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智聚力助推发展 创新实践服务民生
——农工党铜仁市委工作回眸
□郑世林
农工党铜仁市委自2012年成立以来,坚持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重要使命,团结带领全市党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参政议政、组织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模式,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农工党铜仁市委被农工党中央授予“中国农工民主党优秀地市级组织”荣誉称号。
围绕中心参政议政 建言立论促进发展
农工党铜仁市委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同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和界别特色,紧扣发展参政议政,先后围绕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环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10余个课题开展调研,形成一批有影响、有分量、有见地的调研建言成果。其中,《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调研报告》被农工党中央评为三等奖,被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评为优秀调研报告,报告提出的支持万山打造汞产品循环利用工业基地等建议得到党政高度重视,推动万山建成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核心区和省级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区。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向省政协提交提案10件,其中《关于在铜仁市万山区建立含钾页岩资源研发中心的建议》等4件提案作为党派省委提案提交;向市政协会提交大会发言10篇、党派提案19件、个人提案或联名提案71件,其中《关于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建议》等16件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向区县政协会提交提案100余件,其中10多件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四年来向各级组织提交社情民意62件,被农工党省委、市政协等采纳10多件。全市共有10余名党员被聘为省内相关部门特约监督员、特约检察员、特约监察员和行风评议员,他们不辱使命, 认真参与监督检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了较好的民主监督作用。
多措并举强化组织 党员队伍活力彰显
农工党铜仁市委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创新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全力提升党员基本素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工作。先后在六个县(区)建立了农工党支部,党派覆盖面不断增大。 积极组织各基层支部参与“达标争优”活动,争先进、作表率,用实际行动引领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学先进、争一流”的良好赶超氛围,农工党省委2015年基层组织“达标争优”活动经验交流会在铜仁召开。健全后备干部管理机制,积极为优秀人才架梯子、引路子、压担子,让骨干党员得到实践锻炼和成长。几年来发展新党员113人,目前全市共有党员259人,其中省、市、县(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64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党员占41%,40余名党员被推荐进入省级、市级党外人士后备干部库和专家人才库。基本形成界别特色明显、智力密集、参政渠道畅通、心正气顺的局面。
创新载体积极作为 学习活动成效显著
农工党铜仁市委围绕铜仁“大扶贫、大健康、大生态”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基地,为铜仁市乃至贵州省农工党各级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
以“学习实践活动+大扶贫”为主题,2015年10月在石阡县坪山乡尧上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基地。农工党铜仁市委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基地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帮助基地申报、协调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列入该县十三五规划,积极为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坚持每年为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办1-2件实事,基地低碳示范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文化旅游方兴未艾,经济条件极大改善,人民群众连声称赞。2016年12月在该基地举办了全市党员培训班,学习推广基地建设发展经验。
以“学习实践活动+大健康”为主题,2015年9月在江口县贵州苗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学习实践活动基地。基地建立后,农工党铜仁市委积极组织党员中的专家学者深入基地,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为公司创新破解技术难题,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产值从2015年不足1000万元升至2016年1550万元,助推了我市民族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带动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公司负责人得到社会和群众一致认可,被推荐为铜仁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基地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农工党中央、贵州省委以及省内外农工党组织多次到基地调研考察,成为贵州省农工党各级组织活动的重要平台。
以“学习实践活动+大生态”为主题,2016年11月在德江沙溪乡建立了天麻种植同心产业园。农工党铜仁市委组织专家学者实地调研,为园区确立“科研示范、教育培训、科教体验、良种繁育、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多功能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全方位打造德江天麻品牌,同时,协助开展下游产品研发和协助开展药食同源的申报工作。目前,园区天麻种植面积6300多亩,年产鲜天麻170万斤,带动周边农户2000多户。
在建立以“学习实践活动+”基地为载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平台的同时,农工党铜仁市委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支援灾区、爱心助学、关爱贫困妇女和留守儿童、义诊咨询、健康讲座等大型社会服务活动30多次,受惠群众20多万人次,协调和募集项目资金、救灾物款共计1070万元,党员企业招商引资近20亿元,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扶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农工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