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作为 主动作为 创新作为
——普定县政协提升履职效能纪实
□杨昌华
普定县政协在履行职能中坚持融协商、参与、监督、协作于一体,并贯穿于履职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各方联动、协作有力”的良好格局。
围绕第一要务,精心选题献良策,政治协商迈出新步伐
县政协每年草拟年度协商议题计划前,都要按照对口协商要求,广泛征求党政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经主席会议遴选后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力求协商议题紧贴全县工作大局。在具体组织实施中,始终坚持“先调研、后协商”这一原则,并邀请相关委员和服务对象代表参与协商讨论,协商议政取得重要成果。
精心组织整体协商。每年县政协全会召开前,专门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城镇建设、产业发展、信访维稳、社会保障等党政重视、群众关注的问题开展调研,增强了议政建言的针对性。会后,由大会秘书处对委员发言内容进行梳理汇总,并报送县委、县政府参阅。此外,还紧扣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任务,组织相关委员作大会交流发言,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深入开展专题协商。在组织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中,着重对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民生工程项目建设进行调研视察,并形成专题报告,为助推相关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作用。如,2013年,在调研省级重点项目建设中,针对部分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的问题,协商提出了“由县督查督办局牵头,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工作组,定期开展工作督查,找准症结所在;然后分类列出整改落实清单,由县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交办会,明确责任、限时办理”建议,得到了党政主要领导的采纳,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扎实推进重点协商。在开展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中,提前搞好相关工作的摸底调查,确保会议协商有的放矢,建言献策务实管用,提高政协意见建议的采纳运用率。如,2012年,县委主要领导在《关于普安县村庄整治及景观整治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上批示:政府要重视,并安排分管领导同志逐一对照,督促整改。此外,还就非公经济发展、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议题召开委员约谈会,邀请县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介绍情况,面对面听取委员意见建议,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了解民意、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
围绕民生问题,关注热点察实情,民主监督取得新成效
为有效推进民主监督, 县政协坚持把提高民主监督组织化程度作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提案督办、视察协商、行风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对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了解,并主动与相关部门单位搞好沟通协作,推动解决了一批发展难题。
提案督办促进了履职成果的转化。为推进提案办理落实,县政协积极协调制定了提案交办、面商、督办、考评、表彰等机制,并通过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联合党政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并通报情况、组织开展提案办理“回头看”等措施,力促提案所提意见建议转化运用。在提案督办过程中,全力搭建“提”、“办”双方沟通交流平台,强化跟踪问效,开展“提案二次交办”,有效地杜绝了“以答代办”、“答非所问”等不良现象。2015年12月,该县作为提案工作先进县在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专项视察促进了重点工作的推进。近年来,县政协坚持把视察协商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抓手,精心制定视察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达到了掌握情况、找准问题、精准建言、推动工作的目的。如,向县委、县政府报送的《关于开展控辍保学工作视察的报告》,县委书记阅后批示:“请政府分管领导阅办,问题和建议提得很好,要将办理、落实情况报县委”。随后,县教育和科技局制定出台了推进落实方案,促进了普安县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县政协还采取个别约谈、专题协商等方式,就如何解决视察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及基层干部共商应对之策,积极发挥视察引领、凝心聚力、督促指导作用。
行风监督促进了热点问题的解决。2012年7月,在县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县政协向县住建局、教育和科技局、人社局等10个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部门单位选派了5个民主监督小组25名民主监督员。各监督小组在与被派驻单位协商确定监督专题及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本着“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的原则,积极参与被派驻单位有关会议及活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并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其中,《关于规范出租车经营行为的建议》、《关于推进我县物业管理工作的建议》等37份民主监督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纳落实,促成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结合调研走访情况,向被派驻单位提出改进工作建议11条,为部门单位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围绕中心工作,竭尽所能促发展,参政议政呈现新亮点
在履职服务过程中, 县政协始终坚持“树立一线意识,保持一线状态,追求一线作为”的履职导向,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履职方式,开创发展了“党政支持给力、政协竭尽全力、各界倾情助力”的政协工作新局面。
聚焦改革建言。近年来,县政协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摸实情、集众智、解难题,对助推普定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2013年,在开展教师队伍现状调研中,调研组用大量的数据客观地分析了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促成了《普定县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普定县关爱教师八项行动计划》出台;针对该县工业“短板”问题,县政协在深入调研、找准症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及政协委员赴重庆壁山县考察学习,通过协商讨论,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大力引进人才、构建投融资平台、抓好产业集聚”工作建议,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针对农村滥办酒席的问题,通过政协提案的方式,提出了整治工作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认同和采纳,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围绕民生献策。为提高政协意见建议采纳率,县政协始终坚持把深入调研作为建言之本,注重吸收行业委员参与调研活动,选好调研工作切入点,确保调研活动出成果。据统计,近三年所报送的40篇调研报告中,《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关于普安县农村土地流转与应用情况的调研报告》等23篇调研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签批,为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推进和创新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县委还根据县政协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经营项目及从业状况调研提出的建议,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5541”农村致富带头人工程的实施意见》。
联系项目出力。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政协机关干部不仅“动口建言”,而且“动手办事”。比如,2014年,根据县委的安排,牵头协调组建二、三级建筑企业和劳务公司7个,走在了当时全市各县区前列;2015年,在协调推进秀水村旅游资源开发及兴东大健康产业项目中,坚持全程保姆式服务,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受到了市、县领导和业主的好评。此外,在开展联乡帮企服务活动中,着重指导服务对象探索发展新路,帮促扶贫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协调解决征地拆迁、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有力地支援了全局工作。
围绕凝心聚力,同舟共济促和谐,团结民主得到新彰显
近年来, 县政协以开展各种调研、联谊、帮扶活动为载体,积极争取省市政协的指导和支持,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各界人士的联系与合作,有力地助推了“活力普定”建设。
广泛凝聚共识。利用走访调研、专题协商、节日慰问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乡村组织、非公企业、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全力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以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的理解和支持,努力为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强对外交流。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主动向省、市政协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成立了夜郎书画院,先后接待省内外各级政协、民主党派、商务团到普安县开展调研、视察、考察、交流活动60余批次。还成功承办了全市智力支边工作会、全市文史资料工作会、全市提案工作交流会。
弘扬地方文化。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人才聚集优势,深入开展送书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积极协助县委、县政府筹划普安县参加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及在普定举办的“贵州省第六届‘茫父杯’书法双年展”,组织编辑出版了革命传统教育读本——离休老干部专辑《赤胆忠心》一书。
助推民生改善。近年来,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注入,协调相关部门单位支持,挤出政协机关办公经费援助等途径,先后为联系帮扶村解决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23个,共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在扶贫济困方面,充分借助省市政协(智力支边办)、各级民主党派的平台和优势,以及政协委员作用的发挥,全县2000余名患者得到县级以上医院专家义诊,180余名贫困学生获每月300元资助,45名省、市有关专家与50名农村创业妇女结成帮扶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