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干部要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陶祥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读书学习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干部的工作水平、领导水平和服务水平。如不加强学习,就会导致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作为政协干部,要正确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必须与书交上好友,萌发“好读书”的欲望、拥有“读好书”的智商、留恋“读书好”的情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提高自身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的能力。
好读书,就是要爱好读书,快乐地读、自觉地读、习惯地读。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浓,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人民政协履行职责主要靠“话语权”议政建言,政协干部要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休闲活动、生活习惯、向往追求”,增强发言的“感染力、辐射力、生命力”。围绕“休闲活动”,在田间地头开设生态课堂、让鲜活事例成为生动素材、使群众心窝发出生命之歌,接好地气、增强底气、守住正气,增强百姓心声的“感染力”;围绕“生活习惯”,深入基层向群众学、进入机关向干部学、走入社会向大家学,多看“村庄”少看“山庄”、多看“裂口”少看“窗口”、多看“家园”少看“乐园”,增强真实视野的“辐射力”;围绕“向往追求”,知行合一“沉下去”、精气神就“提上来”,把各族各界的意见建议收集出来,把基层民间的做法经验总结出来,把政协委员说实话的底气、讲真话的勇气和谏诤言的骨气折射出来,增强建言献策的“生命力”。
读好书,就是要读好的书,读健康的书、读有益的书、读适用的书。马克·吐温说过:“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读不好的书也像交不好的朋友一样,很可能会把你戕害。政协干部要学会读好书,领会“学习宗旨”、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学习检查”、达到“学习目标”。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学习宗旨”,问计于基层、寻策于百姓、求知于实践,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体察民情、倾听民声、集中民智,为群众说听得懂、做得了的话,谋行得通、走得好的路,办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自觉保持勤政廉政、公仆本色。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的“学习任务”,全面掌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人民民主的内涵和实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等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切实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检查”,有针对性地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力求成为点子高手、行业专家;围绕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学习目标”,学理论精髓、忌思想垃圾,学系列讲话、忌流言蜚语,学红色文化、忌黄色书刊,始终坚定政治方向、理想信念。
读书好,就是要读出效果,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政协干部只有学用结合、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开口能讲、提笔能写、下去能做,讲出好思路、写出好建议、做出好典型。围绕“学以立德”,把人民群众当作政协工作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本、学习之师,充分反映各界群众的愿望、诉求和主张,始终保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围绕“学以增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联系面广、代表性强,位置超脱、渠道畅通,下通各界、上达中央的优势,始终保持集思广益、众志成城;围绕“学以致用”,建言献策直奔主题、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不搞老生常谈、不搞人云亦云、不放“马后炮”,真正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科学为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始终保持取之可用、用之有效。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是相辅相成的。好读书是前提,无学习兴趣,就不会去读好的书,更谈不上读出效果;读好书是关键,若选择不健康的书来读,读书比不读书更可怕;读书好是目的,书读得再多,若脱离实践,搞“纸上谈兵”,就会犯本本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只有将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当前,政协干部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围绕 “忠诚、干净、担当”,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在政治协商中真诚为民建言、在民主监督中及时反映民意、在参政议政中尽心为民办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献计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