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46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0-24

  开磷控股集团把实施新《环保法》,贯彻贵州省实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常抓不懈,成绩卓著。

  为进一步加强集团环保管理工作,充实安全环保部环保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完善《控股集团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控股集团环保工作检查考核办法》《控股集团三废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

  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以及省政府关于开磷环保专题会要求,控股集团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研究部署环保工作,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三废”治理及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环保治理工作。控股集团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研,研究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的措施办法,明确治理目标、进度、责任和要求,确保环保工作持续有序推进。

注重安全环保齐发力 打造知名品牌展丰采

——贵州开磷控股集团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成果丰硕(3)

□向颖 本报记者 王 曼

  找准污染目标 抓好重点整治

  加大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按照《贵州省水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要求,开磷集团加大环保治理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息烽河、洋水河及乌江34号泉治理工程。

  一是通过加强乌江34号泉深度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加强设备故障的维检修保障、增加中和池沉渣回抽泵、制定运行管理考核办法等措施,目前系统在涌出量5000立方米/小时以内能稳定运行,处理后外排水总磷含量控制在15毫克/升以内。省委书记对乌江34号泉治理工程治理效果给予肯定。

  二是贵阳化肥公司在实施乌江34号泉治理工程的同时,着眼于源头治理。分别采取区域地质调查、物探、针对性的打孔钻探等措施。最后通过对钻孔地下水的水质分析以及抽水实验最终确定流经渣场地下水水量和径流位置。

  三是针对息烽河水质不能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的情况,开展区域水环境防治工作。对贾家堰渣场进行综合整治,彻底停用该渣场,实施覆膜植草绿化整治,从源头解决该渣场渗漏对息烽河的污染。

  四是大力推进洋水河污染综合整治。查找矿肥公司污水渗漏点后进行收集处理;在确保矿业总公司920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建设沙坝土矿段和东800矿井废水治理设施;解决洋水河周边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投用,使进入乌江的水质指标得到改善。

  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得力。

  为了如期完成息烽化工园区“三废”治理工作,实现小寨坝片区大气环境明显好转,集团组织专家充分论证,制定整治方案:

  一是本着正常高效运转、提高技术水平、严格管理考核的原则,通过对现有环保装置设施认真排查梳理,制定环保设施恢复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并严格督促组织实施。

  二是加强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和应急联动。根据小寨坝工业园区及生产工艺所产生的特征污染物,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建设了3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对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PM10、PM2.5、硫化氢、氨、氟化物及气象五因子实施在线监测;建立小寨坝片区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警系统和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生产应急预案,确保片区空气环境不恶化。

  三是开展园区和项目跟踪评价。对息烽化工园区规划环评进行现状评估;对园区内重点排污项目进行后评价,对所有排放源及排污口进行监测,对环评执行情况及工艺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实施相应的治理措施。

  四是以新代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总量减排。建设10万吨/年全水溶性磷酸二氢铵装置配套15万吨/年含中(微)量元素NPK全水溶性高效复合肥装置,通过设计改进完善尾气洗涤设施,每年可以减少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400.23吨、粉尘115.6吨,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废渣堆场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渣场建设。贵阳化肥公司对渣场进行覆膜防渗,建设贾家堰渣场周边截水系统;实施交椅山渣场已超过覆膜标高区域的渣场防渗工程,强化现有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的运行。

  二是积极解决龙井湾渣场渗水地段铺设防渗管引流、对底部地下采空区进行磷石膏充填、采取降台阶方式降低堆存高度、实施皮带延伸走向施工和调整磷石膏排放方向等措施,降低和减弱安全和环保风险。

  三是定期开展渣场周边地下水监测,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分析解决,逐步实现标准化渣场建设。

  四是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主要途径为矿山充填、磷石膏砌块、建筑石膏粉、生态复合板、改性磷石膏公路基层材料。通过努力,2016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量达到328.8万吨。

  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分明。

  集团安全环保部门牵头,依据息烽化工园区“三废”治理工作方案和整治计划,实行以周为单元的项目进度督查,并在公司内部通报,确保环境整治按计划有效开展。

  集团组织开展环保考核6次,对5个主要生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按月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责任人月度工资收入挂钩。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推进环保管理工作持续有序开展,“三废”治理取得新进步。

  2016年,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总支出48732.562万元,环境保护设施总投资31953.827万元。当年,企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584.19万吨,废气排放总量349.78万立方米,磷煤化工生产废水“零”排放,矿山废水排放总量652.32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0吨、0吨、2314.965吨、191.97吨,下属各子公司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部控制在与地方政府签订的减排目标责任书以内。

  夯实安全基础 促进科学发展

  开磷集团是集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于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

  2016年,面对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磷集团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安全发展,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坚持“科技兴安”、“依法管理”的安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开磷集团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不断地总结、完善和持续改进,提炼升华了独具特色的安全管理理念、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负责、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和“一个理念、一个原则、两个体系、两个方法”的安全生产管理运行模式。

  2016年,开磷控股集团矿山百万吨死亡率、亿元工业产值死亡率均低于国内同行业水平,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未发生一般设备事故及以上事故。

  集团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2016年,开磷控股集团共提取安全生产费用9520.15万元,使用8873.41万元。

  开磷集团坚持不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查隐患、落规程、反三违”工作。坚持以季度、月度安全生产综合检查,节假日、季节性的安全专项检查的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及时排除,并将检查的情况以安全检查通报的方式在内部局域网上公布。

