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0期 本期1896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1-05

2015年贵州民营经济表情


  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柱,贵州民营经济的2015年是如何经历的?

  过去这一年,大力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摆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千头万绪工作中的突出位置。面向更高更远更强的贵州民营经济三大指标确立,即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50%;民间投资达7400亿元。

  过去这一年,全省相关职能部门专门出台一系列精准举措,重点破解民企发展准入难、融资难、政策落地难、审批难、盈利难、用工难、创业难问题,力促民营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各地继续大力实施“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施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新的一年正在徐徐铺开新征程。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本刊定格下贵州民营经济在2015年的17个重要瞬间。这些在数以千万计画面中清晰呈现出的“表情”,浓缩了无数人的心血及属于贵州的精彩。

  新年第五天,贵州民营经济的2015,与你分享。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事件回顾:2014年12月以来,由民企贵州长通集团、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共同出资6.6亿元注册成立的贵州海上丝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积极搭建“走出去、引进来”国际平台,重点围绕大数据、健康医药、智能制造、国际“众创空间”四个领域,与印度展开合作取得多项成果,全力助推贵州全面融入建设“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非公微评:作为不沿边、不沿海的内陆省份,贵州“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推动开放有时甚至比深化改革更显必要和紧迫。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指引及惠普下,民企“走出去”不仅必须有所作为,而且必然大有可为。

  关键词:契约精神

  事件回顾:“地方债务风险大、政府拖欠各类工程款及政府承诺得不到兑现等,已成为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在守法诚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015年1月27日,贵州省工商联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作题为“加强法治诚信政府建设,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发言,建议弘扬契约精神,建设“法治政府”;打造“诚信贵州”名片;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监督;切实建立和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切实建立和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及合法性审查机制等。

  非公微评:契约精神是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精神,此“舶来品”本质上是一种诚信精神,承载着法治的核心价值。身为政府助手、民企“娘家”的工商联,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开局之年如此高规格会议上建言政府弘扬契约精神、提升公信力,尤需魄力、更具深远意义。

  关键词:协同发展

  事件回顾:2015年2月1日,2015京津冀三地贵州商会新春联谊暨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北京贵州商会邀请天津贵州商会、河北贵州商会,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下商会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总结并分享三地商会的发展思路及成功经验。三地贵州商会达成共识:联手承办“2015天下贵州人”系列活动,4月25日在“天下贵州人”活动开幕式上签署三地商会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三地商会合作新篇章。

  非公微评: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三地贵州商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走出去”的黔籍民营企业家,能有如此高悟性、大气魄,是京津翼之幸、也是贵州之幸,更为商会同业提供了诸多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理想信念

  事件回顾:2015年3月28日,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暨“优秀会员企业家成长计划”第30次培训班召开。贵州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着力搭建宣传引领、教育培训、公开承诺、服务实践、典型示范五大平台,着力构筑法律服务、政商联席对话、金融服务合作、科技服务、人事安排五项机制,通过开展“优秀会员企业家成长计划”、“守法诚信大讲堂”等20余项活动,将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牢固树立守法诚信意识、全面提高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非公微评:“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每一位贵州民营企业家,都有一个兴黔富民的“贵州中国梦”。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筑梦的牢固基石、逐梦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三证合一

  事件回顾:2015年4月14日,贵州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进一步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程序,全面启动实施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形成“一表申请、一门受理、一证三号”工作机制。从10月1日起,贵州与全国同步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制度,着力破解民企发展面临的准入难、审批难等问题。

  非公微评:推行“三证合一”改革,可实现企业、政府“双减负”,实属多赢之举。但往往好事多磨,清除改革进程中的“硬骨头”、“拦路虎”,既需做好减法、亦需做好加法,考验着相关职能部门的智慧及魄力。

  关键词:服务年

  事件回顾:“贵州要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希望在民营、活力在民间、动力在民资。”2015年4月16日,贵州省召开“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发出“为民企提供专项服务、精准服务、贴身服务”的动员令。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民营企业服务年”活动工作方案》,一场精准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七难”(准入难、融资难、政策落地难、审批难、盈利难、用工难、创业难)问题的攻坚战在全省迅速打响。

  非公微评: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民企的运行成本在增加、生存及发展困难在增加。“新常态”下,它们不仅需要看得见的资金“红包”,更急需摸得着、解得开、用得上、很好用的政策“礼包”。

  关键词:百强民企

  事件回顾:2015年8月26日,“2015贵州企业双百强榜单”出炉,这是贵州首次发布“民营企业100强”排序名单。100强民企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202.58亿元,为2014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4200亿元的28.71%;资产总额达2354.58亿元,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其中,百亿元营业收入以上企业有两户、10亿元以上有36户。民企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100强民企2014年共吸纳就业12.5万余人。

  非公微评:过去发布百强企业榜单,公众多关注有多少民企跻身其中;如今有了自己“地盘”,民企不用再踮脚与国企一争高下。其实,民企不可能与国企在同一标准下比,不对等的比只会产生不科学的结果。

  关键词:大健康

  事件回顾:2015年8月31日,首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在凯里举行。贵州全力推出大健康医药产业六项实施计划,遴选300个重点工程进行建设,加快构建以“医”、“养”、“健”、“管”为核心的大健康医药产业体系。3月2日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在北京召开后,贵州将大健康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相继印发一系列发展规划、任务清单、实施计划,从土地、资金、人才、市场准入等方面支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并把大健康医药产业列为全省招商引资重点方向。

  非公微评:贵州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有天然基础、独特优势,缺陷是产业格局相对分散、商业模式相对传统、商业资源挖掘不够。贵州制药企业基本上是民企,未来几年数千亿元的产业“蛋糕”如何分羹,既是重大机遇、亦为艰难挑战。

