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100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7-01-17

谱写助推打造贵阳经济社会“升级版”新篇章

——贵阳市政协创新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杜 薇

  3761万元,这是贵阳市政协2015-2016年整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为结对帮扶点花溪区高坡乡协调落实各类项目资金总和,做的“一点贡献”。

  数字只是全市政协组织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而发挥优势助力精准扶贫,也只是其围绕中心履职尽责、紧扣民生助推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6年,贵阳市政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面广、位置超脱的优势,围绕两大主题、履行三大职能,立足工作中心、紧扣发展需求,突出履职重点、反映社会关切,把握关键民生、聚焦热点难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有效发挥职能作用,为打造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作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中心履职惠民生

  “十三五”开局之年,贵阳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确定了贵阳“十三五”发展蓝图,提出了“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贵阳市政协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向同行,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三个建成”的奋斗目标,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聚焦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站位超脱的优势,积极发出政协“好声音”、凝聚发展“正能量”。

  市政协认为,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必须找准位置、选好角度、发挥优势,助推实现“一个目标、三个建成”,做好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证明题”“论述题”,就是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好推进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的拥护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在中共贵阳市委的领导下,围绕创新型中心城市这一新命题,市政协组织人员主动走出去“取真经”,踏访全市各地“摸家底”。从2016年3月开始,集中4个月时间,市政协组织3个调研组赴深圳、武汉、南京等8个城市和全市10个区(市、县)调研考察,就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支撑体系、指标系数、目标任务、路径方法、保障措施等基础性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这次专题调研的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决策参考依据,把“精华”都吸纳到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的有关文件中,对市委作出“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全面部署做出了重要贡献。

  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召开后,市政协还就“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大数据助推大扶贫”等大数据相关议题,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4次调研视察,将民进贵阳市委提出的《关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建议》等19项有关提案列为重点督办提案,进一步推动市委决策部署在黔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要实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离不开县域经济作支撑。

  对经开区来说,市委要求其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千亿量级园区,建成以大数据骨干企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怎么更好“构建”“打造”“建成”?这是市政协关心的问题。为此,市政协常委会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召开主题为“聚力推进经开区建设、打造开放创新新引擎”的专题协商会。建议经开区注重抓规划、抓基础,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注重抓创新、抓转型,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注重抓改革、抓机制,逐步建立配置科学、权责一致、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按照“政策互通、建管分离、利益共享”的思路,加快与花溪区的融合发展;激活“政、产、学、研”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建议,为促进经开区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区两县”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发展战略高度,审时度势,科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合贵阳市情和北部区县实际,也是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为此,市政协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商研究,从加强组织领导、规划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协同机制、创新融资方式、责任监督考核等关键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力以赴推进“三区两县”融合发展。

  在贵阳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市政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群众之所想,听群众之所言,解群众之所困。

  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如何实现“高一格脱贫、快一点致富、早一点现代化”,让大山深处、边远乡村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市政协主席会议专门就此召集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市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形成产业壮大、企业发展、群众受益的多赢局面;对扶贫产业选择、项目实施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大数据引领的科技扶贫作用,让扶贫真正扶到群众心坎上;提高扶贫项目审批效率,推进扶贫项目快落地、见成效;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推动形成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良好局面。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群众提出的“卖菜难买菜贵”问题,市政协组织驻筑省政协委员视察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针对蔬菜基地偏少、生产结构不合理、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建议加大统筹力度,优化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十三五”专项规划;提高保供能力,落实好本市菜地红线保护制度,与周边市州合作建立一批蔬菜直供基地;降低流通成本,推广农村电商,鼓励直供直销,综合施策降菜价;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严格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确保“菜篮子”工程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些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肯定和采纳。