  2016年11月,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分组对磷煤化工片区、矿山片区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同时接受国务院安委会、贵州省安委会以及贵州省国资委组成的专业督查,促进和提升控股集团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针对国内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各单位结合实际,按照统一部署的原则,组织开展防地质灾害、老旧危房、密集人员作业场所、电梯、起重安全管理等一系列专项安全检查活动,确保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矿山安全标准化升级创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在巩固马路坪矿一级标准化的基础上,统筹规划青菜冲矿、用沙坝矿、沙坝土矿标准化升级工作,现场作业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控股集团配合地方政府完成了2016年度全省非煤矿山现场会承办工作。

  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调整下发了重大危险源目录,实行分级管控。强化技术检测监控手段,定期对输氨管线、压力管道、压力容器进行检测;加强对炸药库、硫酸罐区、甲醇罐区等重大危险源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推进QHSE管理体系运行,将风险预控的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集团上下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全员执行、齐抓共管的安全风险管控格局。

  开磷集团所属矿山均获二级及以上标准化企业,其中马路坪矿获一级;塑料包装公司获工贸行业二级;化工生产单位均获三级。

  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

  2016年,开磷集团进一步完善了《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下发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办法》,调整季度、月度及日常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不断制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单位和部门相应的安全职责、工作程序和标准,进一步健全科学、规范、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切实做到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集团组织实施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扎实推进。“三项岗位人员”、“专业技术讲座”、“应急救援知识”、“安全警示教育”、“从业人员”等一系列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分级分类,富有成效。全年举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5期213人;安全教师培训2期145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1579人;从业人员培训165期8113人。

  各单位认真抓好新入职人员“三级”安全教育、转岗复工人员以及违章待岗人员的教育工作,切实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月”,集团开展了“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和“安全随手拍”摄影作品征集评选活动。贵阳化肥公司、塑料包装公司等单位还组织开展公司领导和管理人员安全承诺签名、一线班组职工安全誓言宣誓、观看警示教育片、历年事故案例学习、举办安全警示漫画展、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职工家属安全开放日、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安全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

  开磷控股集团及各单位分别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组织演练并不断总结完善,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和意外灾害事故的发生。

  开磷集团应急救援中心(贵州省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息烽基地),坚持开展岗位练兵和应急备勤值守工作,为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企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效保障。2016年8月22日至25日,该中心组队代表贵州省参加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竞赛,获得团体优秀奖和“管线带压堵漏”科目“三等奖”的好成绩。矿山救护队通过贵州省安监局组织的2016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工作。按照要求,完成企业和地方安监部门安排的救援抢险任务。

  全力以赴攻关 打造开磷品牌

  开磷始终如一地坚持产品质量的传承和实践,坚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以贯标认证为契机,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建立质量创新机制;以专业化管理为措施,提高产品的质检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循环经济,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国家标准为基本要求,以用户标准为根本要求,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以客户的满意为目的,坚持优质的售后服务,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古训落实到确保产品质量各项工作与行动之中。

  “开磷牌”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过磷酸钙、普通过磷酸钙、复混(复合)肥等主要产品先后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资品牌”,“开磷牌”重过磷酸钙获得“中国名牌”的荣誉,“开磷牌”商标被评为“贵州省十佳著名商标”,通过澳大利亚检验检疫局(AQIS)出口商资质认证。先后被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了“全国农资流通行业3A信用企业”、“多彩贵州100强品牌”和“多彩贵州十大品牌”。

  为让更多农民了解科学用肥,把庄稼种好,开磷农化服务人员加大走访农户、普及科学种田知识力度,把售后及农化服务推向基层乡村。通过在村镇举办夜场会、化肥科学施用示范田观摩等活动,一对一地解答农民的疑难问题,向农民朋友宣传推广开磷“不染色的植物养料”,将最优质的绿色环保肥料普及给广大农民。

  开磷质检公司作为按照国际标准ISO/IEC17025运行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前列,特别是在磷煤化工产品检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在国际、国内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检测数据得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60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开磷集团各类工业产品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等,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经检测分析,磷复肥产品完全达到GB/T 23349-2009《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的控制要求。开磷集团从未发生产品安全事故。

  为了履行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开磷集团率先并始终坚持生产不着色的磷酸二铵,同时在磷复肥生产环节对磷矿石伴生元素氟、硅、碘进行提取回收利用,将主要原料中重金属含量作为评价供应商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从而限制和减少磷复肥产品中富集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

  日本,是一个对重金属检测要求十分苛刻的国家,其对进口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河北吴桥有一位种植户,名叫李炳芹。她一直种植中草药并希望自己种植的中草药能够走出国门,然而连续多次因重金属(重点是重金属砷)超标,出口受到限制。2014年李炳芹从其他农户那里认识到了“开磷肥”,通过到现场了解,她认识到开磷是优质的磷矿资源企业,开始选择使用开磷肥料种植中草药。让李炳芹兴奋不已的是用开磷肥种出的中草药不仅品质优,而且相关的重金属指标均低于出口标准,令她十分欣喜。“用开磷肥种出的紫苏叶其各项指标均符合日本出口各项指标规格。”她向记者如是说。这极大地增强了李炳芹种植中草药走出国门的信心。

  后来,其种植的中草药,不仅受到日本商人的欢迎,还远销东南亚各国,开磷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品牌。

  开磷肥,用健康、安全、绿色、环保的品质,在国内,在国际,又一次次为自己作了很好的品牌形象代言。

开磷大水工业园大景

工厂一景

安全应急演练

开磷磷石膏新型建材产品线

开磷生产不染色的植物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