司就是通过定制方案,运用柔性智能制造模式,使产品研制交付周期缩短3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

  为使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有效,引导企业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贵州还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标评估体系,组织纳入全省统计基本名录库的企业开展融合发展水平、价值成效、特征模式、发展趋势等评估诊断。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建成10个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工业领域2个、农业领域4个、旅游领域2个、电商领域1个、金融领域1个,形成了较强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