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芳分享“茅台方法”:党建为企业成功转型提供源动力
“茅台要以最好成绩、最佳状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贵州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在接受专访时,掷地有声地说出了这句话。
针对茅台集团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李保芳如是分享“茅台方法”:“近年来,我们感受到了很强的获得感,主要是茅台成功实现转型、进入新的上升周期。党建工作正是茅台转型的思想源动力和指导方法。”
风正强魂:党建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对提问,李保芳斩钉截铁地说:“‘茅台经验’或‘茅台方法’,总而言之要体现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姓‘党’的重要性,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扎实且鲜明地突出重点,体现茅台的自身特点,严格要求自身;国有企业还应该意识到,党建提供宏观方向上的指导思想,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茅台集团党委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省委、省国资委党委有关工作要求,“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党建工作有声有色、有序有效,形成了党政“同心谋事、齐心干事、一心成事”的良好局面,为茅台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推动企业取得了“逆势而上、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以业界独特的“茅台现象”树立了引领行业持续向好发展、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的“茅台形象”。
抓好思想引领。坚持学到深处,通过党委会议、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引导全体干部员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善于学到新处,通过“国酒茅台名人讲坛”“530创客空间”等,创新学习平台、拓展学习领域,不断激发谋事干事、创业创新热情。同时,着力提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微博的收视率、发行率,注重与国内外媒体交朋友、强合作,全面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形成线上线下、传统现代相融的传播效应,积极宣传党的声音、讲好茅台故事。
把好方向方法。按照“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要求,致力于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落实。首先,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和省委的新理论、新要求、新部署,贯穿并贯彻到企业改革发展始终,与时俱进地契合中央和省委精神,实现“同频共振”;其次,坚持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互相交融、互促共进,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此外,以上率下、从上到下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工作定力,坚持“目标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充分发挥党群部门、基层党组织作用,推动群团组织从党建工作的“配角”转换成“主角”,切实提高广大党务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实现各级组织抓党建的意志、水平保持“同频共振”,加快形成“大党建”工作格局。
用好激励约束。始终以全面从严要求管党治党,不断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发展环境。用“清单”督“责”,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配套制度,拟定《责任清单》,实行党建工作“全纪实”管理、“全过程”考核,定期晒出成绩单、晴雨表,促使各级党委(支部)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用“制度”束“权”,深化子公司专职监事会主席兼任公司党建督察员、子公司监事会工作规范等制度建设,整合党内监督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监督,不断探索完善新形势下国企监督体系。推进物资集中采购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强化过程管控,防范廉洁风险。
做好工作保障。深化“1+3”党建工作专职效应,充分发挥分管负责人、专司党务工作者主动性和实效性,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强化专职队伍力量,认真梳理党务干部配备情况,科学设定比例、明确具体数量,按需配备党务干部;持续加大党务干部交流力度,通过交叉任职,培养既懂党建、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始终坚持专项设立、专款专用,按需足额安排党建工作经费。
酒香立身:企业成功转型创造“茅台现象”
“茅台要转型的决策是正确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李保芳说,茅台之所以能成功实现转型,得益于中央宏观政策支持、指导及引领,得益于企业在党建方面打下扎实基础、结合自身特点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始于2012年,中国白酒出现断崖式下跌,整个行业都在探寻突破口,茅台也不例外。
正当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把“组建‘大茅台’集团,促进茅台集团向千亿元级企业发展”作为加快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一大重点任务。
2013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到茅台集团视察时,提出了“三个转型、五个转变”的战略要求。
2015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把十八届五中全会后调研的第一站选在茅台,指出“‘打破’才能出生机,创新就会有前途”,为茅台如何应对新挑战指明了方向。
李保芳回忆说:“有这些顶层设计指导和引领,加上企业在党建方面的经验和总结,茅台得以进入新的发展上升周期,转型成为今天的样貌,实现了竞争力更强、抗风险能力更强、消费市场更宽广、消费团队不断扩大、发展后劲更充足、综合实力更强大。”
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及企业总结自身党建经验形成的“茅台方法”,倒逼着茅台加快转型升级,销售逆势增长、连续4年不降反升。
从2016年开始,该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10%以上,实现了新突破。今年上半年,该集团销售收入首次在半年内突破3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5.2亿元、上交税收142.2亿元;全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600亿元,利润总额可达300亿元、上交税收可达200亿元。
