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36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8-05-24

实施“巾帼脱贫行动” 服务农村妇女创业就业

——遵义市妇联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记者 蒋兴华

  近年来,遵义市妇联按照“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工作准则,以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为重心,认真组织实施“巾帼脱贫行动”,在带领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参与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作用和妇联组织独特作用。

  加强巾帼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准则,市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增加妇女致富信心,认真组织实施“巾帼脱贫行动”。

  脱贫攻坚,离不开就业。妇女规范就业,离不开基地示范作用。记者在遵义市采访了解到,为加强巾帼示范基地培育、创建和推荐力度,市妇联每年要创建24个县级示范基地、10个市级示范基地,扶持创建一批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综合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巾帼示范基地,基地引领广大农村妇女在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全市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妇联在全市共创建各级各类巾帼示范基地214个,其中“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个,“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4个,“省级巾帼示范基地”43个。这些基地带动2万余名妇女固定就业,解决近百万妇女季节性就业,人均增收1000元至3000元不等。

  实施“锦绣计划”“巧手工程”

  抓住省“锦绣计划”契机,突出遵义特色,着力于延伸农业和旅游产业链,力推遵义“巧手工程”,是市妇联的重要工作。

  2014年,市妇联出台《遵义市妇女手工产业巧手工程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预算585万元专项经费,以“搭建发展平台、打造特色产业链、创新产业模式、扶持龙头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和强化培训宣传”六大举措扶持妇女手工产业。与上海市妇联签订《三年帮扶行动计划》,上海市旗袍文化促进会与遵义市女企业家商会、遵义市播风雅韵旗袍协会签订《文化交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帮助遵义市开展女性文化交流与合作,帮助推广和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帮助遵义妇女手工产品在上海进行展示、销售。全市妇女手工企业从2013年初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368家、各类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商会)19个,带动1.3万余名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产值1.23亿元。

  发展家政服务业

  根据妇女实际情况,市妇联积极争取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蒲公英“家政创业小屋——黔灵女家政”公益项目,先后获扶持资金40万元。

  在持续开展“黔灵女”家政进遵义活动中,市妇联引导巾帼家政服务企业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市成立13家“黔灵女”家政连锁店,分布13个县(市、区)(余庆县也将于今年申报加盟),帮助8千余名下岗、失业、无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与此同时,市妇联还会同市商务局等单位牵头在全市开展了家政服务现状摸底、调研,形成《遵义市家庭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推动市政府出台《遵义市家庭服务业指导意见》。

  提升农村妇女素质

  记者采访得知,为提升妇女素质,市妇联认真落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龙长春关于“妇联组织要做好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全市农村妇女,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移民搬迁妇女中广泛开展“持家、发展、家教”三项能力提升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带动家人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操家理务、勤劳致富、教育孩子等能力,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增强农村家庭持续发展能力。该活动自2017年11月初启动以来,在遵义市、县、乡(镇)、村各级轮训全面铺开。目前,已集中培训基层扶贫干部3000余名,培训农村妇女4157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16311人,移民搬迁妇女2878人。农村妇女家庭面貌、精神面貌、生产生活面貌有了较大提升和改善。

  选树妇女典型

  通过典型引领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积极创业就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是市妇联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以来,市妇联开展了两届寻找遵义市“最美创业女性”评选活动,共有30人获“最美创业女性”称号、10人获“女性创业榜样”称号(其中,20名为农村致富带头),26人获遵义市“一次性创业奖补”。为推选20名妇女参加全国第二届“发现身边的女性创业之星”活动,5名创业妇女获“女性创业之星”称号,7名妇女获入围奖,展示了遵义女性良好素质和形象,该项工作获省妇联创新奖。除此,市妇联先后出资30万元与遵义电视台、《遵义杂志》、电影电视艺术协会等合作,为“最美创业女性”、全国“女性创业之星”拍摄专题片在电视台、妇联网站等媒体播出,营造了良好的妇女创业就业氛围。另外,举办了“巾帼脱贫行动”典型宣讲报告会15场,并发出《遵义市“脱贫攻坚·巾帼在行动”倡议书》,大力实施妇女小贷;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及回访活动并认真完成妇女小额贷款季度填报工作,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妇女小贷知识宣传,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创业妇女获得贷款,协助做好贷款发放、回收、贴息等工作。自实施小贷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妇女小贷10.1721亿元,扶持10000余名妇女创业就业。

  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帮扶广大妇女创业就业,市妇联表示,将实施“妇女素质提升工程”,明确提升妇女素质具体举措,全面开展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妇女健康和保健知识、亲子教育、妇女维权等培训,系统提升妇女综合素质;优化服务环境,为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提供绿色通道,优化融资环境,解决妇女创业融资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