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投诉热线公布多日却遭冷遇
贵州向营商环境“开刀”难题待解
□管 弦 兴 云
5月2日,贵州省政府向社会发布信息称,从即日起向营商环境“开刀”,重点整治行政审批、行政监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承诺兑现、政策落实及企业反映强烈等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公布投资投诉热线、举报邮箱,24小时受理企业和个人诉求。
此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成为热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投诉热线遇“冷”,截止7日并未收到一个热线电话。
点赞吐槽趋“热”
“我省的营商环境是‘火焰山不多、沼泽地不少’。”在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副省长、省产业大招商领导小组副组长卢雍政用这组词来形容贵州目前的营商环境,“火焰山”即轻了烫伤、严重了烫死;“沼泽地”即看起来有水有草有花很美,一旦踏进就会一点一点地陷下去。他表示,贵州将重点整治营商环境“沼泽地”。
“这些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整使政府获得资金很容易,有些人就此认为民营企业可有可无了。现在省政府向营商环境‘开刀’,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贵州省总商会副会长、贵州东太集团董事长姜流如是说。
与此同时,深受营商环境问题困扰的企业,纷纷在网上吐出“苦水”。“以前我们买了一块地,拆迁、三通一平了,专家委员会规划审查也过会了;但因为只十几亩,领导认为小了不给开发,说是要收回重挂,拖至至今十来年也没解决,影响了许多人。”一位网名叫“姚摇”的网友留言说。
“行政权力对涉民事件的认识与态度,才是问题的关键。政策对每件事的推动都很好,但执行往往会打折扣。”网友彭先生希望,执法人员在眼界、思路、执政力上来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
“各级政府官员和政府平台、公司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观念,不要私用公权力、吃拿卡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作为、乱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助推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一些企业家表示,有政府官员在执法行政中的法制观念不强,说一套做一套,定了招商引资协议让企业上钩、上船,待企业上钩后就一句话“我执行不了协议”,如此一来给双方都造成了严重损失。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打造竞争力,就是解放和释放生产力,这件事情不是小事情。”卢雍政说,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对贵州全省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实意义。贵州将聚焦问题,对“症”实施整治举措,力争通过3年左右努力,建成“门槛低于周边、服务高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同时,要把开放的大门打得更开、把门槛降得更低,更好地引进先进生产力、各种要素资源,真正实现动力变革、后发赶超。
卢雍政表示,贵州将持续不断地发力,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整治优化,绝不搞官政风、不做样子,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久久为功地让企业、市场主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投诉热线遇“冷”
5月5日、6日时值周末,记者拨打贵州省的24小时投资投诉热线,准备就热线开通后的投诉情况进行了解,但电话一直没人接听。7日周一早上08:54,记者接到该热线工作人员的回拨电话,告知截止目前投诉电话“一个都还没有”。
投诉热线已开通近一周,为何却遭冷遇?据了解,一边是众多企业对营商环境的各种吐槽,一边则是对一些现象的“敢怒不敢言”,皆因怕因此得罪了当地相关部门或领导影响以后发展。
有企业表示,贵州开展整治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并开通投诉电话、邮箱,对维护企业权益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让企业打电话投诉、反映还是比较难。如果企业打了投诉电话,所涉及的企业名称、投诉人、投诉主体等问题就曝光,这些隐私一旦暴露令企业很担心。这也是优化营商环境亟待考虑的问题。
卢雍政表示,要以便企利民为根本出发点,让国际化理念真正落地生根,解决那些企业和市场主体不方便、不满意且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直击痛点,针对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执行打折扣、行政审批时间过长及流程繁琐、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以权谋私、雁过拔毛、互相扯皮、不负责任、不敢担当、不讲诚信等问题重拳出击;拿出工作方案、确定整改时限,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典型案例“零容忍”,让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和人无处可躲。同时聘请营商环境监督员,建立健全“纵向贯通、配合联动、分级负责、高效办结”的投诉受理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完善新闻媒体监督机制,实行第三方评估,倒逼各地、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还公布了《贵州省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公告》,披露走访企业收集到的7个重点问题及整改措施。据了解,7个问题中就有6个涉及政府承诺不兑现或兑现难的现象。
贵州格森妮服饰有限公司所面临的营商环境,被例为7个重点问题之一。“力度很大、进度很快、态度很好,几天时间就协调完成了。”说起此次整改,该公司董事长叶森林感触很深:贵州这次的营商环境整治行动力度很大,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对企业、投资者保驾护航起到了很大作用。
据了解,今年出台的《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6个方面的整治任务,即开展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政务窗口服务质量、公用企业涉企服务、政府失信行为、政府涉企服务效能、第三方评估发现突出问题整治。
为此,贵州省纪委、省工商局同时发声表示,将从建立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优化企业办事流程等方面开展工作,确保营商环境得以提升。
贵州省纪委常委、秘书长、省监察委委员杨光杰表示,将在优化营商环境整治行动中加大监督检查、查处力度,开展明察暗访、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受理有关部门移送的公职人员在优化营商环境整治行动中不作为、乱作为、冷硬横推等问题线索,切实维护在黔企业、来黔企业的正当权益;严肃执纪问责,及时发现和处置涉及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问题;注重标本兼治,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强化制度执行刚性。
贵州省工商局副局长丁琨表示,将通过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创设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全省更大范围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制定并实施多项便利化改革举措等,在全省范围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
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表示,今后将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明察暗访、处理企业投诉举报等方式,定期集中通报影响全省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
截稿前,记者于工作日又分别在16:50、19:13、21:07三个时段多次拨打24小时投资投诉热线,仅在16:50有人接听;19:13、21:07两个时段拨打后则语音提示:您所拨打的电话号码是空号。看来要让热线“热”起来,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