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2128版 当前A4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8-17

穿云·挂壁在太行

——自驾南太行“险”游记

□文/图 田 琦 卢 霞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一个公路自驾梦,那种公路上无忧无虑的追寻感和无拘无束的洒脱感让人对这种旅行方式欲罢不能。一辆车,一条路,人在途中,心随景动,哼着Bob Dylan的《Blowing in the wind》,车轮上的故事就此开始。


从重庆出发乘坐华夏航空直飞长治后,华夏航空已为我安排好车辆,办完手续即刻展开一段“霸气”自驾游。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作为自驾、摄影双重重度爱好者,我曾在独库公路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上领略新疆的壮丽,也曾驰骋在“欧洲最美的海岸公路”——土耳其D400路上。但有一种路,凌空蜿蜒,穿山挂壁。无以至,不敢以“老司机”自居。


阱底挂壁公路

  这路,就是让我心念已久的挂壁公路,顾名思义,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出。崖侧凿洞为窗,用于道路采光。远远望去,一个个窗洞勾勒出挂壁公路的走向。

  作为一名地道重庆人,看惯了大山和江河,原对于山西兴趣不大,但自从在《国家地理》上看到挂壁公路的第一眼,我便暗自筹划自驾挑战一次。感谢华夏航空“丽客启程”活动,让我踏上征途。

  我们这次选择自驾的,是从河南林州经太行大峡谷,前往山西平顺路上的阱底挂壁公路。

  对于一个买了悬空玻璃栈道门票,走到了却退回去的恐高症患者来说,自驾这条挂壁公路确实需要勇气。风大的时候,洞内哨音呼啸,货车卡车渐近的轰鸣声在这狭窄的空间里来回激荡,让人紧张。站立在壁立千仞,沟壑纵横的峡谷间,人,显得如此渺小。但这山里人的信念、坚韧和智慧却征服了闭塞的交通环境,让我为之震撼。

  走过这条路,我,便可以“老司机”自居了。

  TIPS:

  1.进入这条公路前,会先经过穽底村。穽底,也写作“阱底”或“井底”。村子位于山西与河南两省交界的深山峡谷里,四周绝壁环抱,形如一口井,又因村子位居谷底,得名穽底村。


穽底村

  2.最佳拍摄点:朝平顺方向走完阱底挂壁公路,出山洞有一拱桥,当地人称“月亮桥”,连接到对面的山脉,走上一段后可拍摄挂壁公路全景。


连接山脉的“月亮桥”

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
才算得上是沧海桑田

  太行山 240万年以前,这里曾是潜伏在海底的沟壑,后因地壳运动隆起形成了如今的巍巍太行山。虽品阅山水美景,却依然被这里的壮美折服,绵延千里的山脉,仿佛一条随时都会苏醒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让我热血澎湃。驾着车,顺着山路盘旋,满眼尽是如刀削般笔直穿云的大山,不禁感叹一句沧海成高山,白驹过隙间。


太行山

  云台山 坐落在河南修武县的云台山,远古时代也曾是汪洋一片,如今地壳运动雕琢了以红石峡丹霞地貌为精华景色的俊秀奇观。


云台山

  云台山上溯夏商,下至明清,文人墨客不绝于此,竹林七贤就曾隐居其中。此山与太行山一脉相承,但少了些霸气,多了些儒雅。置身其中,我从“老司机”又穿越回“雅士”。

一种文字要通过多少演变
才蜕变成如今的中国汉字


殷墟博物馆展品

  河南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展览着这片区域出土的甲骨文资料,它们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我虽不识甲骨文,但却被这些奇幻古老的文字深深吸引。我爱逛博物馆,因为穿梭其中,我能和远古有场对话。

一座城池要经历多少风雨
才历练成“皇城”

  如果说,这段旅程是一场“公路电影”,挂壁公路的险峻是电影的高潮,那么山西晋城精美的古建筑群和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古村落,则足以丰满这部电影的细枝末节。

  所谓“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其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的古建筑数量是位居全国之首。我们在飞抵长治后,便驱车直达百公里外的晋城市,皇城相府。

  “中道庄”,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称了“皇城”,同时,它也是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建筑群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官宅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全封闭双城堡古建筑群


  层层而上,院院相连,无一不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历史的辉煌。对于我这样一个建筑学专业的教师而言,这里的建筑格局、空间围合、院落组织、交通体系、建造方式以及装饰元素,处处都充满探寻的诱惑。

  在北方,能出现这样与山地地形紧密结合的全封闭双城堡古建筑群,实属难得。夏季的风从耳旁吹过,转头间,似乎能看见四百年前这座东方古堡的荣耀与辉煌。四百年的风雨洗礼,沧桑了皇城相府斑驳的颜貌,也沉淀了陈氏家族厚重的文化。


郭峪村外城墙

  离皇城相府仅几百米之隔有一郭峪村,因其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城堡和独具人性化设计的民居建筑,被建筑专家誉为“中国乡村第一城”。唐代建村,经历朝代更迭,生生不息。明城墙、宅院、汤帝庙、豫楼等历史建筑就隐藏在这充满人间烟火的寻常巷陌中。


当地工匠挑着材料前往街角的老房铺瓦

  如果从一个人文摄影师的角度,郭峪村相较于皇城相府对我的吸引力更强。生活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从容中带着些矜持,流露着一些“与世无争”的淡定气质。


村内乘凉的老人

  路过一个老院子,门口摇着蒲扇纳凉的老人提醒我注意脚下不平的地砖,问我来自哪里,我说重庆,她们说没去过,又见我满头汗,递过蒲扇让我歇会儿……这个场景,或许多年后我依旧会忆起。

  最好的旅行,也许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