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既是大机遇、大变革,又是大产业、大红利。近几年特别是2016年以来,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统领全省各领域的重要支撑,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让“智慧树”茁壮成长、“钻石矿”流光溢彩,引领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大数据探索、应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大数据:云上贵州 跻身前列
演播室:
主持人:观众朋友晚上好,您现在收看的是由贵州政协报、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的省“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面对面》,我是主持人徐兴海。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秘书长曾国强,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观山湖电商发展中心、北京厚木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柏含,一起围绕“大数据:云上贵州 跻身前列”的主题进行探讨。欢迎三位嘉宾!
大数据既是大机遇、大变革,又是大产业、大红利。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让“智慧树”茁壮成长、“钻石矿”流光溢彩,引领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大数据探索、应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
短片1:
“把无生有”布局大数据
欠发达的内陆省份贵州,近几年总是在创造惊喜。“贵州现象”“贵阳模式”“贵漂”等独具特色的词汇频繁出现,颠覆着人们对它的固有认识和偏见。这种变化,与大数据息息相关。
从2014年开始,贵州多次进京举办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2015年开始在贵阳搭建“数博会”平台,全力招揽各方企业和英才;围绕“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放在哪里、数据怎么使用”,全省各级各部门率先开放数据资源,带头学习、使用大数据。两年多来,从先天优势到先行先试,从一张白纸到全国乃至全球瞩目,贵州探路大数据“蓝海”的步履越发铿锵。渐趋成型的“中国数谷”“数据之都”,构建了贵州迅速崛起的强大引擎。
演播室:
主持人:短片简要介绍了贵州率先发展大数据及其催生的变化。请问,代表着前沿科技的大数据为什么会与欠发达的贵州结缘?
曾国强:今天的贵州之所以能在全国引领、领跑大数据,首先要归功于2012年初出台实施的“国发2号文件”。这份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文件,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和高度,明确提出在贵州规划建设黔中经济区,要求加快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把黔中经济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不一样的优待、倾斜,对贵州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利好和机遇。其次,省委、省政府前几年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这两年又接着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综合政策来看,国家给了贵州相当大的支持,贵州也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而且很快把它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战略目标确立下来。从宏观上看,贵州发展大数据有了政策保障。
从客观上看,首先是贵州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都很好,全省年平均气温大概在14-16℃,这个温度非常适合大数据对设备的要求;同时,贵州有十分广阔的山地空间,完全可以达到节能的标准;另外,贵州的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综合这些因素,贵州发展大数据完全符合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也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连玉明:大数据是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是新技术与新产业交叉融合的一个引爆点。这个引爆点最大的特征,就是把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推到了同一条起跑线。而在这一点上,贵州恰好抓住了三个大机遇。
第一,抢占大数据发展的先机。早在2013年,当大数据浪潮开始涌动、发达地区还没完全醒来的时候,欠发达的贵州就先行先试,抓住了这片“金融蓝海”。第二,贵州与其它31个省(市、自治区)相比,最大特色就是把大数据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搞大数据,但把大数据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特别是作为“十三五”时期全省两大战略行动之一,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贵州的战略布局,一旦某个事物、某种行为上升到战略层面,必然会起到引领全局、覆盖全面、贯彻始终的强大作用。第三,贵州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条件,就是强化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尤其是区域系统的创新战略。贵州与北京及其它发达地区联手推动大数据发展,有利于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快速地在省内落地。
主持人:可以说作为一家企业,观山湖电商发展中心参与、见证了全省大数据发展进程。请问,这几年您们是怎么做的?
刘柏含:2013年被称为“中国大数据元年”,我们当时就通过政府招商引资从北京来到贵州。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大数据产业投资的企业,在电子商务方面开展的工作,首先是对数据的记录、采集,其次是对数据模型的搭建,再次是与客户沟通。通过搭建数据模型,找到精准的市场定位、受众群体和精准的市场营销方案;通过分析数据,做到精准的广告宣传。在市场营销、产品推广过程中,离不开广告宣传;而广告必须经过数据统计、分析,才能把最精准的信息发布出去。我们目前发展大数据,重点就是在这些方面投资。
短片2:
“筑巢引凤”建全产业链
只有筑好巢,才能迎来凤。近几年,贵州积极为大数据发展找角度、畅通道、搭平台,《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和一揽子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陆续面世。“橄榄枝”不仅吸引全球各地知名IT、互联网巨头纷至沓来,也激励着无数中小企业和万千怀揣技术、梦想的“创客”们。
围绕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重点培育数据中心、智能端产品制造、云平台应用等,贵州大数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以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为核心,一大批大数据企业已吹响集结号;中游,以大数据交易所为纽带,海量数据的价值正在被挖掘;下游,很多企业在大数据应用上尝试着万千种可能。另外,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等衍生业态也在赶超发展。
演播室:
主持人:近年来,贵州大数据发展实现了多个“全国首创”。这些“国字号”的大数据工程,对贵州来说意味着什么?