  针对群众反映的“上学难上好学难”问题,市政协召开主席约谈会,围绕“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教师编制少、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深入协商,建议按照市委“围绕一个目标、解决两个难题、实施三项改革、打好六大攻坚战”的要求,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均衡发展为前提,以引进优质资源为重点,以多元投入为关键,以建强师资队伍为保障,全力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实施好“教育立市”战略。在2016年省政协全会上,市政协就教育问题作了大会发言,引起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的重视,推动了部分问题的有效解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政协把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遗余力推动贵阳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2016年,市政协对贵阳“千园之城”建设进行专题视察、协商,认为这一重大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保护了生态环境、带动了经济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使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步伐明显加快,符合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市政协还建议,在推进“千园之城”建设中,注重规划衔接,使公园规划建设与城规、土规、林规等有效衔接;明晰功能定位,避免同质化建设;强化协调配合,建立市、区(市、县)两级工作联动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采取更多市场化手段吸引更多企业投资;调动群众参与,使他们真正成为公园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超前谋划后续管护,增强公园的“造血功能”,让“千园”长久造福人民群众。

  曾经,白云区西普陀寺周边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对此,有市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提案《关于加强西普陀寺周边科学规划和环境整治的建议》,市政协将其作为副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白云区政府抓住“千园之城”建设机遇,创新融资方式,投资数亿元,对西普陀寺周边环境进行大整治,科学规划布局,搬迁二手车市场,打造全新的泉湖公园。如今再看这里,人们发现路更宽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丽乡村的向往。然而一些地方,农村生态环境堪忧,影响了乡村发展和百姓生活质量。为此,市政协常委会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两次就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行了全面视察。

  就如何提升贵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市政协建议,要在科学统筹上下功夫,形成“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在规划引领上下功夫,形成“多规融合”的村庄规划蓝图;在系统谋划上下功夫,推动“产、园、村、景”融合共赢;在拓宽投入渠道上下功夫,形成多元投入体系;在示范带动上下功夫,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在制度完善上下功夫,确保规范化、长效化推进。

  在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这条路上,市政协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力求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呼吸到更加洁净的空气、喝到更加的水、吃到更加放心的食物,生活得更加美好。

  针对社情民意反映的“关于尽快整治金钟河水环境确保阿哈湖饮用水质安全的建议”,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进行视察,了解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并将视察建议专报市委、市政府;针对社会关注的高雁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情况,市政协也组织政协委员进行视察,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九条建议并专报市委、市政府,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解决。

  发挥优势尽责促发展

  联系面广、智力密集是人民政协重要优势。贵阳市政协在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履职实践中积极作为,不断为城市发展和社会和谐凝智聚力。

  建言献策的“干货”多“含金量”高,是近年来全市各级贵阳市政协普遍评价。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政协工作时,围绕“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向市政协、各民主党派提出了15个需要面对、研究的问题,市政协据此积极研究,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许多建议已被吸纳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中,成为推动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2016年,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和文化发展等中心工作,贵阳市政协组织了20次调研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如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助推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服务台资企业发展等开展13项视察调研;围绕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推动流动禁毒工作及人口管理、构筑“三足鼎筑”精神大厦等开展7项专题调研。其中,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提出的“打造重点园区,完善园区考核体系,加大投资产出强度和税收贡献指标权重”等建议,在“省长与政协委员座谈会”上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认可;《加强农村社会治理调研报告》提出的“建立群众服务中心、重点关爱‘三留守’人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建议,市委书记陈刚专门对此作出批示,要求适时召开全市性大会进行部署;围绕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在根据驻筑省政协委员建议并制定《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2016年8月,贵阳市政协联合市政府和33名驻筑省政协委员开展跟踪回访、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情况的专题视察报告》,提出的“将保供基地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大上级涉农资金对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等建议为贵阳市下一步出台举措提供了依据。

  政协提案架起了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办理政协提案的过程也是了解民情、倾听民声、集中民智,促进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随着市政协提案的内容愈来愈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建设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日渐增多。对此,贵阳市政协每年都会选取十余项事关改革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提案,由主席、副主席重点督办,通过示范引领提高提案办理实效。2016年来,贵阳市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为提案工作方针,全年共提交提案323件、立案299件,这些提案在推进全市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和率先小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提案办理工作,贵阳市政协还推动市委还出台了《提案办理绩效考评办法》,有力促进了提案协商办理。市政府也每年召开提案办理工作会议,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定人、定责、定进度、定时限,层层抓落实,对每项提案建议都以公函形式回复,确保每位政协委员的提案都能得到及时办理和答复。

