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1期 本期2074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2-01

  在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民建省委通过提案指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还不强,区域、产业发展还不协调,绿色发展刚刚起步,对外开放欠账不少,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因此,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五大理念为指导,继续深入推进我省内陆改革开放示范区建设发展,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为此,民建省委建议:

着力打造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本报记者 何 博

  经济社会发展迎有利契机

  近年来,我省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打造了一批开放创新平台和新兴产业,聚焦“互联网+”升级传统产业,全力推广精准扶贫等扶贫模式创新,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改革新路。

  “十三五”开局,我省提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全方位开放战略,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全力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相比起沿海省份,内陆沿边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都较为落后,因此对通过开放和创新来拓宽经济发展空间的需求更为迫切;继上海、广东、福建、天津之后,内陆地区也被视作第三批自贸区落地的重点区域,包括湖南、陕西、重庆、宁夏、甘肃、河南均提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升内陆开放水平”。

  作为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三不沿”的内陆省份,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站在了新的起点。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贵州已累计引进134家海内外500强企业落户,搭建了贵安新区等“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周等平台。

  2016年8月15日,国务院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对于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来说,无疑给贵州省加快发展、后发赶超打了一剂“强心针”。

  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全方位开放

  民建省委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深水区。贵州要结合省情,把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作为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和发力点,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认真梳理国家支持政策,用好用活用足现有政策,切实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系统梳理中央深化改革事项,找准结合点,积极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改革试点政策,推动创新发展。同时,提高改革创新精准度,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司局长、处长、研究员成立的专家委员会,建立贵州与国家部委及国家级科研院所联系机制,及时获得第一手国家改革思路及信息,制定出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改革清单、改革台账。

  参与提案撰写的武鸿麟委员表示,首先应开展“十三五”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实施路径、完善创新区域政策等重大课题研究。加强政策预研储备与落地实施,有效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其次,深化贵州与北京中关村战略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推进与瑞士、韩国、欧美、台湾等国家(地区)共建合作园区和特色小镇,大力推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发达省市与贵州共建产业园区,借力发展。同时,以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坚持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带动就业创业。

  在提案《关于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打造贵州内陆改革开放示范区的几点建议》当中建议:一是按照“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原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推动贵州绿色资源资本化。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大力推进对外资开放、对外省开放、对新兴产业开放、对民营经济开放,着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良好局面。

  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优势凸显

  贵阳市政府在答复中表示,“十三五”时期,我们将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把内外联动、双向联动作为开放发展的核心,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实施平台创优工程。充分发挥四大平台在全省“1+7”开放创新格局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扩大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两张“名片”影响力,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化与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提高对外开放国际化水平,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开放格局更加完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优势更加凸显。

  省发改委指出,国务院已于8月5日以“国函[2016]142号”批复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十三五”时期,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把内外联动、双向联动作为开放发展的核心,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实施平台创优工程。充分发挥全省“1+7”开放创新平台和支撑作用,扩大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两张“名片”影响力,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化与发达地区的区域合作,提高对外开放国际化水平,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开放格局更加完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优势更加凸显。

  省经信委在答复中表示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认真研究吸纳该建议,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工业经济发展,积极参与我省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建设,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共建合作园区、产城互动、产城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发展,着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等,努力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

  省商务厅认为,“十三五”时期,我们拟从四个方面大力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一是筑牢基础,谋划开放型经济新布局。抓好对外开放重点对接区,更加注重精准开放。抓好关键核心区,促进“1+7”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发展。抓好腹地纵深区,加快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二是深化改革,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环境。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国发〔2014〕65号)为抓手,不折不扣地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复制推广的29项改革事项贯彻落实好。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发布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发布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扩大开放的制度建设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强地方立法,对试点成熟的改革事项,适时将相关规范性文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更加注重招大引强,深入实施“央企入黔”、“民企入黔”、“外企入黔”行动计划,开展系列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中介招商,重点引进“五大新兴产业”、“5个100工程”项目,积极做大招商引资总量。

  三是抓准关键,释放开放型经济新活力。围绕“五张名片”、“五大新兴产业”,在抓引进、强主体、优结构、拓市场上下功夫,形成一批产业特色突出、规模较大、外向度较高的开放型经济主体,夯实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

  四是强化保障,形成开放型经济新共识。深刻认识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激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