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19期 本期2134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3-24

加速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 加快培育外贸增长新优势

□潘路生

  “十二五”以来,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十三五”开局的2016年,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在外贸经济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逆势增长、异军突起,有望成为我省外贸经济新的增长极。为此,我们建议,立足省情,乘势而为,转变农业发展思路,突出生态引领理念,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加速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加快培育外贸增长新优势。

  一、食品农产品出口逆势增长,与政府主导密切相关

  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所呈现的跨越式增长,与省政府高度重视,以及与检验检疫、农业、商务、科技等部门合力促进密不可分。其中,建设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就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省政府年初发出了《关于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将示范区建设纳入2016年重点工作,9月份组织召开了全省示范区建设推进会。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8个国家级、11个省级示范区。通过各方努力,今年我省酒类、烤烟、茶叶、调味品等特色食品农产品出口大幅提升。前10个月,酒类、烤烟、茶叶、调味品分别出口2.2亿、8860万、3133万、74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95%、36.1%、16.5%;淀粉制品出口487万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5倍。其中,茶叶连续5年出口高速增长。目前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693万亩,全国第一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完全有望在“十三五”时期成为我省第一大出口食品农产品。

  二、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符合省情,机遇难得意义深远

  (一)优势明显。一是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0%,生态环境优于发达省份和周边地区,是全国农用土地污染最轻的省份之一。二是气候环境立体多样。全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自然优势。三是资源环境丰富多彩。特色农产品达6000余种,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无可比拟。

  (二)潜力巨大。目前出口食品农产品大省年出口额达上百亿美元,少的也有二三十亿美元,但我省仅几亿美元。这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更让我们看到了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我省白酒、烤烟、茶叶、调味品、中药材、蔬菜、水果、杂粮等产业已形成规模,具备了提质增效的产业基础和扩大国际市场的发展潜力。

  (三)机遇难得。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农产品种植基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近年来,我省的蔬菜、茶叶、薏仁米等农产品已成为东部地区主要的供应基地,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大数据产业为我省农产品提供了高效的交易平台,便捷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为黔货出山提供了物流保障。尤其是我省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更为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意义深远。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在提升外贸增长新优势的同时还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对于吸收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贵州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食品农产品出口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对我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促进外贸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培育外贸增长新优势势在必行,需巩固扩大战果

  虽然我省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初见成效,前景喜人,但食品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进口食品农产品的技术标准,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继续减弱,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多,食品农产品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客观存在出口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到30%,不及发达省份的一半;间接出口多,直接出口少,有大约50%的农产品通过外省企业收购出口,未统计到我省外贸总额;品牌意识淡,质量竞争能力弱;农产品深加工占比不足10%,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深加工占75%,我国平均水平都在45%以上。因此,扩大我省食品农产品出口,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市场运作”的工作机制,将生态、气候资源等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为此我们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合力优势。建议省政府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贵州省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的实施意见》,走“生态农业、山地农业、立体农业”的新路,用足生态优势,注重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突出质量效益,做到优质优价,形成上下统一、步调一致的发展规划,通过政府部门、检验检疫、出口企业、行业组织等共同努力,把黔货打造成“农产品中的茅台”,形成新的外贸经济增长极。

  (二)发挥示范引领,增强生态优势。目前,全省已建成8家国家级、11个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在推动食品农产品出口、精准扶贫、促进外贸增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已经凸显。《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中已经明确创建六盘水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创建示范城市主要是通过“一体两翼一标准”的新模式,建成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质量追溯体系、山地生态产品系列标准三个成果,实现生态产品100%建立追溯体系、100%达到标准要求两个目标。因此,加大对建设示范区、创建示范城市的支持力度,增强生态优势,是实现我省农业跨越发展、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的有效载体和途径。要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示范区和示范城市,从而在扩大出口、助推扶贫、带动就业、推动经济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加快措施落地,发挥比较优势。加速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加快培育外贸增长新优势,需要加快政策措施的落地及比较优势的发挥。比如,在中央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我省食品农产品,唱响“多彩贵州、精品黔货”,树立黔货“生态、安全、优质”的精品形象。加快打造出口支撑服务平台,建设食品农产品出口基地,壮大出口龙头企业,培育食品农产品品牌,巩固酒类、烤烟、茶叶、调味品等产品出口地位和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积极利用“大数据”,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动全省农业走“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精品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