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059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1-04

把“酒”列为旅游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推动“白酒+互联网”营销,组建大型白酒企业集团……

创新提速贵州酱香白酒回暖

□李 丰

  当前,全国白酒行业长时间遭遇寒冬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事实。不过,以贵州仁怀酱香白酒为代表的贵州白酒产业,经历数次“洗牌”、转型升级后呈逆势上扬态势。今年上半年,仁怀酱香白酒业累计实现税收30.64亿元、利润127.64亿元。

  随着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贵州白酒产业的逆势增长态势,无疑对整个行业及其它企业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创新“酒旅融合”模式

  “现在的茅台镇大不一样了。”贵阳游客李某在仁怀市茅台镇赤水河畔发出如是感慨。灰色飞檐和砖墙、深色雕花门窗、青石板路……全新的茅台示范镇徐徐揭开神秘面纱,展露着千年白酒古镇的韵味。不一样的“茅台”,让络绎不绝的客人流连忘返。

  “十二五”期间,仁怀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依托酱香白酒的品牌影响力、酱香文化的内驱力,把“酒”列为旅游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倾力打造茅台镇国酒之心、赤水河酒文化旅游体验带,形成国酒之心探秘游、酱香名酒品鉴游等旅游路线,走出一条“酒+旅游”特色路径,推动了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精心打造“茅台水舞秀”、《天香》等一批酒元素丰富的观赏性节目,打造茅台旅游名镇5A级景区,着力发展全域旅游。

  其中,自然离不开白酒企业的参与。贵州茅台集团努力升级打造“中国酒文化城”“茅台酒之源”等旅游景观景点,优化厂区包装车间、生产车间、贮存车间等旅游参观路线,建成五星级茅台国际大酒店;依托“国酒茅台”品牌,大力开发酒文化旅游商品(工艺品)加工、酒文化展览,创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

  如今走进茅台镇,入口牌坊、白酒一条街、1915广场、杨柳湾商业街……独特的酒文化元素、景观无处不在,让人目不暇接。

  此外,在已建成的赤水河旅游公路沿途,仁怀市还修建了一批以酒元素为核心的酒品、酒具、酒器等景观景点,在茅台驿站内建成一批集观赏、展示、品鉴、体验为一体的酱香酒馆,让游客领略酱香酒文化、感受“中国酒都”的魅力。

  推行“互联网+新酒商”

  贵州可谓是大数据时代的引领者,目前已在多个领域有效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通过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这在仁怀得到了典型印证。

  近年来,贵州白酒产业在融合电商平台、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贵州茅台集团启动物联网云商战略,计划3年后平台交易额突破200亿元。2015年“双11”期间,茅台、金沙、国台、董酒等重点品牌取得优异战绩,贵州白酒勇夺天猫全网白酒品牌综合排名第1位。

  为了让企业离市场更近、离资金更近,仁怀市充分利用占国内酱香白酒产能近60%份额的规模优势、知名品牌聚集优势,积极实践“白酒+互联网”营销,并结合P2P电商模式,打造面向国内外的O2O交易平台。

  今年10月1日,由“世界500强”正威国际集团投建的全国第一家互联网酱香白酒定制投资平台——贵州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落户贵州双龙空港区。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大数据供应链管理、增值预售、提货单交易、产业消费金融等商业模式,将逐渐成为贵州白酒产业的交易新模式。

  誓言“再造一个茅台”

  事实上,伴随着全国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仁怀酱香白酒业也经历数次“洗牌”,一大批小酒厂关停为其它企业带来了优化组合的机遇。

  为此,仁怀市出台 《关于进一步促进仁怀酱香酒产业发展的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强化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严格产业准入和质量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和要素保障等方面促进产业发展。

  其主要思路是,高端引领、中低并举、以质取胜、打造品牌、盘活存量、优化环境,倾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以“国酒茅台”为龙头,支持市内规模品牌企业以联合、并购、控股等形式组建大型白酒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中型白酒企业为主导、其它企业为补充的白酒产业格局。

  “十三五”期间,仁怀市将打造产业集群“再造一个茅台”,形成合理的白酒品牌梯队,不断提高仁怀酱香白酒的话语权、市场影响力。

  此外,该市还将按照“择优扶持一批、改制重组一批、申报上市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思路,扩总量、调结构、增效益,打造白酒工业“升级版”;引导战略投资者、市内优强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推动白酒产业向集约型、集聚型和集团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面对白酒市场进入回暖期,仁怀将进一步优化布局、优化结构、战略重组,利用好仁怀酱香酒的独特优势,打造酱香白酒工业航母。”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