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2013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8-09

发挥智力优势 服务苗乡侗寨

——民进黔东南州委智力支边工作一瞥

□本报记者 蒋兴华

  近年来,民进黔东南州委本着“突出特点、尽力而为”的工作原则,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工作理念,将智力支边与其他工作及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智力支边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挥优势,努力服务苗乡侗寨,为黔东南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挖掘内外资源,为帮扶边远农村贡献智慧和力量

  智力支边,既是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议政的首要职能,又是积极参与小康目标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参政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方式。

  作为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民主党派组织,近年来,民进黔东南州委时刻牢记开展智力扶贫工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服务的对象是广大边远地区贫困群众,智力支边工作应着眼于符合基层群众利益、符合基层群众需要,推动本地区基层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由此,根据自身资源特点,该委着重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各项文化事业的进步作为开展智力支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路径来开展工作,以热情的付出和实实在在的业绩,挖掘会内外资源切实为边远农村基层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去年,为配合三穗县长吉乡大寨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该委筹资3万元资金,帮助该村建成三个垃圾焚烧池,改善了村容村貌。

  注重“两个结合”,切实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注重“两个结合”,切实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该委近年来主要抓的工作之一。

  为做好智力支边工作,该委认识到,通过社会服务实践,可以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收集社情民意,为参政议政提供第一手资料。

  记者了解到,自“同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该委在不断完善活动机制基础上,积极配合州统战部门打造“同心”品牌。围绕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同心五大行动主要任务,该委积极服务黔东南跨越发展:一是找准载体,进行有效探索,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主动找路子、想法子,加强对外联系和协调,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以民进界别优势为支撑,发挥联系面广优势,带动广大非公经济力量和发达地区民进参与“同心同行”活动,在继续打牢基层教育、卫生、农业三个传统服务领域基础上;围绕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主基调,积极协调组织会员和会员企业以实施项目、智力、捐赠等帮扶形式,通过基层村寨签订助建协议,协助基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种养殖业结构不断优化,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致富。二是突出重点,有的放矢。该委结合黔东南经济发展基础弱、起步晚的实际,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侧重,有所成效,分步推进活动深入。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该委每年确定一至两项重点任务,作为当年“同心”行动工作重点落实。2012年,该委分别引导、协调会员企业家在凯里市大风洞乡格田村投资300万元开发种植3000亩金银花和雷山县望丰乡乌响村投资1200余万元开发3000亩有机示范茶园。通过突出重点,兼顾平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思路,在探索“同心工程”活动持续开展,建立长效机制的同时,逐步打造出一些有影响力的同心品牌,扩大了民进社会影响。

  加强对外联系,营造社会服务的良好环境

  为积极加强同上海、湖南、北京、宁波、杭州、深圳、四川、重庆等地民进组织及企业、公益组织的交流联系,近年来,该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记者了解到,由于积极努力,该委在教师培训、捐资助学、医疗救助及公益帮扶等方面,争取到了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帮扶支持。如:该委先后组织选派近50名教师分别赴上海、杭州等地举办的西部教师培训班及师资能力与素质提升研修班培训学习。通过对名校的考察参观、优质示范课学习、听取专家讲座等,进一步更新了教师们教学理念,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学手段,为黔东南州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该委先后邀请民进上海市委讲师团两次到黔东南州开展教学培训,在雷山开展为期3天的教师培训中为该县一线教师180余人,并为该县方祥小学捐赠现金8000元及价值5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和照相机等物资;在锦屏、天柱两县开展为期两天的讲学活动中为锦屏县十五个乡镇16所初中教师共计200余人以及天柱县16个乡镇及县直各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相关科目教师共计720余人进行培训,为两县共计1700余名高三年级学生进行高考英语相关要点讲解;协调深圳“27心”基金与雷山县桃江乡掌雷小学签订五年帮扶协议,内容涵盖学生营养餐计划、单亲家庭贫困生资助、教师教学奖励、外聘教师工资及师生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等,各项项目总计资助该小学20余万元;协调邀请上海交大硅谷同学会支教团体“一路黔行”,利用假期时间两次到凯里、台江乡镇小学分别开展为期1周的支教暨助学捐赠活动,共计捐赠价值20000余元学习用品。

  2015年8月,应天柱县蓝田中学之请,该委又协调民进扬州市委支教团冒着酷暑前往该校为30多名该校教师进行了“多元融合的国学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两场师资培训讲座;并当场向该校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捐助人民币每人500元帮助完成学业。

  狠抓基础工作,巩固社会服务传统领域

  近三年来,该委共组织会员分别深入黔东南各乡镇、村,开展及参与水稻、蔬果等作物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山区低产田改良,稻田养鱼、家禽饲养管理及常见病预防防治等种养殖业方面的技术培训、送医送药下乡、支教活动共计38期(次),服务各族群众、学生万余人次,在活动中直接捐赠各类帮扶资金近15万余元,印发宣传和科学种养适用技术资料2万余份。

  记者采访得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该委在不掌握项目资金,自身经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主动作为,充分发掘会内外资源,积极投身黔东南全面小康社会事业中,得到了上级民进组织和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肯定,多次被民进省委评为“全省社会服务先进集体”。

  2015年,鉴于该委的突出成绩,该委荣获民进中央“社会服务全国先进地方组织”称号。

  当前,随着智力支边工作的深入开展,工作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做好智力支边工作,该委负责人表示,狠抓基础工作,巩固社会服务传统领域,将以“创建智力支边、社会服务品牌”工作为切入点,扎实搞好智力支边和社会服务工作,为黔东南同步小康建设作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