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安全底线走发展新路
□李尚宽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我省提出了“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发展新路”的殷切嘱托,这既是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适用于安全生产工作。
一、走安全生产新路,就是要少走弯路、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后发赶超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嘱托,全省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安全生产新路。
“有别于东部”主要是“防止两种倾向、补齐两个短板”:一是防止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事故总量排名上升的倾向。从近年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和事故总量排名对比来看,经济发展总量排名与事故总量排名顺序基本一致。我省不能走经济快速发展、事故总量排名也快速上升这样的发展之路。二是防止产业结构调整脱离贵州实际的倾向。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调整超前,经济发展对能矿产业的依赖度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前几年就大力推动煤炭等高危行业退出市场。我省工业化水平相对滞后,不能走为了防止事故、退出全部能矿资源高危行业的发展之路。三是补齐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短板。与东部地区相比,我省从业人员素质、技能普遍不高,安全自保互保意识和能力不强。安全教育培训必须进一步加强,这是我省要补齐的短板。四是补齐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短板。与东部地区相比,我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不够,安全保障能力不足,这也是我省要补齐的短板。
“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主要是“破除两种思维、发挥三个优势”:一是破除“经济增速快事故增速也快”的思维。在奋力后发赶超、推动跨越发展的特殊阶段,特别是我省能化产业占比较大、依赖度高,高危行业比重大,更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把安全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破除“经济发展落后安全生产也落后”的思维。从近年来我省煤矿安全工作的实践来看,只要正确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就一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三是发挥好安全责任体系的优势。我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责任体系已经实现五级五覆盖和企业“五落实五到位”,广大干部职工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四是发挥好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省委省政府坚持调高、调优、调轻的总体思路,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是抓好安全生产的极大优势和机遇。我们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安全基础水平。五是发挥好信息化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的优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全国大数据发展的战略策源地、政策先行区、创新引领区和产业集聚区,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加快建设与“云上贵州”无缝对接、具有全国示范作用的大数据“安全云”,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安全生产深度融合。
二、走安全生产新路,就是要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安全生产工作
一要把创新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生产始终。关键是创新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监管方式和安全科技保障。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全局,时刻牢记安全是最大的民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事故可防可控;零事故、零死亡”等先进安全理念,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一票否决”,保持安全战略定力不动摇,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责任、法规标准、考核指标、隐患排查治理、行政审批、安全管理等。要注重总结改进“三位一体”执法、分类监管、配置驻矿安监员等安全监管监察典型经验和做法,探索开展精准检查监管方式,坚持“四不两直”暗查暗访,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监察实效。要着力以科技推动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安全生产”科技战略,推动安全生产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实施安全生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众创空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
二要把协调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生产始终。要协调处理好安全生产当前和长远、治标和治本的关系,着力解决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安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着力在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经济规律,实现安全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一方面,要持续抓好打非治违、安全大检查、重点行业专项整治等治标之策,为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完成量的积累;另一方面,要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研究制定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加快修订《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完善安全科技研发投融资、安全产业扶持、安全诚信体系、安全监管执法经费保障等安全发展政策。开展城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安全风险源普查,消除城市隐蔽致灾因素。推进应急准备和处置精锐化,合理规划布局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加强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建设。强化基层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三年内实现安全监管队伍专业化达到75%。
三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生产始终。省委提出,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绿色贵州建设。对安全生产来说,就是要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大力推进高危行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要制定区域安全生产负面清单目录,实行源头安全风险评价,严把安全准入关。
四是把开放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生产始终。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弘扬安全生产社会共治新风尚。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专家支撑技术服务机制,形成由内行和专家所主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和第三方参与安全监管机制,大力培育扶持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等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提供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构建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安全发展价值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等多载体的社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课堂。开展基层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行动。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变招工为招生。大力推动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社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等建设。
五是把共享发展理念贯彻安全生产始终。织好基本安全保障网,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安全的良好氛围。安全生产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落脚点要放在推动全省各地,特别是安全生产重灾区、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持续在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开展煤矿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各地产业结构、监管区域、行业种类、企业数量等指标和安全监管任务量,分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构、建立安全执法队伍,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推进城乡安全监管执法网络化、一体化,提高安全监管精细化水平,织密织牢人防、物防、技防安全网络。
全省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在坚守安全红线、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监管执法、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进一步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省安监局(煤监局)局长、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