曾国强:说到“国字号”,作为贵州人我是非常振奋的。仅以2016年为例:2月份获批建设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8月15日,获批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8月22日,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些政策,每一项的含金量都非常高,比如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肯定是前所未有的。
“国字号”大数据工程的引入,使贵州的大数据阵容更整齐、更强大了,表明贵州既要承担重大的引领责任,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在大数据发展机遇方面,首先是时代的机遇,贵州开启了“大数据时代”,这个“大数据时代”不仅是贵州的,也是全国、国际层面的。其次,贵州迎来了“大众旅游时代”。大旅游是贵州的“三块长板”之一,要做强做优这块长板,就必须有大数据支撑。
主持人:摸着石头过河,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存在不足。在贵州发展大数据的过程中,目前主要有哪些问题?
连玉明:毫无疑问,发展大数据对推动贵州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来说,一定是一个新的引擎。从另外层面看,贵州发展大数据更重大的意义,是在推动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上起到示范、支撑作用,引领了大数据的前沿科技。
我认为,贵州发展大数据目前还有几块短板。首先是基础差。必须承认,贵州毕竟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地方,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地区、发达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大数据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其次是人才紧缺。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大数据最核心的东西是高科技、依靠的是人才,贵州现阶段正在逐步培育生长人才的土壤,还急需形成吸引、留住人才的环境。第三是市场弱。贵州发展大数据采取政府引领、社会跟进模式,市场在大数据领域没有完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数据没有完全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为此,大数据市场体系、市场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刘柏含:从企业的角度看,大数据人才匮乏确实是一个痛点。近几年,我们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请来不少专家、人才,可是就留不住他们。这不是你给多少报酬就行,而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再高的工资、再好的优惠政策,也不一定留得住人。
贵州的烟、酒、茶、旅游等资源,在全国都是响亮的“名片”。所以我们一直在想,怎样使贵州的品牌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这才是市场需要的东西。最近,我一直在跟国内外相关企业,包括做电子商务的一些朋友探讨:贵州是否可以走这条路?答案当然是可以的,今年企业就准备推出相关方案。目前,电子商务企业在贵州、贵阳得到政府层面的支持非常多、非常广,希望在人才培养等相关政策上有更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措施。
曾国强:刘董提到的这个问题,就是大数据应用最关键的引领行业、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对贵州来说,有几件事情必须做好:一是要加快培育一批大数据采集、加工的龙头企业;二是要建立完善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的平台;三是要大力推动数据“聚通用”。大数据的采集、加工、应用,不能只关注省级层面,上至国家层面、下至市(州)及县(区)的数据都要进来,使它形成一种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服务功能,还要让市场、企业相信政府的平台。四是要尽快出台大数据与工业、农业、第三服务业等其它行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五是立法安全问题,因为大数据是新生事物,从一开始就缺少具体的法律支撑,所以省人大应该抓紧出台一些制度。
主持人: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下一步贵州在大数据领域精准布局、发力破题,您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连玉明:第一件事,要加快推动政府数据开发共享,这个非常的重要;第二件事,要形成良好的发展大数据的生态链,不是生态、是生态链;第三件事,要坚定不移地占领大数据发展的制高点。
曾国强:首先,省委、省政府要围绕贵州大数据与国际大数据互联互通,多举办一些高端、引领性的论坛,把全球先进理念带过来;其次,要充分发挥现有“国字号”试验区、实验室的作用;第三,国家、省、市(州)、县(区)各个层面的数据,要尽快整理形成应用体系、进入“云上贵州”平台;第四,对专项的大数据实施计划,一定要有抓好落实的时间表;第五,在大数据技术、人才方面,要抓紧时间出台配套政策措施。
刘柏含:大数据真的改变了老百姓的思维方式,但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还是网络安全,因为它牵涉到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通过数据应用培育形成高效的商业环境,使企业在电子商务乃至各产业领域都可以实现安全、优质、快速发展。
主持人:凭借良好的生态、气候、地理环境等优势,拥有给力的扶持政策和容错氛围,欠发达的贵州弯道超车、边干边探索,走出了下好先手棋、种好实验田、育好产业牌的大数据发展之路。
但对我省来说,大数据现在才刚刚起步。抢先领跑、乘“云”而上的速度要快,脚步却不能乱。迈进创新驱动的大数据时代,必须从全产业链推进到商用、政用、民用齐发力,既要让大数据奔向“高大上”,又能融入市民生活“接地气”,真正实现众创、共享。感谢三位嘉宾来到演播间,感谢观众朋友收看这期节目,我们明晚见!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田锦凡 图片摄影/本报记者 张 洁)
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秘书长曾国强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连玉明
观山湖电商发展中心、北京厚木投资集团董事长刘柏含
《两会面对面:谋略贵州·激扬活力》第二期演播室访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