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909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1-27

加强顶层设计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访省政协委员曾国强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在今年的“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民进贵州省委秘书长曾国强一下子向大会递交了《关于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等四篇提案。

  加快户籍制的改革,既是当前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关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同时又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为什么会想到要提这样的提案?曾国强委员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但目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整体进度仍然缓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政策创新。

  曾国强委员介绍,当前,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16.4%,两者之间相差25个百分点。为推进城镇化,去年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虽然各地还采取催促流动人口向城镇迁移户口等办法,但整体推进效果不明显。

  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曾国强委员说:一是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不足、能力不够,与较高的房价等进城落户成本相比,一部分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较低且稳定性差,客观上阻止了农民工进城。二是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面临巨大的投入压力。由于地方政府举债政策已经大幅收紧,非营利性项目的融资非常困难,导致政府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方面缺乏足够的激励。与此同时城镇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就业形势严峻,城镇教育、卫生资源短缺,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城镇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三是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合力不足。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系统性工程,涉及投资、土地、城市建设、就业等方方面面,但目前仍主要依靠公安部门降低城镇落户门槛,缺乏整合各部门的系统解决方案。城镇农村的同步发展在客观上也极大减弱了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固化了半城半农的格局,阻碍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的自然推进。

  如何才能顺利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

  曾国强委员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在省级层面设立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投资、土地、就业、户籍、农村等方面的政策资源,落实资源要素,确保城市政府有足够动力、足够资源顺利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第二,强化土地、投资等要素保障。第三,改革住房保障制度,面向农民工更大幅度增加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大力发展集中自建、众筹等新的房屋供给模式,以农民工买得起的低房价推动其进城购房落户。第四,增加农民入城落户意愿,由省人大专门立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收益权利。第五,提高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稳定性,加快推进城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注重发展就业吸纳度较高的轻资产行业、服务业等。第六,提高城镇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切实落实居住证制度,强化城镇政府对常住人口提供教育、卫生等各方面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和投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