  关键词:购买服务

  事件回顾:为推进和规范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贵州省民政厅、省财政厅从2015年9月中旬起对确定需承接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资格目录登记,千余家全省性社会组织均在申报登记范围。据了解,省政府办公厅于2014年10月31日印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贵州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操作流程》于同年12月25日发布。随后,致公党贵州省委向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提升我省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议》。

  非公微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政府领域一项重要制度变革,需源自内心、发自内力的“自我革命”。这一关乎全面深化改革“先手棋”简政放权实效的举措如何落地,决定着潜在的庞大社会力量能否涌泉而出。

  关键词:PPP模式

  事件回顾:2015年9月28日,贵州首条以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地方铁路——瓮安至马场坪铁路工程开建。项目估算总投资49.93亿元,资本比例占40%。其中,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社会资本联合体出资51%,贵州铁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剑江控股集团代表政府出资49%。4月10日,贵州召开“2015年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暨金政企融资项目推介会”,向社会公开推介了101个PPP项目。

  非公微评:贵州在PPP方面先行先试,曾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受邀省份参加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举办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会。随着“玻璃门”真正打开,未来民资有望在更广阔领域大显身手。

  关键词:贵商大会

  事件回顾:2015年9月29日,以“聚天下贵商之智、创贵州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贵商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组委会开展的“汇集贵商资源”活动,现场签约项目285个、签约金额723亿元。大会采取向各市(州)工商联、各行业商(协)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推荐、民企自荐的方式,评选出“2015年新贵商人物”、“2015年度十大返乡创业标兵”、“2015年度十大创富精英”、“2015年度十大杰出贵商”。

  非公微评:在复杂的市场、激扬的年代,的确需要更具家国认同感的企业家精神。惟愿“诚信为贵、财富如山”的贵商精神及“贵州兴则贵商兴、贵州强则贵商强”的优质理念更深入人心。

  关键词:全民创业

  事件回顾:2015年9月29日,《贵州省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正式出台。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发展“百千万工程”、贫困村致富带头人“能人培养”行动、“青年创业带富工程”、“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残疾人百点千户万人创业就业工程”等,到2017年底全省建成农民工创业园(点)100个、创业孵化基地100个,微型企业带动就业30万人,重点引导75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非公微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动力之源,亦为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贵州而言,尤需通过全民创业激活富集却沉睡着的优势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添油加力。多一个人“下海”,山里就多一份生机。

  关键词:联动机制

  事件回顾:2015年12月1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为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省高院与贵州银监局、贵州保监局协力构建联动机制,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民商事诉讼,其中不少条款为实体经济带来利好。为确保金融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法院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在诉讼保全中接受银行保函担保;二是诉讼保全中,当事人可通过购买的诉讼财产责任保险提供担保。

  非公微评:企业可盈利、有活力,经济社会才能有持久发展动力。现实中,实体经济下滑严重、日子难过。法金联动、三方协作,无论直接施救抑或间接支持,均非锦上添花、而为雪中送炭。

  关键词:精准扶贫

  事件回顾:2015年12月9日,贵州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大会在贵阳召开。传达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发布《贵州省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倡议书》,51家民企、5家商会组织、贵州宏立城集团与107个贫困村分别签署结对帮扶协议。行动以民企为帮扶主体,以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互利合作为主要形式,在一年内动员全省1000家以上民企结对帮扶1000个以上贫困村,助推贫困村在“十三五”时期加快脱贫进程。

  非公微评:民企结对帮扶贫困村精准脱贫,可谓21年前由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发起并实施的光彩事业的“升级版”,彰显了新时期民营企业家群体更大的使命、担当,亦将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关键词:座谈会

  事件回顾:2015年12月16日上午,召开全省企业工作座谈会,研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有关问题,听取企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茅台、盘江、产投、开磷、建工、振华、瓮福、贵钢8家国企和老干妈、以晴、兴富祥、信邦制药、货车帮、勤邦、国台、朗玛8家民企负责人作了发言,介绍企业2015年生产经营情况、2016年重点工作打算及需政府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非公微评:新任省政府“一把手”主持召开企业工作座谈会,不算新鲜事;但8位民企老板与8位国企老总“平起平坐”,如此安排不仅颇有讲究,亦释放出国民共进、开放共荣的积极信号。

  关键词:税收优惠

  事件回顾: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不断上调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的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范围不断扩大,贵州省小微企业尽享税收优惠。前三季度,全省小微企业共减免企业所得税0.58亿元,同比增长82.98%、增加0.27亿元;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减免企业所得税0.08亿元,同比为净增加。全年有30000户小微企业减免税额7000万元;与此对应,全省小微企业户数同比增长78.9%。

  非公微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是涵养就业潜力及经济发展久耐力;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则是政府在自己身上“开刀”。从一盘棋的全局出发,“放水养鱼”是综合降低企业成本的“当头炮”。

  关键词:“两长”座谈

  事件回顾:2015年以来,贵州省检察机关把解决企业合理诉求作为拓宽服务领域、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切入点,召开“两长”(检察长、董事长)座谈会106场,与2553家企业进行座谈,制定服务企业制度95个,为企业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预防咨询等法律服务8.2万次,为企业经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省委书记陈敏尔批示指出:“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非公微评: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是老命题,但需运用新办法、开辟新路径。召开“两长”座谈会,即为创新、务实之举。有助于改变司法机关“高大上”的传统印象,给“草根”一族以亲近感。

  (文字/田锦凡 制图/姚晓凌)