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过量浓度的重金属对大部分生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所有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中以铅、镉为甚;贵州省是铅、镉等重金属的高背景区域,土壤中铅镉的含量普遍比其他省份高。为此,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民进省委通过提案《关于农村重金属污染土地控制的提案》建议——
严控我省农村土地重金属污染源
□本报记者 曾 丹
重金属污染危害严重
前些年,环保总局通报我省独山县某企业砷污染事件,让人们对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有了直观而深切的感受。
通报显示,该企业擅自将国家明令淘汰、闲置近2年的落后硫酸生产线投入生产。在当地环保部门明令停产的情况下,该企业于私自开工,生产过程中将1900吨含砷废水直接排入都柳江,导致下游部分群众相继出现呕吐、恶心、头昏、浮肿等症状。
“这是直接排放在水域的重金属,还有很多重金属已经渗透到土壤里了,危害大且时间长。”省环保厅的专家告诉记者,土壤重金属污染就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导致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造成土壤污染、农产品不安全以及生物体毒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矿山开采、金属冶炼、产品制造、电镀、电池、废气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置、污水灌溉以及使用农药、化肥等人为活动是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土壤重金属污染一旦形成,不仅会造成土壤自身能力下降,还会通过农作物根系被农产品吸收,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进一步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最终可能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退化。
“过量浓度的重金属对大部分生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所有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中以铅、镉为甚。”2017年,民进省委对我省农村土地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贵州省是铅、镉等重金属的高背景区域,土壤中铅镉的含量普遍较其他省份高。同时由于锌矿常和铅、镉等矿物伴生,部分地区也存在一定的锌污染。近年来,我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历史遗留的矿山问题进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矿山周围的很多农田长期以来可能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很多废弃矿山也被当地农民开垦为菜园。这些地区的农田中均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党派建言防控农村土地
2017年7月—9月,民进省委对我省部分农村的菜地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调研和采样分析,考察其重金属污染的情况。采样地区包括遵义、安顺、毕节等7个地级市的18个农村,其中既包括威宁草海周边、都匀匀东等为人熟知的重金属污染地区,也包括湄潭、凤岗等地区的普通农田。在对铅、镉、锌、锰、铬等元素分析检测后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调研结果显示,所调查菜地的铅、锰、铬等元素不存在污染问题,尽管铅的整体水平较高,也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类限定值范围之内,这几种重金属元素指标正常。而锌、镉元素整体水平较高,且部分地区存在污染,农田土壤质量不容乐观。18个不同的农田样品中,1份为中度污染,2份为轻度污染,其余15份没有重金属污染。
在毕节市威宁县羊街镇小河边村,民进省委调研发现,该地区所采集的土壤样本属中度污染。小河边村在威宁草海附近,早些年当地土壤冶炼造成当地土壤铅、锌、镉含量均较高。当地重金属水平较高,是我省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关注地区,虽然周边的金属冶炼活动现在已停止,但土壤的恢复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黔南都匀市匀东镇坝固村,民进省委调研发现,该地区属轻度污染地区,锌、铅、镉含量均较高,尤其锌的含量最高。据公开资料,都匀境内地下矿藏有铅锌矿等,匀东镇坝固村也是长期以来环境监测重点关注的区域,当地的铅、锌、镉等重金属元素均存在污染,曾有文献报道当地的矿区附近重金属超标数十倍。目前,当地矿山多已关停,但周边农田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仍不容乐观。
“我省的铅、镉、锌等重金属元素的平均水平较高,且由于区域内矿山分散以及历史上的土法冶炼问题,导致部分地区的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民进省委在调研报告里指出,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以及当地农民对于重金属污染的认识不足,矿山附近已受到污染的农田部分仍在种植粮食和蔬菜等作物,甚至在很多关停、废弃矿山周围开垦农田,种植粮食、蔬菜,饲养牛、猪等牲口,这无疑增大了当地居民重金属摄入的风险。
通过调研,民进省委建议:
——加大对农村土壤中铅、镉、锌、锰、铬等重金属元素危害性的宣传,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避免其在污染严重的土壤上种植稻米、蔬菜等作物或饲养牛、猪等牲口,逐步减少重金属在粮食、蔬菜中的流通,进而降低当地居民重金属摄入超标的风险,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对于污染严重的地区,有关职能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专家对重金属污染地区以及产业园区土壤中的铅、镉、锌、锰、铬等元素的环境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精准扶贫”的模式,帮助生活在受到污染地区村民的脱贫致富;对于风险评估中,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且不合适人居住的地区,有关职能部门应在及时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异地搬迁的形式,帮助村民远离污染源。
贵州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近年来,我省环保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加大了法律检查力度,增强与法院、查察院的连接合作,构成协力,严打重金属情况污染行为。”记者在省环保厅了解到,我省环保部门对重金属企业产物产量虚报行动展开了严打行动,积极建立电镀行业等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稳步推进三级环保部门情况监测、监控、监察体系,重金属污染风险防控能力得以极大提升。
据悉,近年来,我省关停裁减百余家涉重金属落伍产能企业,以“铅、汞、镉、铬、砷、锰、锑”7个元素为防控重点,出台了《涉重项目重金属排放总量“等量置换”和“减量置换”审核计划》,对没有明确总量根源的新建项目一概不予同意建立。
我省规定,将严格审批排放污染物为镉、汞、砷、铅、铬、锰、锑、铊的项目,在开展情况影响评价时,要添加对泥土情况影响的评价形式,并请求建立单位提出防备泥土污染的详细办法。
我省还规定,从今年起,有关部门要与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煤炭、化工、焦化、电镀等重点行业企业签订泥土污染防治义务书,明确相关办法和义务,并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