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科技为引领,大力发展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欲将“黔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实现企业的新跨越。与此同时,公司通过GAP规范化种植药材既带动种植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也保护了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引擎推动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
——访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斌
□本报记者 张 洁
“创新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斌表示,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给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无穷的信心。作为贵州中医药制药企业,威门药业要把十九大精神学好,用活,以科技创新来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
威门药业是一家集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中成药、直接口服的中药饮片、保健品、保健食品的集团化企业。在董事长梁斌的带领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于2014年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新三板双成分指数股、创新层医药龙头股。
今年年初,威门药业“中药 6 类新药杏地咳喘宁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项目获得国家卫计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第一批课题立项。预期开发出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六类复方制剂,为广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一种优质、安全、有效的中成药。
“建立一个一流的医药企业,这种一流的药企是指一流的产品、质量、技术、品牌,而不仅是盈利的多少。”在梁斌心里这一直是他的梦想。为此,他一直与威门在践行自己的梦想。
创新中医药产业主导作用
在梁斌看来,中国中医药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2015年10月,屠呦呦因‘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明中医药文化逐渐得到国际的认可;2017年7月1日,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些事实表明,我国中医药产业振兴将不再遥远。”梁斌说。
“为了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我们近年来对西药做减法,中药做加法”。梁斌介绍,作为中国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贵州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威门药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研发创新,连续多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截止今年10月底,威门药业及全资子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达到40余项,仅今年就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贵州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贵阳市知识产权工作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威门”及“Warmen”等商标均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今年成功入选“2017 年度贵阳市知识产权贯标试点企业”。
除此之外,梁斌介绍,早在2014年,公司的拳头产品热淋清颗粒就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热淋清颗粒是以贵州苗药头花蓼为原料制成的单方制剂,适用于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肾盂肾炎、妇科炎症、性病及性病后遗症等,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版),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核心发明专利16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热淋清颗粒不仅成功入选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 年版)》,还入选了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发布的《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T/CACM011-2017),(推荐强度:强推荐使用;证据级别:B)。
目前,正在开展 “热淋清颗粒IV期临床试验”,梁斌说,“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热淋清颗粒的安全性、有效性,明确作用优势、指导合理用药,将“热淋清颗粒”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黔药”,使之全面走向国际市场”。
如今企业虽然发展顺风顺水,但在梁斌心中,这些还远远不够。不论在外面参加各类会议发言,还是在公司内部,他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抓住机遇发展大健康产业。未来几年,威门药业将坚持“大力发展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的主基调和“一体两翼一支撑”的发展主战略,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一体”,主要围绕贵州道地中药产业链进行扩张,全速推进以热淋清颗粒为首的苗药产业发展,加速新产品研发及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两翼”,两家全资子公司将借助贵州中药材资源优势,将贵州道地药材铁皮石斛、大方天麻打造成享誉国内甚至国际的高端保健品品牌,不断延伸大健康产业链条;“一支撑”,构建“互联网+”新型营销模式,创建电商平台,布局药店终端渠道,建成多元化销售网络,实现公司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
构建中医药产业新业态
说到威门药业未来的定位和发展,梁斌表示,“大健康产业作为贵州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一个重要的支撑,包括了医、养、健、管多个方面。未来公司发展的路径,就是大力发展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全面布局一产、二产和三产。”
梁斌认为,“药材好,药才好”,通过道地药材的种植,真正能够实现绿色发展,也能够带动脱贫致富,能够保护生态。“在10多年前我们就开始苗药头花蓼的GAP药材种植,到现在我们已经发展了2万余亩;近几年我们又打造了天麻和铁皮石斛的良种繁育基地。二产,即药品、保健品的生产。三产打造养老养生园。”
梁斌介绍,威门药业一直以来的做法是,一产、二产和三产,抓中间促两头。抓住二产药品、保健品研发生产,促进一产种植和三产养生养老产业发展。
在他看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在预防、治疗、康复三个健康环节里面,除了治疗以外,中医药在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方面将大有可为。现在亚健康人群很多,这一块的发展没有天花板。如云南白药做药的时候只有20多个亿,做大家用的东西就可以做到50个亿、80个亿;10多年前王老吉当药卖的时候只有1个亿,当快消品卖的时候它可以卖到几百个亿。在中药保健这个领域大有可为。
“在此基础上,威门药业把铁皮石斛、天麻做成鲜铁皮石斛粉、鲜天麻粉。用现代的科技,零下70℃冷冻干燥技术把传统的道地药材制成新型的饮片。在这样一个重视健康,重视预防的社会环境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量非常好。在预防、治疗、康复三个环节,我们抓两头促中间,抓预防、康复促进中间治疗药品的发展。”梁斌自豪的告诉记者。
他说,近年来威门药业以中医药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一手托起了整个产业的发展,既保证了大生态的良好发展,又通过药材种植及养生养老三产真正带动精准扶贫。威门药业用大健康,一头担起大生态,一头担起大扶贫,这将对贵州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1年前,威门药业成立的时候,我们是想怎么找到一个好产品,怎么样用我们的产品解决泌尿系统患者的痛苦。20年后我们还是坚持用“为人类的健康奋斗不息”的初心服务广大消费者。“不忘初心,感恩奋进”,梁斌表示,“我们将一直沿着这个梦想,一直坚守这个底线,以科技创新去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最后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