  贵阳市政协还注重发挥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的优势加强纵向和横向沟通联系,通过创新搭建履职平台服务大局、助推发展。2016年7月,由贵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承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阳明文化主题论坛成功举办,为贵阳构筑“三足鼎筑”精神大厦,打造城市文化名片起到了助推作用。目前,围绕“深入发掘阳明文化现代价值,构建贵阳文化精神高地”的目标,贵阳市政协正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召开咨政协商会,为打造贵阳城市文化厚度和人文温度做好证明题。9月,在滇桂黔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合力商讨打造三省区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背景下,一场以“深化三市交流合作、共推旅游协同发展”为主题的贵阳、昆明、南宁三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刚在贵阳落下帷幕。此次会议,是贵阳市政协主动与昆明、南宁两市政协协商对接,在建立三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召开的首次会议,并成功助推三市政府部门签订了《三市旅游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三市政协将以联席会议为平台,商讨在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继续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内外联动协商有作为

  围绕发挥协商民主主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贵阳市政协牢牢把握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属性,在推进协商民主中把加强大团结大联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联系方面,建立市政协与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主动邀请各民主党派参加政协视察调研活动。各党派、团体、界别的重点提案,均由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先后召开23次党派团体和界别座谈会,在广泛协商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将农工党贵阳市委提出的“完善西二环杨家山隧道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议”作为主席重点督办提案,多方筹集资金近500万元修建人行天桥,有效消除了花果园、蔡家关片区20多万居民出行的安全隐患,在回访中,提案者、驾驶员、交警和附近居民都感到非常满意。

  在加强与基层群众联系方面,深入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活动,在全市有条件的社区(乡、镇)设立了161个政协委员联络组,省、市、区(市、县)政协委员三级联动,定期“坐诊”、主动“出诊”、适时“会诊”,自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有效拓宽了协商的广度和密度。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委员联络组共接待群众2700余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40余条,形成社情民意信息350余条,有效促进了一批基层民生实事的解决。

  2016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到筑调研时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项工作很“接地气”,让群众感到政协就在周边、委员就在身边,值得提炼推广。2016年全国政协片区工作会上,贵阳市政协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

  促进协商成果转化,既是开展协商民主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协商实效的重要标准。贵阳市政协按照中央《实施意见》要求,一方面,通过吸纳有思想、有特长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建政协智库,不断提高议政建言的“含金量”;另一方面,加大对协商成果及领导批示的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政协建言的“转化率”。目前形成的60多项协商成果,均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极大地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如开展“北部区县融合发展”专题协商中,牵头组织相关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召开9次协调会,在推动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编制发展规划、同城大道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年,贵阳市政协为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再次进行专项调研视察,并在各种场合对企业反映的审批难、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进行呼吁。

  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市政协先后组织委员、专家开展5次视察调研、咨询座谈和专题商讨,从“形势把握、目标制定、路径选择”等方面建言献策。围绕大数据突围战,先后组织开展6次调研视察、3次专题培训,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助推大数据产业发展。深入各区(市、县)、企业和科研单位调研,提出了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加快“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金融创新等意见建议,在市委全会出台的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文件中,得到了充分吸纳。

  面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改革攻坚的新任务、协商民主的新阶段,贵阳市政协始终把握好定位、用好话语权,将真情献给群众、智慧献给组织、执着献给工作,在肩负使命与责任中不断开创政协事业新局面,谱写助推打造贵阳经济社会“升级版”的新篇章。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黎(左二)在南明区新华社区调研政协委员基层履职、开展协商和民主监督情况。

 

常委会专题视察贵阳“千园之城”建设。

昆明南宁贵阳三市政协主席联席会议。

市政协常委会议视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调研同城大道建设情况。

组织市政协委员视察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牵线搭桥为花溪区高坡乡卫生院捐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