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204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9-27

履职接“地气” 基层解民忧

——贵阳市全面推进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纪实

□本报记者 潘建

  “我真的没有想到这笔钱还能要得到,这是儿子的命换回的。我要感谢政协的领导、镇里的领导、还有好心的政协委员们,要不是你们,我哪里能要得到这笔补偿……”

  近日,省政协新闻采访团一行在白云区以“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为主题进行采访时,白云区麦架镇小桥村村民靳天才激动地对记者说。

  这是白云区麦架镇开展“政协委员进乡镇”时,在走访小桥村了解到靳天才之子两年前在为别人建房时不慎坠楼身亡,法院判决房主赔付2万元,然而两年过去了,该房主一直不执行赔付,承受丧子之痛的靳天才多次追讨未果。委员们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经与法院执行局进行多次沟通协商,在执行局的配合下冻结房主的资金,强制执行其赔付靳天才所得款项。

  “唱戏”有了大“舞台”

  以前,许多群众对政协委员的形象只停留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上,闭会后似乎就很难再听到委员们的声音了。也有委员反应,自己的工作没抓手不“接地气”,没有可以“发声”的平台。

  一方面是群众“有话”想对委员说,却常常找不到人说;另一方面是委员想更好地履职尽责,但好像总是少了些平台和机制。这一个“痛点”曾经困扰过许多政协组织。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2015年6月9日,中共贵阳市委转发了《市政协党组关于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活动的意见》,明确了活动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推动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为委员与群众之间搭建沟通纽带和桥梁。

  活动按照“属地为主、合理搭配”原则,将全市471名市政协委员有序分配到各社区(乡镇),每个社区(乡镇)由一定数量的市、区 (市、县)政协委员组成委员联络组。

  通过整合编组,全市168个社区(乡镇)共设立了161个政协委员联络组(部分社区、乡由于委员人数少等原因,合并组建委员联络组),活动覆盖率达100%。

  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活动开展后,政协委员们普遍感到为群众服务之“痛”不再那么“痛”,履职“唱戏”有了更大“舞台”。

  “三诊”结合显“神通”

  在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中,如果把政协委员比作是民情“医生”,那么如何组织“医生”去“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市政协党组关于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活动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开展“三诊”工作法。

  定期“坐诊”。要求每个委员联络组,每月安排1天作为委员接待日,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倾听居民心声和诉求。

  主动“出诊”。除政协委员接待日外,明确每个委员联络组每年应不少于2次,组织政协委员深入社区(乡镇)和辖区单位,开展调查研究、视察活动、群众座谈等活动。

  适时“会诊”。针对“坐诊”“出诊”所发现的群众普遍关心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相应政协组织加强分类指导,开辟职能部门、专家会诊通道,积极转化为提案或民生实事加以解决。

  结合“三诊”工作法,各区(市、县)政协和各社区(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组创新实践、各显“神通”,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经验。

  在观山湖区,区政协将委员在联络组的履职情况以占总分50%的比重纳入委员履职评分细则,由所在社区(乡镇)进行考核,将评分结果作为委员表彰和届中调整、换届去留的重要依据。各社区(乡镇)委员联络组通过组织委员开展走访、调研、视察等活动,推动了和谐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

  在南明区,市府社区委员联络组设立社会治安监督员、城市管理监督员、安全生产监督员、社会民生监督员四类岗位,由委员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认领,使查找民生问题更有方向性;二戈寨社区委员联络组根据每个委员的资源优势、自身特长和工作实际,为委员“量身定制”实事项目,使活动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华社区委员联络组通过召开协商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入户走访约谈等方式,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努力促成“改造一片、靓丽一片、和乐一片”;中南社区、水口寺社区等委员联络组通过组织委员开展公益活动,帮扶困难家庭超300户。

  在白云区,红云社区、都拉乡委员联络组开展了委员“亮身份”收集民情活动,通过“广场会”、“院坝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方便委员提建议和提案获得“第一手资料”;白沙关社区委员联络组设立“委员信箱”、制作“委员民情联系卡”等,为委员与群众之间搭建桥梁;铝兴社区委员联络组组织委员开展接访活动,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在各区(市、县),类似这样运用“三诊”工作法,创新性开展活动的例子不胜枚举。

  深入基层解民忧

  在观山湖区会展社区,政协委员张晓杰告诉记者,通过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活动,我们体会更多的就是归属感和责任感。以前社区并没有修建残疾人专用通道,给社区的残疾人带来了不便。通过我和其他委员的提案呼吁,社区为残疾人改建了专用通道及相关的设施设备。“这也让我们得到了残疾群众的认可和好评,能切实为群众办事,也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从2015年至今,会展社区收到各级政协委员提案51件,回复51件,回复率达到100%。各级政协委员收集反馈社情民意100余条,为社区解决大小民生问题56件。

  南明区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由政协委员牵头,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协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向社区反映,避免了改造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性。正是在政协委员的积极履职和助推下,新华社区非集中成片棚户区得以顺利实施,改造至今社区没有接到一起因为对改造工作不满意而引发的群众上访。去年,新华的这4个社区公园荣获了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2015亚洲都市景观奖’,也为南明区乃至贵阳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修建岑家花园时,政协委员杨青就根据群众反映,协调市水务管理局,对花园旁边一条小道进行了修缮,避免了安全隐患。“作为政协委员能帮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也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杨青告诉记者。

  白云区做精“政协委员进社区特色工作室”,如红云社区成立的“政协委员律师说法室”,今年4月以来,区政协委员杨小勇律师经常到自己的说法室开展法律援助和宣传工作,无偿帮助社区协调化解了“华颐蓝天小区业主与房开公司交通规则房矛盾纠纷”及“居民胡东阳门面转租纠纷”等6起信访案件,累计免费接待辖区居民法律咨询和援助等30余次。

  ……

  走到群众身边,努力为群众服务,成为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的共识。而委员们将这种共识,又转化成行动,在基层中积极履职,温暖了万千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