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2056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11-01

到2020年,贵州将“初步建成全国创新示范基地”——

“双创”从黔再出发

□本报记者 田锦凡

  参加“中国痛客大赛”且进入年度前30强的“痛客”或“创客”,通过“痛客梦工厂”平台提交解决方案并获10万元(含)以上奖励的“创客”,成功解决或缓解“痛点”并取得较大社会、商业价值或项目投资的“创客”,均可申请拿到服务“绿卡”。

  这是西南省城贵阳新推出的一份“礼单”,旨在奖励当下呈火热之势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3月1日,该市正式启动“痛客计划”,鼓励发挥民智搜寻各行业“痛点”并进入“痛客梦工厂”平台,通过智力“加工”,使“痛点”成为创新、创业项目。

  按此新政,持有“绿卡”者可享受的优惠待遇、便利服务,包括在健康生活类、消费购物类、旅游休闲类等特约商户享受免费、优惠或优先服务;优先安排参加国内外学习考察、学术会议等;子女入托或接受义务教育,可在户籍地辖区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符合相关条件的,还可获最高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

  类似惠举,亦见于10月底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比如,省级每年评选100名有发展潜力、带头示范作用的初创企业经营者,按每人1万元标准资助参加高层次进修学习或交流考察。

  这项旨在营造有利于“双创”良好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新政,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增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简称“四众”)等“双创”支撑平台,新建大学科技园8家以上,新增“双创”服务平台200个、示范基地20个、创业孵化基地100个、农民工创业园(点)100个,扶持各类“双创”团队3000个以上、中小微企业30万户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3件……

  围绕4年后“初步建成全国创新示范基地”,贵州从全方位、多层次入手,祭出了组合拳、重拳和实招。

  营造“两种环境”

  “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开放。”这句多次出现的“老话”,在《实施意见》中再次被强调。为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环境,贵州要求进一步完善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制定实施全省统一投资项目办理流程;把创业主体信用作为市场准入、享受惠政的重要依据,完善以信用管理为基础的“双创”监管模式。

  同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全过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企业设立推行“一表申报”,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建立健全“双创”主体退出市场机制,探索实行中小微企业简易破产程序,简化并完善企业注销流程。

  关于涉企收费,《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规范全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并制定目录,不在目录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落实创业负担举报反馈机制,按有关规定对初创企业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在打造“双创”服务环境方面,贵州将着力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完善社会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创业交流平台,开展创业论坛、“创业青年说”“创业大讲堂”等文化活动;整合注册会计师协会、律师协会、民营(私营)企业协会等专业组织及其成员单位资源,搭建创业专业化服务平台,为创业主体开展期货、融资、财务、法律等专业化服务;探索发行“创业创新服务券”,购买专业化服务,遴选有需求、潜力好、前景广的小微企业进行资助;规范管理各类创业培训机构,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成效明显的培训机构;加强对“双创”的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树立一批“双创”典型人物。

  优化“四项政策”

  “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创业创新专项资金,设立省创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由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安排,重点实施省级‘双创’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提出,优化“双创”支持政策首先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未来几年,贵州将设立全省“双创”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各地、各部门设立创业基金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举办各类创新大赛,对获奖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等产业化项目,采取基金、以奖代补、事中事后贴息等方式给予一定额度资助;对优秀创业项目,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不高于3万元支持。

  为认真落实“双创”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意见》明确凡授权地方政府权限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律按上限执行;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可享受税收最高上浮限额减免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时,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加强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方面,贵州规定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原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留学回国学生)、化解产能企业职工及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创业贷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10万元、期限最高不超过3年;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为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对采购单位的政策指导、监督检查,督促其改进计划编制、项目预留管理;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创新产品研发、规模化应用。

  构建“四个平台”

  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四众”平台给予20-100万元财政性资金支持,并减免1-3年宽带、房租等费用;支持建立以大学生“双创”俱乐部、大学生创业场、创业沙龙为代表的创业苗圃,建设“孵化+创投”“互联网+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器,在全省逐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阶梯型孵化体系。为加快培育“四众”平台,这些举措将列入“贵州省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行动计划”中。

  在用好“双创”技术平台方面,贵州将充分发挥大数据、大健康产业集聚区等平台带动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建立一批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平台,带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围绕茶、药、食品、旅游商品、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新兴技术平台;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健全军民信息交互、标准化协调机制,搭建“军转民”创新技术平台。

  为推动“双创”产业集聚发展,贵州将重点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创业创新型小城镇”“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等;培育一批运行模式先进、配套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质、影响力和带动力强的“双创”示范中心,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培育一批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创业示范企业。

  此外,《实施意见》还要求以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等为载体,建立“双创”政策发布平台;依托政务服务中心,打造“双创”便民服务平台;鼓励探索发行创业券、创新券,打造“双创”能力提升平台;以建设众筹交易所、举办众筹大会为重点,打造“双创”交易推介平台。

  培育“四类主体”

  “支持科研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离职创业。”《实施意见》明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按至少70%的比例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所有;科技领军人才创办企业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的,折算比例可达70%。

  大学生是“双创”生力军,贵州将深入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以“黔微贷”“创业担保贷款”等为依托,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以大学科技园区等为载体,探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模式。同时,力邀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为兼职创业导师,提供方案、渠道等创业辅导;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贵州将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重点支持创建3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点),借力“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特色种养殖、特色手工业、乡村旅游等;深入实施“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农民工“众创空间”,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公共服务。

  此外,《实施意见》明确支持省外、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黔创业及黔籍人才回乡创业。在“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中,对入选“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者,当年分别给予每人100万元、50万元奖励;实行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在职称评定、落户、医疗待遇、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企事业单位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等,获批新建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给予一次性50万元资助,在站博士给予每人每年5万元补助。

“201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在遵义举行

  10月26日-28日,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海外学人齐聚遵义市新蒲新区,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欧美同学会主办,贵州团省委、省青联及遵义市委、市政府承办的“201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

  期间,海外学子们参加海外学人创业创新论坛、创客沙龙、科技项目论坛等专题活动,举行贵州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授牌仪式、海外学人创客空间揭牌仪式,召开科技社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暨中青科协西南片区会;上海天网企业信用征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意向在遵义建设大数据产业园、物联网智慧产业园、下一代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等项目;参会海外学人还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红军烈士陵园等红色遗迹,在遵义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大学生创业园、海外学人创客空间、新蒲新区电商中心等地感受了“双创”氛围。

(白 皓)

  大学生是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双创”教育培训在大学校园掀起热潮。图为一场以“扬创新之帆、启创业之航”为主题的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活动,在贵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启动。    (熬振/摄)

  贵州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创新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全省“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以大学科技园区等为载体,积极探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模式。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