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1期 本期2063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1-11

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默默前行

——记贵阳市政协委员任瑞羾

□本报记者 田 野

  任瑞羾,男,回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生在一个书香人家。他的父亲是一名文艺工作者,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从年青的时候起就爱阅读、收藏文学、美术、戏曲方面的书籍,而他的母亲也是个文学名著迷。任瑞羾深受其父母影响,酷爱读书创作。

  1996年,任瑞羾进入到一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工作中勤于钻研、乐于思考,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可能地展现出自己的才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工作实践中,他不仅积极认真地向本行业的老同志和专家、学者们虚心请教,还在业余时间,认真钻研其它学科的知识,尝试撰写了多种学科的学术论文,并分别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核心期刊)、《贵州民族研究》(核心期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核心期刊)、《中国道教》(核心期刊)、香港《青年研究学报》、香港《毅圃学刊》、《中国编辑研究》(人民出版社)、《四川图书馆学报》、《特种经济动植物》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并荣获中国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协作网第二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二等奖、贵阳市第九次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贵阳市第十五届“宣传人民政协好新闻”评选“三等奖”等殊荣。

  任瑞羾就这样安静地在文字的海洋中耕耘着,并无怨无悔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2007年9月,任瑞羾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贵阳市委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民主党派成员,获得了一个能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的广阔平台。由于他兴趣广泛、知识点丰富,又能熟练地撰写相关党派调研文章,他很快地被选为民建贵阳市委学习调研委员会的委员,民建省委社会发展委员会委员、社情民意组副组长。他深知这是民建组织给他的锻炼机会,自己肩上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有民建组织赋予的职责。工作之余,他积极投身到社会调查和课题调研的活动中去,通过撰写社情民意和调研报告的方式积极参政议政,为民建贵阳市委和民建贵州省委的会刊撰写了大量有见地、有文采的好文章。先后执笔撰写《关于增设中小学生公交专线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低保”管理的建议》、《关于弘扬地方文化,抢救黔剧艺术的建议》、《贵阳市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调研报告》、《关于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的建议》等提案文章,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低保”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的建议》被分别列为2008年、2009年南明区政协会议期间的1号提案,以及南明区政协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2008年,民建贵阳市委围绕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课题,组成以主要领导牵头、专委会成员为骨干的课题调研小组、深入开展调研。最终形成了由任瑞羾执笔的《贵阳市社区公共管理与服务》调研报告,受到贵阳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时任市委副书记李涛就此调研报告还作出了重要批示:“民建贵阳市委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起草的这篇调研报告,有见地、有针对性,对加强社区建设和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有借鉴意义”。这篇调研报告在2009年通过贵阳市南明区政协提交南明区委、区政府后,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区委书记夏钢、区长张曦分别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拟定相关促进政策和具体措施,召开专题会议予以落实,最终促成了贵阳市南明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出台。

  2012年元月,任瑞羾当选为政协贵阳市南明区第九届委员会委员。2月,又当选为政协贵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其撰写的调研报告《依托贵阳旅游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提升我市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推动贵阳的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被作为民建贵阳市委在政协贵阳市第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的大会发言材料宣读,《关于大力推进南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被列为贵阳市南明区政协2012年主席重点督办提案之一。5月,他当选为民建贵州省委第八届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委员;2012年7月27日他又当选为民建贵阳市南明区第三支部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2012年9月他受上级委托负责民建南明总支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在没有任何经费的前提下,积极发动支部会员奉献爱心支持总支的成立。最终,民建南明总支的成立大会在25日顺利举办并圆满完成。

  2015年2月任瑞羾被民建贵阳市委推荐在政协贵阳市第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其发言材料就是自己撰写的调研报告《积极引导我市宗教界人士共建和谐贵阳》。

  任瑞羾说,能参加和出席这么多各种类别的活动,大都得益于民建会员这个民主党派的身份和平台,他很感激民建组织对他个人的培养和关爱。只不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个人的学识水平及能力毕竟有限,也只能很惭愧地以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力量和服务精神去回报民建组织对他的培养与关爱。他认为,人只要各展所长,尽心竭力地做到对他人、对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别无他求。有人说他傻,只知道奉献不知道提要求,没有那些只懂得溜须拍马、贪功邀宠、吃喝请送、弄虚作假、偷奸耍滑的人爬得高、吃得开、得的实惠多。为别人忙碌了半天尽得的都是一些虚名和虚职,把许多更好的机会都错失了。听到这些话,他也是只是淡淡一笑地说道:“人在做,天在看。漫漫人生路,但求无愧于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