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125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3-09

  近几年,旅游者越发依赖网络来了解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进行消费决策,并在消费的整个过程中依靠网络辅助完成旅游活动。由于我省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大数据依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有待提升,使得移动支付不普及,各项旅游资源在移动端的数据呈现较少,很难适应现代游客旅游过程中随时用手机解决需求的特点。除此,还存在旅游服务数据不足、旅游公共数据较少、旅游智慧化程度低等问题。如何抓住时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潜质,有效破解发展瓶颈,使贵州旅游产业实现结构转型升级,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民进省委建议:

升级数据通信设施 加快发展智慧旅游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多项数据缺乏亟待提高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如何运用新技术、新观念、新思维推动旅游业发展,实现大数据+旅游产业发展应该是亟需思考的问题。

  为进一步了解我省运用新技术、新观念、新思维推动旅游业发展等情况,记者了解到,民进省委多次组织有关人士进行调研。

  通过调研,民进省委认为,近年来,旅游者越发依赖网络来了解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信息,进行消费(旅游)决策,并在消费(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依靠网络辅助完成旅游活动。然而,贵州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大数据依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有待提升。相对网络基础设施发达地区,贵州的网络带宽资源不强,网速略慢且不稳定,费用相对较高。移动支付不普及,各项旅游资源在移动端的数据呈现较少,很难适应现代游客旅游过程中随时用手机解决需求的特点。同时,还存在旅游服务数据不足、旅游公共数据较少、旅游智慧化程度低等问题。

  旅游公共数据较少,一是公共服务数据不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掌握目的地服务企业的信用、产品或服务质量、本地安全、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信息做参考,进行消费决策,旅游大数据也应囊括上述数据。交通运输联程联运、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置、智能建筑与智慧社区、导航定位服务、医疗健康、休闲娱乐消费等延伸服务也应通过各种技术的应用,以信息数据形式迅速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服务。二是公共管理数据较少。旅游服务数据缺失和公共服务数据不足,不仅对旅游者不利,旅游主管单位也无法获取最新的本地旅游产业数据,对行业情况缺乏动态了解,不利于行业监管、处理突发事件、产业规划、重大决策等工作开展。

  旅游智慧化程度低,大数据旅游产业赖以存续的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体系未正式建立,导致旅游企业的服务资源数据、旅游公共服务数据、旅游管理数据、旅游营销数据相对稀缺。除了极少数景区有智慧景区的基础配置,其他景区缺乏智慧化建设,智慧酒店和智慧旅行社更是稀缺。数据流动、数据加工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而处理数据需要的软件环境比较弱。具体而言,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及应用、旅游公共管理平台及应用、旅游营销平台及应用等旅游大数据基础体系没有建立。

  提升数据通信基础设施迫在眉睫

  如今,大数据俨然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重要的生产要素,以大数据技术为主要手段,可拉动旅游业产能提升,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带来人才集聚效应。而如何抓住时机发展大数据驱动的智慧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潜质,有效破解发展瓶颈,使贵州旅游产业实现结构转型升级,民进省委建议:

  ——提升数据通信基础设施。为方便游客随时随地获取旅游消费信息,积极提升已布局的旅游公共WIFI网速,推动更多景区景点和旅游住宿、娱乐场所、旅游集散地为游客提供高速的、有效可用的无线网络。通过政府出资、招商引资、公私合营等多种方式,引入投资者,提供专业化WIFI服务,促进酒店、农家乐、景区等旅游企业提供无线宽带服务,保障无线宽带服务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良好的使用体验。以无线WIFI广告位收益等回报形式,鼓励专业的企业投入建设和运营。

  ——建设大数据旅游综合体系平台。推动大数据旅游综合体系建设,重点推动大数据旅游服务平台、大数据旅游营销推广平台的建设,推动大数据旅游体系下的公共管理平台升级。一是通过政企合作等形式,推动各地大数据旅游服务平台的建设。服务平台内接入与旅游者紧密相关的各类旅游消费信息和各种公共服务数据,使得旅游者随时随地获取服务企业的信用评价、产品或服务质量、本地安全、环境天气、交通运输、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导航定位服务、医疗健康、休闲娱乐等信息。二是以政府主导、企业服务的形式,推动大数据旅游营销推广平台的建设,建设并长期运营基于“大数据+文化+旅游”与“互联网+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平台,梳理并将本地的各种泛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化,对接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内容发布平台和程序化购买广告平台;利用大数据旅游营销推广平台实现对游客构成、游客喜好、游客决策流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导各地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贵州旅游的网络品牌形象。三是推动大数据旅游体系下的公共管理平台升级。基于现有的数据业务,在数据收集、行业管理、监管调度、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等功能基础上,完善数据收集标准,增加更多的数据维度,细化数据颗粒度。为全域旅游综合执法指挥调度中心的预警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模型,旅游主管部门可便捷、准确地把控大数据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纠正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引导旅游智慧化建设。一是引导景区智慧化建设。以建设中的智慧景区为示范,引导更多景区景点实施智慧景区建设。鼓励景区景点和社会资本、大数据企业合作,建设以大数据为主要手段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基础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感知和管理的智慧景区。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合作,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引导住宿智慧化建设。积极引进酒店投资方,建设如休闲康养、度假研修为主题的特色酒店的同时,在新建酒店项目的报批和审核、验收过程中加强智慧酒店建设引导,鼓励新建酒店的智慧化基础设施配置。推动大数据驱动的共享住宿产业的发展。利用企业的旅游住宿资源共享大数据技术,开展精准营销推广,为游客来旅游时提供更多住宿产品。三是引导服务智慧化建设。鼓励和引导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居民结合贵州独有资源,开办如山地攀岩、骑行、康养休闲等特色主题旅行社,用智慧化手段运营旅行社。主管部门指导现有旅行社进行信息化和数据化运营管理,推进智慧旅行社试点示范建设。鼓励智慧导游服务企业进驻贵州,开发应用,编辑整理景区景点的多语种导游词,部署相关通信网络和软硬件,建设虚拟现实旅游应用体系(VR/AR/MR)为游客提供在线导游服务和景区景点的自助导览、语音导游讲解服务;鼓励共享导游平台企业来贵州开展业务,吸引自由执业导游和文艺旅游达人、体育旅游达人、摄影旅游达人、观光旅游达人带来游客,为游客提供主题旅游服务和更多个性化选择。四是引导营销智慧化发展。以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维的模式,建设并长期运营基于“大数据+文化+旅游”的旅游营销推广平台,梳理并将本地的各种泛文化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等数据化,通过平台进行推广;塑造旅游品牌,打造基于景区、特色民宿等文化要素的旅游IP,通过与平台衔接的内外部宣传渠道进行传播;开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平台对游客构成、游客喜好、游客决策流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导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指导旅游产品的售卖;对接国内外主流媒体内容发布平台,策划并开展网络推介活动,利用网络社群影响力为贵州引入客流。

  ——打造大数据旅游创新创业聚集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打造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吸引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贵州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开展经营的创新创业企业入驻,吸引“大数据+旅游”、“大数据+文创旅游产品”、“大数据+旅游商品”、“大数据+旅游金融”等创新创业企业融合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