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240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10-12

维多利亚湖的美丽与忧伤

  维多利亚湖 (Victoria Nyanza)位于东非高原,它的大部分落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两国境内,是乌干达、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三国的界湖。

  维多利亚湖介于东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间,居于裂谷间浅宽盆地的北部,赤道横贯其北部。在非洲的三大湖泊——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和维多利亚湖中,前两者是东非大裂谷断裂时形成,属于断层湖。维多利亚湖则属于构造湖,是因地壳运动使地面渐渐下沉而形成的浅的集水盆地,因此她也是三大湖中最浅的一个。与世界第二深湖坦噶尼喀湖的平均水深700米相比,维多利亚湖的平均水深只有40米,相形之下实在是太逊色了。好在该湖水域面积高达69400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湖泊,仅次于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位居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忽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塔噶尼卡湖是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湖;而阿萨尔湖是非洲最低、世界第二低点。

  庞大的老二维多利亚湖常年有卡盖拉河、卡唐加河、马拉河等众多河流注入其中,湖的唯一出口是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在那里形成里本瀑布,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著名的尼罗河支流白尼罗河就发源于此。

  维多利亚湖中多岛屿群和暗礁,岛屿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其中以斯皮克湾北面的乌凯雷韦岛(Ukerewe)最大,该岛高出湖面200米,岛上人口稠密,长满树木。美丽的潜台词是致命诱惑,危险常常拥有一张温和的脸庞,在维多利亚清澈美好的水面下,隐秘着诸多的暗礁。

  可是,和生存比起来,危险最多只能算作改善寡淡生活的调味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的维多利亚湖畔的渔民怎么能因为暗礁就放弃捕鱼呢?男人一定要有点坏才更吸引人,女人亦然。当然,“坏”的前提必须是要足够好。维多利亚的好体现在她出产200多种鱼类,且以鲈鱼和罗非鱼为盛。据说一条尼罗河鲈鱼重量能超过45千克,还曾有纪录达到94千克,真是重到嚣张。

  令人堪忧的是,维多利亚湖的生态系统正逐渐恶化。尼罗河鲈鱼(Lates niloticus)在1950年代被引入湖中,原意是增加湖区渔业的产出。鲈鱼的高产确实改善了渔民的生活,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数百种当地特产物种因此而灭绝。

  维多利亚湖区几乎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众多渔村环湖分布,沿岸方圆80公里内居住着数百万人,几乎全操班图语的除了鲈鱼和罗非鱼,湖中还有很多鳄鱼和河马。

  当年,大不列颠横扫世界,日不落帝国之锋芒几可灼伤上帝之眼,致使世界上以英女皇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的景点和建筑不胜枚举遍地开花:香港的维多利亚港、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大瀑布,数不胜数的维多利亚大教堂,甚至世界上第二大淡水湖都要以这个女人的名字来命名: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有着大海一样的胸襟与气魄。平静时,它像一块镶嵌在非洲大地上的蓝宝石;风起云涌时,雪浪排空,惊涛澎湃,犹如亿万面“达姆达姆”非洲鼓在擂动,非洲人称它为“尼亚萨”。关于该湖的最早记载来自往来非洲内地的阿拉伯商人,1160年代,一张名为Al Adrisi的地图明确标注了维多利亚湖的准确位置,并将其标为尼罗河源头。阿拉伯人称此湖为乌凯雷韦。

  1858年,英国探险家约翰·汉宁·斯皮克(John Hanning Speke)在寻找尼罗河源头时到达这里,面对这片宽阔宁静的水域,他以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命名了此湖。

  你觉得“朱莉安娜”会是什么?

  一个美女的名字?或是一个美好的旅行目的地?

  我敢肯定,你肯定会这样认为。

  但,实际上她是一种疾病的名字,而这种疾病最初被叫做“苗条病”。

  “苗条病”最早起源于维多利亚湖上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1984年12月,这种病扩散到维多利亚湖周边的大片区域。之所以被冠以如此美丽的名字——朱莉安娜病,据说是因为当地的妇女与乌干达商人进行易货贸易时,会用性服务交换印有朱莉安娜图案的漂亮布料。得此病的妇女会先染上严重的腹泻,不久便衰竭而死。事情发展到次年,某日,数十名男女患者于同一天到达该地区主要的城镇布科巴的一家医院,他们全都或直接或通过自己的丈夫从该城的一名酒吧女郎那里染上了“朱莉安娜”病。这种病来势汹汹,医生对其毫无办法,令老百姓闻之胆寒,畏之如虎。

  1985年初,CDC证实:所谓“朱莉安娜病”就是艾滋病!

  而维多利亚湖的周遭,乃是艾滋病的源头和最早流行地区。

  风流,是死亡的诱饵。

  欲望,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负担。

  (据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