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陆续抵筑报到
本报讯 (记者 潘 建 何 博) 时值隆冬,气温骤降,迎来了第一场初雪的筑城,也即将迎来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隆重召开。1月23日上午和下午,出席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陆续抵筑报到。
在委员住地贵阳万丽酒店和中天凯悦酒店,没有空飘,没有鲜花,没有巨幅标语……接待委员们报到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上午9点40分,来自科技界别的林浩委员第一个走进大门,厅内暖融融的氛围让他倍感亲切,工作人员热情地把一份份会议资料、出席证等送到他手中。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参会证件,林浩认真地在报到册填写上自己的名字。林浩委员告诉记者,今年省“两会”,他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激发新活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这次要提交三个提案。”刚刚签到并领取完会议材料的刘济明委员告诉记者,一个提案是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提案,另一个是优化创新环境,助推发展的提案,我最想说的还是第三个关于农业保险的提案,这涉及到精准扶贫的问题,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系数高,导致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户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会将其再次推向贫困的边缘。在扶贫工作中,利用和发挥好农业保险的作用,为贫困户生产经营兜底,可为精准扶贫搭建起一道人工屏障。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建议把一部分扶贫资金用来作为农民参保的农业保险资金。
已连续参加了两届省“两会”的科技界别委员周建军告诉记者,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大数据,大扶贫”战略,这为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因此结合实际,提出了利用大数据发展我省刺梨产业,使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群,带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我省有着天然的水资源优势,如何更好地利用好、规划好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事艺术教育的陈舒委员说,传承和保护我省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她今年将在省“两会”上提出的提案,她表示,现在我省民族手工艺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掌握这些传统手工艺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如果不再加以传承和保护,失去这些珍贵的技术将是我们的一大损失。作为艺术教育的老师,她希望能够从年轻人着手,进入大专院校的专业中,同时与时俱进,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走市场化道路,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打开一条新的路子。
谭承国委员坦言,他关注的仍然是反腐问题,除了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外,要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力度。另外,在城市建设中,有的道路刚刚修建没几年便满足不了人流物流的快速发展而不得不重新施工,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要科学规划道路建设问题。
来自医卫界别的徐秋建委员办了一家民营医院,今年,他提出的提案就与自身民营医院发展有关。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提案呼吁私立医院的医生能够同公立医院的医生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和职称评定。
……
为开好这次大会,许多省政协委员都非常珍惜这个参政议政的大平台,会前就深入基层调研,围绕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撰写了很多好的提案。截至1月23日下午5时,大会提案组已收到提案92件,还有大量提案正在积极准备和撰写中。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委员们带来的提案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言语中,都对贵州“十三五”的前景满怀希望,充满信心。
带着群众的呼声和关切,未来的几天里,委员们将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为贵州的发展建言献策。
委员报到现场 本报记者 王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