“现在,茅台一年的产量是5000多万瓶,全国约有3.5亿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每年只喝一次、一次只喝一瓶,那也要3.5亿瓶茅台酒。”李保芳说,近几年茅台还积极拓展国外市场,2013年至2015年,茅台酒及系列酒年均出口复合增长率为18.9%,去年以来出口营收增幅高达40%以上。
他举例道:“比如茅台系列酒,今年茅台营销工作很大的亮点是酱香系列酒实现‘量效齐升’,已基本与茅台酒形成‘双轮驱动’发展格局。相比茅台酒,酱香系列酒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打破过去的思维观念、营销方式,以‘同心谋事、齐心干事、一心成事’等思想为理论指导,专门研究部署、采取多种举措推动系列酒发展。”
根据党建思想指导及经验总结,茅台首先完善系列酒公司领导班子,委派一批有能力的干部,并广泛吸纳营销人才;其次是做政策,给予允许系列酒3年亏损的政策支持,力度可谓空前;三是定目标,制定系列酒3年发展目标,即2016年系列酒销量占茅台酒销量的50%、2017年系列酒销量与茅台酒销量持平、2018年系列酒销量超过茅台酒销量。
思维观念转变带动工作模式创新,也带来了酱香系列酒发展。今年1-8月,茅台系列酒销售近2万吨、销售收入约40亿元,较去年同比分别增长161%、237%。从目标看,年内系列酒销量与茅台酒销量不仅可实现持平,甚至可超过茅台酒销量;从经营水平看,目前系列酒已赚8000万元。
在成绩与荣誉面前,李保芳始终严谨前行、思路清晰:“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就,应该注意的是,系列酒下一步发展方向是加强管理,还要解决诸如消费者培育、单品规模有待加强、品牌塑造仍需下苦功夫等市场体系里的薄弱问题。只有不断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系列酒进入下一个发展期。”
如今,茅台的品牌影响力更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去年,贵州茅台酒以2756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榜首,其股票总市值已超7000亿元,占19家中国白酒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半壁江山,成为全球股票市值第一的酒类企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人和成事:“人心”是最大业绩齐心做强做优茅台
身为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对员工的党建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他强调:“茅台集团作为新时期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实体经济的重要典范,始终把凝聚人心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总引擎,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体干部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把‘人心’作为最大业绩,持续加强党员干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沿着党指引的方向稳步前进;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砥砺奋进、扎实工作,确保早日实现‘千亿’目标,为贵州‘2020年千亿企业零突破’贡献力量。”
党建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思想源动力,也是转变员工思维方式、改进员工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指导。茅台集团深谙此道,对员工的培养从未放松。仅以2016年茅台党建工作为例,即可看出“用心良苦”:
强化理论学习,创新形式保证学习效果。制定各级组织、各层级领导干部和员工重点学习内容,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标杆,引领公司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员工认真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专题讲座、道德讲堂等形式,组织干部员工集中学;通过开展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学习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党员领导干部真学、真信、真懂。各级党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全年不少于4次,中心组成员和广大干部、党员每月自学不低于8小时,全年至少撰写1篇学习心得,做到学习有台账、有记录、有内容,确保学深、学透。
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及时总结“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经验和成果,对照“问题清单”切实整改落实,巩固和拓展整改成果、防止作风反弹。按照“三项要求”,统筹推进“四个阶段”九项工作,以建“六型”机关、做“六型”干部为抓手,集中时间专项整治“庸、懒、散、慢、拖、瞒,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实现“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目标任务。坚持以上率下,确保“第一责任人”履职到位;统筹抓好配套服务,健全配套制度、完善硬件设施、改善服务条件;坚持上下联动,强化专项监督;以专项测评增强实效,以健全制度巩固成果,努力形成“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造势,确保实现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水平明显提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基层满意度明显提升。
创新工作机制,多维度引领员工建功立业。将“师带徒”活动作为重点工程抓常抓好,立足长远、建立体系、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规范程序,注重传帮带效果检查考核,着力培养一代又一代能传承工艺、坚守质量、善于创新的技术人才。设立大师工作室、技能鉴定站,启动“国酒劳模”评选工作,把评选劳模与树立“匠人”有机结合起来。狠抓精工细作、深挖奉献精神,完善劳模管理机制、搭建劳模施才平台、落实劳模工作待遇,建好“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效应,推动劳模上讲堂,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培养劳模文化,引导广大员工见贤思齐。打造“国酒青年创客咖啡”,搭建创新型青年创意、孵化平台,引导青年员工创业创新;为“创客”提供必要条件,完善激励机制、落实经费保障,以“创客”工作推动“五小”活动深入开展,凝聚青年力量助力公司改革发展。加大成果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激发青年员工智慧,引导广大青年谏言献智出力。
采访接近尾声,李保芳语重心长地说:“茅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党的正确路线、指导方针、有力政策,仅靠自身发展,茅台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茅台60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始终持续向好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员工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推动‘国酒’茅台做强做优做大做久,为贵州经济发展多尽责、多出力、多担当。”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